•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自由之丘2014

    自由之丘2014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韩国2014

    主演:加濑亮,文素丽,徐永嬅,金义城,尹汝贞,奇周峯,郑恩彩,李珉宇 

    导演:洪常秀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神秘窥视

    • 更新HD

      苦笑人生

    • 更新HD

      风流夜合花

    • 更新HD

      青梅竹马

    • 更新HD

      鳗鱼

    • 更新HD

      船续前行

    • 更新HD

      鲸鱼马戏团

    • 更新HD

      风中的花瓣

     剧照

    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3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4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5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7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8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9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的是加濑亮出演的日本男人前往首尔,试图与他心爱的女人复合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加濑亮改变了洪常秀

    《自由之丘》也许不能算洪常秀的最佳发挥,但却是很有意思并且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洪常秀电影。这部仅有66分钟时长的电影是洪常秀迄今最短的一部长片,惟其短促,更能显出洪氏极简主义风格真正的优势、特征与流变。尽管影片内容表面看依然是男欢女爱,把酒咏叹,但切入视点、细微处的人心情感的律动,《自由之丘》其实有着很特别的表达。

    时值当下,谈及洪常秀,似乎很难回避侯麦。二人尽其一生,皆孜孜不倦地描摹男女情事,题材层面的高度单一化或者说作者化当然是很容易辨识的二位导演的共同之处。而切入题材的不同视点,由不同视点再投射出的人生境界亦能区分二位的相异点。简单点说,熟读康德、帕斯卡尔、笛卡尔的侯麦表达较为形而上,爱情抉择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成为人生审慎而重大的思辨议题。洪常秀则更愿意以嘲讽的立场解构男权视点的无奈与不堪。不过二人在创作立场或者说表达方式层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是经常被人遗忘。侯麦以“道德故事”(Contes Moraux)系列闻名,但实际上侯麦对道德这个概念的解说与外界通常的理解有一定出入,“在法语中,有个单词叫moraliste,在英语中并没有任何相对应的词。实际上,这个词与moral并没有太多联系,moraliste指的是对于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感兴趣的人。这样的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与感觉世界。举例来说,十八世纪的帕斯卡尔是moraliste,拉布·吕耶尔(La Bruyere)、拉罗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也算,你也可以把司汤达算上,因为他描绘了人们的所思所想……重点是他们怎么思考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展现行为本身。Contes Moraux系列电影不是关于行为的电影,不是戏剧性的电影,而是分析特殊情感的电影,影片中的角色自己也在分析情感。”(参见《电影季刊》1971年夏季号的侯麦专访)这是为什么侯麦的电影那么讲究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对白在电影中的功能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洪常秀确实与侯麦为同路人,为隔着时空的影像对话者。

    《自由之丘》极简风格到了极致,少量的场景,少量的人物,少量的调度,甚至连语言也是最简单的近乎于儿童级别的英语,但值得思辨的情感空间并不稀薄。影片故事讲述的是日本男子mori到韩国去寻找一位有过旧情的女子权,最终缘铿一面,却又有了一段露水姻缘。整部电影算得上情节的大概只有mori与英善的床戏、mori找到了英善丢失的狗,其他的不过是酒桌上的醉话、饭桌上的闲谈、咖啡馆里的尬聊。

    谈洪常秀的电影不可不提的当然是影片精巧的叙事结构与切入的视点。影片将“正常”的线性叙事打破。段落与段落之间不再是因果逻辑关系,也不是顺时发生的段落连接,常常是后来发生的事件被前置过来讲述,先前发生的情节留到影片末尾才提及。譬如开场部分,英善邀请mori吃饭,原因是mori帮她找到了宠物狗Gumi。影片先讲述吃饭的情节,回头再接续宠物狗被找到的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并不构成补充说明的关系,更谈不上解谜式的问答。理解这种处理的用意必须与整部电影的更为巧妙的视点设置联系到一起考量。

    影片实际上是明确存在一个现在的时态,那便是mori惦念的韩国女子权取信-读信的过程,此过程在影片中被反复的闪烁插入,成为一个叙事结构上的韵脚。虽然是短促的闪烁插入,但这却奠定了影片的主时态为现在时,影片中主要的文本内容却是已经发生的过去时态,而这过去时态展开也并非线性结构,所以这叙事的整体性安排或者说叙事视点是来自权、来自画外音的mori、来自影片作者还是被混杂在一块?这便是暧昧不明之处,却是视点的魅力所在。在影片开场过后不久,英善与mori吃饭,中间英善有问及mori在读的是什么书?mori酒酣耳热地回答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时间并不是像你和我的躯体或是这张桌子一样的实体,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我觉得你没有必要按照那种固有的模式来生活,但人类的进化也逃离不出这个框架模式。”这段对话影影绰绰导出影像的结构逻辑与母题的关系。mori到韩国来是寻找一段失落的记忆,也就是找回过去,但事与愿违,过去无法找回,只有在梦中才可与故人圆满。现在的英善似乎可以对接,对接的未来即如影片的开放式结尾──英善与mori的关系是开放的。更可牵连的是梦的形成。英善的宠物狗Gumi,mori被英善男友告知Gumi在韩语中的意思便是梦。职是之故,梦虽然是与故人牵连,但与英善也有丝连。这便是高度游戏化的叙事策略。影片的片名《自由之丘》,是mori和英善相好的咖啡馆的名字,也是mori和英善一段不了情的发生地。由语义的角度看,片名喻意空间的自由,但如mori醉谈所言,人也许可以做到时间的自由。游戏化的叙事策略对应了时间的自由。记忆、梦、想象、未来被统和到了一起,由此有了诗的幻境。

    加濑亮扮演的日本男性mori在洪常秀的电影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位男主角。嘲讽韩国男性霸权化的性别意识、威权意识是洪常秀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母题,因此他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尤其是主角都非常猥琐,他不断调动起来的精巧叙事结构都是要调动观众的注意力来认同这种嘲讽的正确性。侯麦的部分电影也会有这样的视点,譬如《克莱尔之膝》,但侯麦并无嘲讽意味,只是审慎地揭露,并且侯麦的男主角不猥琐。

    《自由之丘》一反常态。mori在影片中深陷情海,一脸沧桑,造型充满了一种忧郁之美(对比之下,影片中的几位韩国男性依然很猥琐)。他故地重游,却始终等不到旧爱归来。他羡慕与他一样的外来者身份,却有着美满爱情的西方男子。美丽的有夫之妇英善投怀送抱,他无法拒绝。第一次与英善做爱,mori还自问该不该爱她,第二次他已经勉强接受了这份爱情,但终究是无奈。在被关厕所的尴尬时光中,他又若有所思,一脸惘然。终究,他在梦(潜意识)中与旧爱团圆,结婚生子。mori毕竟不是《迷魂记》中的斯考蒂,他不是恋尸癖。对mori而言,样貌平平的权代表了情,美貌性感的英善代表了欲,情不可得,以欲来填充,到底是无奈。在这个意义上,mori至少成为了值得同情的男子。

    即便如此,《自由之丘》也没有闪烁出任何廉价浪漫的光芒,mori与英善在床上相拥热吻,予人的不过只是一切都是暂时的感觉。情与欲完美结合的爱情神话从来都不是洪常秀要颂扬的。《自由之丘》归根到底是一部关于人的内心情感生活的电影。一部关于如何看待回忆,看待自我。一部关于一段情感旅程的结束与重新展开的可能性的电影。

     2 ) 记一段对话

    --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我能观察他们很久很久。大概盯着看5分钟左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像和花朵在一起,会忘掉其他的一切——忘记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忘了这个世界,忘了时间的流逝等。不过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真的会相信在生活里可以无所畏惧。这并不是观念上的理解,而是一种真切的感受。当以后每每记起这种感觉,它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勇气。
    --你在面对生活时会有畏惧,但是观察花朵能缓解你的畏惧,这样理解对吗?
    --嗯嗯。

     3 ) 13年的我,住在同一区的民宿

    “You look like an artist." 我的一个女同学,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她比我小个几岁,人生经历无需任何加工,直接落笔就是本顶不错的小说。

    我在电影里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洪常秀惯常喜欢的叙事时间性,而是加濑亮所住的位于北村的民宿,和我大三那年一个人跑去韩国住的,是同一片地方,布局相似得我几乎要认为那是同一家。我当时内向得很,韩语更是一个都认不得。我记得当时冷得够呛,用英语比划着和店员小哥点了个披萨,坐在民宿天井里和室友打视频时才发现,那是个连片萨拉米都没有的全素披萨。

    这两天刚结束和一个比我小十岁的日本男生的约会。以至于我看着一些电影的场景,熟悉得忍不住发笑。都是东亚人,多少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却用相当直白的英语沟通着。不知道是用非母语表达更容易,还是因为对语言掌控能力的不足,这个男生说的话常常好笑又伤人。“好き、本当に好き”变成英语是“Like”也可以是“Love”,但这是充分非必要,“Like”推不出“好き”,也就没什么暧昧缱绻的美好,一切清清楚楚,套用文素丽的台词“I need someone to date."我们第一次正经的约会,是在歌剧院附近的韩餐店,我们最默契时候,就是说“不约会了吧。”那一刻。

    二十岁多美好,还没有正经恋爱,就算不敢轻易说爱,也不显得懦弱。哪怕花上一个小时和我聊考学的不顺都让人厌烦不起来。三十岁大概就是拥抱的时候很温暖,隔天一睁眼想得却是“一晚上没卸妆可别又长痘。”随手抓着头发赶着大早冲进地铁里,迷迷糊糊地也不记得昨晚接吻的温度。《引见》里买张票去柏林见女朋友的勇气,在现实里也许是为了法国前女友休学一年也要来巴黎的执着,也属于二十岁,属于二十岁的“愚勇”。三十岁可能是失业时来首尔看看你,时刻不忘日历上标记的归期,在现实里应该就是约会的时候不忘保留随时退场的余地,散了买卖还记得说一句“保持联系”?

    要不是因为金敏喜,我大概率不会看洪常秀的电影,也不会知道越看越喜欢,连望着铁塔的时候都忍不住想起南山塔下首尔的夜景。《自由之丘》最后5分钟,男主角的亦真亦幻的梦境让我几乎要落泪,我还想着导演是不是转性了,下一秒就是文素丽问他要支烟,说着“啊,不得不回家”的场景。真好,一部6、70年代的美国小说就该结束在雨天灰暗湿冷清晨的汽车旅店停车场,一场用英文沟通的东亚电影,就结束在欢爱过后的上午,睡眼惺忪头发凌乱。

    “私は あなたを 愛しています。” 哪有人这样用日语说我爱你,那么正式,如同一个笑话。

     4 ) 句序自由,故事才自由

    推荐指数:五颗星 文:黄元樱
    导演:洪尚秀 主演:加濑亮/ 郑恩彩 / 姜惠贞 / 文素丽 类型:剧情 出品:韩国 片长:67分钟


                                句序自由,故事才自由

           它可能是一部探讨时间的电影,男主人公手里总是拿着一本标题就是“时间”的书籍。故事从女教师在语言学校的前台收到日本男人的信件开始,男人告诉她,他已经来到她的城市,住在她周围,去她常去的咖啡馆,却寻她无果……这是分写在一沓纸片上的自叙文,女教师不小心打翻了它们,每片都记录着男人的等待,和日常生活。当她从新拾起来阅读,男人要倾诉的这些日子的顺序自然被打乱了。

           以前看过诸如《记忆碎片》那类电影,碎片化的叙述方式是核心。可以理解那些把绝大部分劲都卯在结构上的电影,大都非常强调节奏感,悬念感。它们更注重的不是故事,而是讲述本身。洪尚秀自己也是擅于拆玩结构的人,他不乏结构复杂、琐碎的作品。而我认为《自由之丘》不是为了追求叙述方式才打破时间轴线,他只是为了更自由、更随性地描画日常。恰恰是为了粉碎形式。拍到这部戏,洪尚秀已经很笃定,很从容,很信手拈来。生活充满了空气感,所以生活的秩序是自由的,所以故事的讲述也应当是自由的。这态度似乎有一点孤傲和玩世不恭,但其实它也是一种谦卑和敞开。

          这部电影可能看上两三遍是可以把打乱的片段按时间先后排序的,但是显而易见有很大的间隙,因为它根本早就拒绝了缜密的可能性。有一些前后不能生硬连接的地方,就像喝醉酒断的片儿。当剧情散成块状摊在我们面前,又仿佛回到被义务教育的阶段,要求给散句排序。参考答案是有的,但打着大叉叉的却极可能是诗的顺序。导演就是要告诉观众:诶,你看,其实日子颠着倒着也能过,区别不大。不要一味去强求先后,本来就是互为因果。

           片中的日本男人毛利,待业状态,多少显得有点百无聊赖。这样的人有时间研究时间,因为他浪费得起很多时间。他痴心地为了钟情的女人追到韩国,在寻找和等待的同时邂逅了颇有风姿的咖啡店老板娘。一边抒发着对那个为之而来的女人迫切的思念,一边和老板娘一来二往地喝酒、谈心、睡觉。像是洪尚秀以往很多影片一样,男人总是可以才刚承诺这个,转身就去拥吻那个。不过这次毛利也并没有轻易言爱,他躺在老板娘的床上,把“爱不爱”支吾了过去。这也指向了故事模糊的结局,被追求的女教师类似安东尼奥尼《奇遇》里失踪的安娜,也许似乎只是促成偶遇的借口。而郑恩彩饰演的女孩大约即将是毛利另一段和“别的女人”的故事,可惜这种可能在发生前就夭折了。

           郑恩彩是洪尚秀电影里的一股灵气,镜头那么宠爱地跟随她。她可能是离家出走的女学生,在落脚的旅馆里直接呵斥有意搭讪的猥琐中年男,起了冲突被骂得很难听,她连哭也是嚎啕大哭,毫不遮掩。她就是可以任性,可以漫不经心,甚至带着丝许狡黠,不用讨任何人欢喜,在《惠媛》里头也一样。她的态度很明确:我尽兴就好,你们随意。洪尚秀这样偏爱她,其实她的角色的存在跟他的电影态度是一致的。

           而那个搭讪文艺女青年被呛,就意淫人家有秘恋,搞婚外情;骂人家是bitch, nothing的中年男也是“洪式标配”。散淡的电影故事里总有一两个永远无所事事的混子,酒桌上的搭子,可大叔、可少年。这是洪尚秀男性叙事的一个部分,是男性自嘲的一个侧面。没能成为毛利“别的女人”的文艺女被隐去不说的故事可以料想,如果延续导演之前电影的设置,可能又是一段身兼师生恋和婚外情的纠结秘事。这背后就是洪尚秀更永恒的自我嘲讽和自娱自乐。而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毛利面对这个女孩,并无瓜葛,只是不声不响地旁观一切的发生,直到她不结账不辞而别。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不直接冲突的相遇总是显得疏离。
        
           这样娟秀的小品是洪尚秀一直持续的创作,从一年一部到一年两部,堪称稳定高产。他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韩国导演,在高度产业化的韩国电影中独树一帜,尤为重要。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算是“不入流”的导演,像他很多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导演似的,有一个教授的头衔,有几个不错的女学生,在圈子里混得不咸不淡……洪尚秀总是在借电影调侃这类苦闷,直击男人被生活困住后暴露出的丑态。据说相较于作品的闷骚,他本人风骚得非常明显。从1996年第一部《猪堕井的那天》开始,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编剧,自己导演。我觉得他的电影既无限接近生活,也无限接近他自己。他所有影片中那个落寞的、闷骚的、无赖的、性感的男人就是洪尚秀。就是这份轻易不动摇的自恋也让人欲罢不能,所以他无甚惊喜的一部接一部电影,我还是一部接一部地看完。

           在釜山电影节期间,《自由之丘》一天两场的放映居然提前一天就求票无门了,可见韩国观众还是买他账的。据说他的电影从《懂得又如何》开始,都能盈利。可见愿意看他絮絮叨叨的,大有人在。我也是赶在离开釜山之前终究没能忍住,毅然摸进video room匆匆看了一场小屏幕。

           影片中导演的个人趣味依旧那么鲜明:还是稳定的三角恋情,一男二女;还是发生在旅馆、酒桌和路上。多了咖啡馆,是为了邂逅风情的老板娘。还是用一只狗,牵扯起一段男女关系。还是有几个早已打上风格烙印的推拉镜头。这次的故事由于时间的无序造成更多叙述的省略,三角男女之间各自欣然相对。没有选择,也不需要选择。一切都很和谐,所以也没有结局。最传神的一笔在于结局之前,女教师赶在毛利离开旅馆之前等在他房中,他们相认相拥。女教师似乎立刻决定跟他回日本,他们漫步在通往共同生活的路上……然而画面突然迂回,毛利又跟老板娘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这似乎是女教师漏掉阅读的一片日子,又似乎这才是现实的走向。

           梦也是洪尚秀电影里用得很频繁的表达方式,一旦时空顺序的弹性那么大,梦和真实就更加两相缠绵了。如果说这部影片是在探讨时间,那么它至少说明了最初的目的不是时间消耗的主体,达到目的之间遇到的他者才是。影片非常短,只有67分钟,基本是一个短片的篇幅。这也是导演对时间的态度,用看上去在浪费时间的速度娓娓道来,又能够及时节制地喊停。

    转自《看电影》周刊

     5 ) 自由之丘

    看的第一部洪常秀电影。非线性叙事结构中的散文结构,一直没发现这一点所以会奇怪于前面男主已结识的朋友还像第一次见面那样和他说话,这种手法很适用于这样平淡舒缓的剧情,让人看后回味无穷。略别扭的英语对话给气氛带来丝丝尴尬,角色们的对话贴近生活,有的爱连珠炮般询问,大多数态度毕恭毕敬,形成一大特色。最美好的一段是男主和朋友畅谈畅饮后回宾馆收到咖啡店女主人的约炮信,等爱人未果的他爽快赴约。这身打扮的加濑亮很文艺很man。

     6 ) 【自由之丘:一杯清酒的滋味】


    【一杯清酒的滋味】
    ——看《自由之丘》

    【01】

    很浅的暮色中,一家街角的酒吧,灯光早早亮起,气氛安谧。女人随口问道:你看的是什么书?男人淡然答:《时间》。女人似乎真心感叹:真是一个好名字……
    这个春天,因为韩国导演洪尚秀执导的《自由之丘》(Hill of Freedom/2014),重新爱上了电影,还有看电影的那些夜晚。从5年前倒数到10年之间,那些年是多么有时间啊!简直是时间的主人翁,逃逸在时间之外,在个人世界的一角穿梭游弋,即关于电影的一系列随笔中所谓“纵情声色”的那段时光……无论是念想中还是现时里,都值得郑重感叹一下。
    那时候网络上片源极少,尤其是我想看的那些电影一般都欠奉,总是趁午休时间去淘碟,有时收获甚丰,粗帆布或磨砂皮背包里装着厚厚一大摞影碟,从D5到D9,还有少许蓝光碟,就跟不要钱似的,而两手空空的时候极少。现在,只是偶尔买张影碟,算是以飨怀念吧。假如遇上一位心仪的导演,瞬间生发出誓要将其所有作品一网打尽般的决心,浑身有无限精力,像块海绵,在接受,在汲取,在饱含各种滋养的深夜或黎明,一响贪欢。
    下班路上就想好了、或决定今晚要看什么电影。这个过程是一道直行线,以渴望的程度排序,简单而直接。今晚,是一个虚词,暗含了那些年几乎所有的夜晚,如同美国导演詹姆士•格雷(James Gray)片名所示:《我们拥有夜晚》(We Own The Night/2007),窗外的万家灯火渐渐熄灭,又一场好戏即将开场了。在那些信誓旦旦的夜晚,大把的好时光趁着夜色和晚风,变成文字,变成潜流。


    【02】

    念想一会儿过去的时光,回到这部电影。
    一本叫《时间》的小说,一只叫“梦”的狗,与一些或生涩、或相对熟练地讲着非母语的男女,还有或浅或浓的酒醉构成了这部《自由之丘》, 或许影片讲述的主题是自由,但剧中人或局中人何曾拥有真正的自由呢?若说片刻,总是有的,比如男主角Mori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角色们说来就来的酒局。剧中两位演员的确做到了收放自如,那种镜头前的松弛感,嗖嗖嗖闪着簇簇小火星儿,真心赞,恐怕他们在平常各自小日子里的状态也不过如此吧,我不住猜测。
    Mori用最浅显的英语说:我们的大脑建构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以为这就是结论么?错。或许下文才是关键,他又说:但是,我们不必按照这个固有模式来生活。
    这就算自由了吧。经由男人一个梦来实现的倒错结构,于是,插叙和倒叙纷纷有了加盟的理由,并且悄悄地,抹平了现实和梦境的分野;经由女人无意间在楼梯散落的一沓信笺,失去的得以重来,重来的得以更好。而丢失的那封信或许就是结尾那段梦寐中的重逢和团圆——混乱么?有些,“不必按照固有模式生活”在此得到体现。顺序既已打散,重组成了必然,非线性叙事使略显乏味的故事显现出机灵的光景。不是盘根错节的茁壮,而只是机灵。
    对于一些导演无比重视、甚至赖以谋生的情节剧(Melodrama)中的种种要素,在洪尚秀几乎所有影片里均退居其次的位置,不突兀、不强烈,喝喝酒、谈谈情,把高潮藏在波峰和波谷里,虽然起落无定,但呈现出不那么激越的光景,“天色渐暗时又亮了一下”,在轻轻淡淡中完成了叙述,仅仅是叙述而已。


    【03】

    洪尚秀在访谈中说:我需要距离。同样的,我的电影不是与现实生活平行的存在,我要做的是跟随离弦之箭射向现实生活,并在最后一刻阻止它。
    明天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或许有新的故事发生,即使仍遵循着旧时痕迹;类似的故事可以演绎许多,但都是无限相似的版本;他们不曾构成任何寓言的“格式”(或许导演也不这么想),他们只是小品文,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一切都是风轻云淡的,将故事片看似必要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降到最低,如钢琴或器乐的断章,只弹奏完曲谱上的旋律,其他一概付之阙如;宛如平淡日子里一杯清酒的滋味,清澈微苦,尤其适宜老友闲聊时推杯换盏,删去猛烈劝酒的喧哗,也不至于浓醉不消残酒,只是各自随意,止于微醺。
    话说回来,洪氏出品并非是集大成者,或是电影的正途,也没有必须走顺、走通的理由,只是在恰好的时间遇到了,喜欢上那种打上洪氏烙印的风格,愿意在其中交付一些或深或浅的心事,如松烟入墨。
    看完电影,我似乎得到一点启示,当然仅对个人而言。关于电影的文字以后可以这么写:不必尽心竭力用太多篇幅转述、或把剧情“翻译”成具有个人色彩的文字,就抓住某个单纯的特性记录个人观感即可,情节无关紧要,细节无比关注,就沿着“通感”的路往前走。其间有我的目光和视角,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我是这么区分的:偶然的感受和体验是一回事,怀揣愿望主动奔向是另一回事。好吧,这就决定了日后的奔向。


    【04】

    有观影者会在豆瓣电影条目后写长长的文字,有时是相对纯粹的观影笔记,从导演创作、中心思想、或者镜头构图等角度叙说这部由衷喜爱的电影;有时和电影无关,是相对芜杂的个人感慨,不自觉地延伸,不知不觉地掺进了许多自己的心事……
    同一位观影者与同一位导演,就这么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缔结起来,我时常觉得感动,为他们。我也渴望成为他们那样认真的人,有他们和电影之间其淡如水的关系。
    至于你我平常的日子不就是这样么,偶然有一点愉悦,也有自己才了解的辛酸滋味,但是有自己喜欢的影片相伴,寂寂长夜也不算什么了。多好啊,有生之年,还有电影可爱。想起何立伟在《远与近》中说:“我们只能在远处眺望幸福,在近处观察痛苦。”像一种草本植物那样安静生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也挺好么。想起陈陌的短句:书掉在地上,盹去又醒来,一时间以为自己俯在一片荷叶上,满满雨水托着,飘摇而自若。噼啪响得痛快,雨这样好,夜的默片汹涌血色。
    一本叫做《时间》的小说,真是一个好名字。我忽然很想知道书中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我猜测很可能是导演的杜撰,非常实用,但无法找寻。想起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杨德友 译)中所言: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05】

    和朋友老C约好了,约在彼此都闲时一起看看洪氏生活片、或类似调调儿的电影。尽管相约的同时知道这很可能是空话,但庸碌的日子里毕竟多了一点可以期待的美好。
    经由一本虚拟的小说,让我想起许多过往的因子,类似的造句还有许多,而且查有实物,诸如曾经留下的白纸黑字的证词:一杯叫做炭烧的咖啡,一种叫做Time的烟,一只叫做Time Killer的手表,或者一坛叫做醉生梦死的酒……上帝在凝视微物之神,而统管微物的神灵只在细节中发光发热。
    还没到最后,还有无数种可能。在一片尽量放空的空间里,雨这样好,夜的默片背后衬着无限宽广的天空。

    【2015-04-15】


    《自由之丘》(Hill of Freedom/2014)
    导演:洪尚秀
    编剧:洪尚秀
    主演:加濑亮、文素丽、金义城、尹汝贞、纪柱峰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片长: 67分钟
    上映日期:2014-09-04

     7 ) 你看上去像个艺术家

    《自由之丘》是洪常秀的第16部长片作品,然而,即便是在一万万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网,他每一部电影的观看人数,都在3000人以下。 说起来也并不奇怪,在韩国,洪常秀的票房水平是稳固的几万人次到十几万人次。我喜欢洪常秀,但我羡慕的,是他那种完全自我的创作态度,更羡慕高度工业化的韩国电影市场,一直能够有这样的创作者存在。 《夜与日》走出国门后,洪常秀吸引来于佩尔等知名影星出演,这回的《自由之丘》,男主人公是日本的加濑亮,中青代实力演员。所以,当看到加濑亮猛嘬一口烟,喝酒红了脸,演员带来的错位感非常强烈。以往,这样的角色专属于韩国的金相庆或者金太祐,多少有些先入为主的猥琐男人气。加濑亮看着吉田健一的《时间》,打一把透明雨伞,讲一口号称日本男演员三甲的英语口语,以文艺男神的面目,读着信纸上的旁白,穿越到了洪常秀的电影里。 “自由之丘”是电影里一家咖啡馆的名字(自由之丘同时也是是日本东京都目黑区的一个地区),如果望文生义,它大概还有一层自由组合的意思。观众会看到男主人公的信纸被无意打乱,然后故事的时间线也随之胡乱跳跃。与《记忆碎片》这种深度解谜电影不同,《自由之丘》被打乱以后,观众还是能够看懂故事。不少语焉不详的地方,更像是洪常秀留给影迷的礼物。譬如,什么时候打的架,救了哪个女孩,锁门以后怎么解决的……但最触动好奇心的,当属电影结尾。《自由之丘》冷不防出现了一个圆满结局,美好到就像是迪士尼童话。又很快,电影告诉我们,它是一个梦。联想到之前缺失的一页信纸,电影似乎没有了结局,因为我们无从判断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假。 更离奇的还有,洪常秀电影回到了18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的分级,可是,一路看下来,愣是看不出哪里十八禁了。难不成,它也成了缺失的一页。 在讨厌洪常秀的观众看来,《自由之丘》依然无聊。为了描述这种无聊感,电影里主人公被人说,他无所事事的状态,还有嘴边浓密的胡子,看上去就像个艺术家。这话听上去像骂人的,仿佛只有艺术家才能这样消磨跟打发时间。 然而,如果试过鸡同鸭讲的陌生尴尬,那么,日本人、韩国人还有一个欧美人坐一块聊天的场面,它就是洪常秀想要制造的荒诞场合。这些百无聊赖的家伙们,除了走路喝酒找狗,还会骂人打架泡妞。中间韩国大叔恶狠狠地骂小姑娘:她就是个贱人,多少有些粗鲁,又叫人想笑场。这种先入为主的粗暴看法,俨然就是勾搭失败的现实搬演。更为有趣的是,她的扮演者,也是洪常秀前作《海媛》的女主角。在《海媛》里,她读一本书,叫《临终者的孤寂》,跟《时间》一样,书本也是解读电影的钥匙。 《自由之丘》的不稳定时间,既体现在打乱的书信上,也有过了十点不提供早餐以及十点以后来找我。与此同时,主人公处于极度嗜睡的状态,分不清白天黑夜,甚至于现实或做梦。所以,我们或许没必要知道,他到底找到了她没有。就如主人公自己说的,重要的是,他来找她了。这即是一段时间。 对于跨国旧恋情的始末,电影语焉不详。对于新恋情,温暖的床头戏也只能说明,它是一段标准的邂逅。咖啡女说,她只是想找一个人爱,所以爱上人渣又如何。而在小姑娘身上,主人公还是投去了一种关注的目光。她不仅出现在了三个段落当中,并且有一次被尾随。典型的旧烧未退,新热又起,标准的男性欲望投射。 在《自由之丘》里,男主人公寻找旧情人,跟咖啡女滚床单,被小姑娘吸引,又一再赞美老外的妻子。在跟老板娘的谈话中,他承认自己受迫于现实压力,只能在与花的对视中,寻找内心的片刻宁静,这是他理解的幸福。所以,其实只需要简单地替换一个概念,把“花”置换为女性,那么,《自由之丘》又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至于时间,时间很重要,但有时候,它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不过是timing,所以,男主人公找不到A,选择了B,错失了C,又赞美着D。换一个timing,ABCD可能就要重新来过。这些男男女女的事情,洪常秀已经说过了太多。能把这些事情讲出个一二十部电影,我觉得,他就是一个艺术家。【刊发于 《中国新闻周刊》】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短评

    遗落在楼梯的那一页是加濑亮和郑恩彩的故事么?

    7分钟前
    • DannyOne
    • 推荐

    当一条单身狗,也挺好的。

    1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洪尚秀的电影都很舒服,把把妹,喝喝酒,抽抽烟,扯扯淡。这部片特别短,而且有一种“收到一封很厚的日记体信不小心顺序打乱了看”的新奇感受,男女主角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他们讲英语,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美国人的角色,讲一口流利的韩语,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形容了,大概就是“迷失首尔”吧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你穿山渡海来看我,我穿街过巷在看信。时间错落无序,情感若即若离。洪氏小品:妙,不可言!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影迷分两种,不看洪尚秀的,和看洪尚秀的。我愿意和后一种喝点儿小酒。

    25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洪常秀编剧是不是太摩羯座?为了女神,全世界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成为备胎,追到女神,又纯情的像“爱在”系列里的作家伊桑·霍克。对于洪导演的片子,喝喝小酒聊聊男女之事,偶尔成功约个炮爬起来也不带什么牵绊,这次就算用书信打乱了时间的顺序,但变焦镜头一推上去,还是那么原汁原味。★★★★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加濑亮挺纯的,感觉跟洪的格调不太搭。导演是希望他浑一点的,这些戏还是为一个懦弱、摇摆、好面子的男人编排的,可性格使然,他就是浑不起来。

    29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两部洪尚秀看下来,依然说不清自己喜欢还是讨厌。他用的是我最反感的方式,固定机位长镜,简单粗暴的推拉,除去景别变化几乎成了舞台剧,可内容又那么可爱。烦人,敢不敢更像电影一点啊?!!

    31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还行

    You don’t love me, you just want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 me

    33分钟前
    • Dear deer
    • 还行

    终于有一部电影能够表现外国语交流的尴尬,而且尴尬得太过自然,语言本身大概就是如此。好久没看过那么短的长片了,加濑亮英文口语真不错,可以进看过的日本男演员前三了

    38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洪尚秀新浪潮看得还不够吧,抓紧再复习几遍侯麦,顺便把Garrel的新片补一下,说不定电影的精气神能再足一点。

    4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但你没必要按照那种固有的模式来生活”

    4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一页风流。

    4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他遇到的狗叫“梦”;他在读的书叫“时间”;找到想找的人,才能抵达他的“自由之丘”。絮絮叨叨各种写实的生活,导演倒错叙事的方式很合我胃口~!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年一到两部的清新小品,快赶上伍迪大爷了;洪尚秀气定神闲,什么喝酒泡妞太重复什么推拉生猛太粗暴,任由君说;在拿捏男女关系和结构定位上,越来越有侯麦感觉,他根本无意解释,让本就无因无果的生活面目压缩成纸片,随手抽一张就是日子,这就是自由。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又一部洪尚秀的作品,还是不咸不淡的感觉,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作为一部爱情片,该片似乎是把那些咋呼的瞎扯的爱情片用开水过滤了一遍,油啊腻啊都被过滤得差不多了。

    5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日本男人在首尔旅社>>>法国女人在海边小镇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他们有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叫梦,一个叫时间。

    1小时前
    • 凉水
    • 力荐

    深夜无人的时候左边搂着一个右边惦记一个嗞喽一口酒啪啦两口菜噗噗两口烟扪心自问不亏心吗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较差

    你来到我的城市,走过我来时的路,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