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一点就到家

    一点就到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20

    主演:刘昊然,彭昱畅,尹昉,谭卓,张琪,李佳琦,西文,陈瑞生 

    导演:许宏宇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无名圣人

    • 更新HD日语

      疯狂星期一

    • 更新HD

      爱是一场盛宴

    • 更新HD

      宛若淑女

    • HD

      帝国2024

    • HD中字

      日常幻想指南

    • HD中字

      捉妖记2

    • HD

      美人鱼2016

     剧照

    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1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2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3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4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5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6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16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17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18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19一点就到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魏晋北(刘昊然 饰)、彭秀兵(彭昱畅 饰)、李绍群(尹昉 饰)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机缘巧合下共同创业,与古寨“格格不入”的他们用真诚改变了所有人,开启了一段非常疯狂、纯真的梦想之旅。

     长篇影评

     1 ) 国庆档最大黑马?冷静点吧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黄四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8天黄金长假结束,国庆档的纷争也渐渐步入尾声。

    一众大片相互厮杀,都想在票房和口碑上赚的盆满钵满。

    可最近,有一部“小电影”却被热议了起来——

    整个国庆档,它体量最小,物料最少,人畜无害,十分乖巧。

    但不少媒体,都将它冠以了“国庆档最大黑马”的美名。

    那么,这部片究竟能不能撑起如此高的赞誉呢?

    且听细细品来——

    本片的剧情,其实海报早已一目了然——

    三个蓬头垢面的铁憨憨,露出傻不愣登的笑容,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亚子。

    他们不仅憨,还憨得分工明确:

    一个疯子,一个衰仔,一个傻子。

    故事正是围绕着他们讲起—— “衰仔”名叫魏晋北,先前在北京创业。 他的优势是脑子好使,各种赚钱的风口啊,门儿清! 但很遗憾,在北京,从来都不缺脑子好使的人。 魏晋北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在失败学的履历上非常成功。

    刘昊然 饰 魏晋北

    某天,魏晋北的心态终于崩了,上了天台。 本想一蹴而就,在万有引力的指引下灵魂出窍。

    关键时刻,却被一个快递小哥一把揪住。 快递小哥名叫彭秀兵,他是三人中的“傻子”。 他出身云南边陲村落,年纪轻轻就远赴北京打工,跑腿干起了快递。 彭秀兵在物流行业如鱼得水。 他的效率,既快又稳,号称“全北京最快的男人”。

    彭昱畅 饰 彭秀兵

    彭秀兵嗅到了“农村物流”这个风口,毅然辞职,回家创业去了。 而魏晋北的快递,是他辞职前的最后一单。 天台上的魏晋北稀里糊涂地被他拽到了云南老家的黄路村,成了“秀兵快递”的商业顾问。

    “秀兵快递”杂牌军

    不成想,创业之旅,一波三折。 黄路村世代以种茶为生,眼下茶叶生意极不景气,村民实在没多少闲钱网购消费。 没过多久,秀兵快递便赔了个精光。

    好在关键时刻,他们偶遇了“疯子”李绍群

    尹昉 饰 李绍群

    他痴迷咖啡多年,为了培育优质咖啡豆,干脆在家砍了茶树种咖啡,被父亲认作是大逆不道,逐出家门。

    李绍群为二人沏了两杯咖啡,懂咖啡的魏晋北,一口就沦陷了。 一番交流后,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当地大面积种植咖啡,推广到全世界,既可以赚钱,还能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这三个骨骼清奇的年轻人,“疯子”负责生产,“傻子”负责物流,“衰仔”负责电商。 从产地到终端一应俱全,誓要在国际咖啡市场打出一片天。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将普洱咖啡推向世界的过程。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个剧情很熟悉?

    三个年轻人为梦创业,其间遇到磕磕绊绊,最终获得成功……

    这样的剧情设定,怎么看怎么像是《中国合伙人》的农村版

    上图:《中国合伙人》下图:《一点就到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下《一点就到家》的主创阵容。

    本片的总监制和剧本监制,分别是陈可辛张冀

    七年前,他们也曾通力协作,分别以导演和编剧的身份,成就了《中国合伙人》。

    左图:陈可辛 右图:张冀

    可比起气质成熟稳重的前者,《一点就到家》无论台前还是幕后,都采用了更年轻的团队。

    先说幕后。

    本片导演名叫许宏宇,八零后。

    许宏宇《ELLE》杂志写真

    他是剪辑师出身,近年来主控了不少国产佳作,荣誉等身,被誉为“国内第一剪辑圣手”。

    三年前,在陈可辛的提携下,他全权操刀创作了导演处女作《喜欢你》

    这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灰姑娘”故事,从设定上看,并无多少新意。

    可在许宏宇的手上,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小黑马。

    《喜欢你》剧照

    再说台前。

    本片的主演,正是这三位农村合伙人。

    “衰仔”魏晋北,由刘昊然饰演。

    三人中,他年龄最小,但成名最早,人称“国民弟弟”。

    他的成就无需赘言。

    在流量为王的演艺圈,刘昊然已然成为了新生代演技派中的领军人物。

    “傻子”彭秀兵,由彭昱畅饰演。

    他或许是整个国庆档最忙的演员——

    本片有他,《夺冠》有他,《我和我的家乡》也有他。

    只不过,在另外两部电影中,他都是作为黄渤角色的年轻版出现。

    只有在本片中,他走出了黄渤的光环,演出了自己的风采。

    “疯子”李绍群,由尹昉饰演。

    三人中,他年龄最大,却成名最晚。

    早年主攻舞蹈,颇有成就。

    近年来在《红海行动》、《少年的你》等佳作中亮相,逐渐挑起大梁。

    本片中,他也展示出了不逊于刘昊然和彭昱畅的银幕把控力。

    本片原本定档国庆当天公映,但前些天临时延期,改档到了10月4号。

    而在9月26号,以及国庆的前三天,《一点就到家》开放了小范围点映,慢慢进行口碑的预热。

    没办法,比起国庆档的各大种子,《一点就到家》的体量实在太小。

    小格局、小成本、小制作,如果和其它大片挤在同天上映,势必会石沉大海。

    但在国庆的三天后,当观众被大片盛宴喂得饱饱的,急需一道甜品解馋时,《一点就到家》悄然而至。

    《一点就到家》改档海报

    可是,《一点就到家》的质量,到底能否撑起宣发策略呢?

    四郎的答案是:还不错。

    至少作为国庆档的一道餐后精致甜点,《一点就到家》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点就到家》的定位,其实是主旋律电影。

    它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家乡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命题创作。

    虽然是部主旋律电影,但娱乐性极强,是“新时代主旋律”中的佼佼者。

    首先,本片很时尚。

    同为创业题材,如若把《中国合伙人》看作老一辈企业家的凯歌。

    那么《一点就到家》,则是新生代梦想家的宣言。

    本片中的元素,无缝贴合于当下。

    带货、电商……这些如今时兴的商业名词,应有尽有。

    片中的网购主页界面

    为此,本片还力邀了“带货一哥”李佳琦客串出演。

    本片结尾,李佳琦在直播平台,亲自为普洱咖啡带货,本色亮相。

    毕竟,李佳琦正是国内电商平台的佼佼者。

    他从一个普通的柜哥做起,多次抓住风口,勤学苦练,一步步成为家喻户晓的“口红之王”,其履历便足够励志。

    这样的彩蛋,也算是对现实的互文。

    除了时尚,本片还很娱乐。

    节奏张弛有度,剪辑轻松明快,观影过程引起极度舒适。

    片长只有90分钟,真正的“寸秒寸金”。

    剪辑师出身的许宏宇,将自己的专业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干脆利落的剪辑方式,让从小浸泡在B站鬼畜区的四郎,爽到飞起。

    镜头碎、短,切换自如,节奏明快

    如果说时尚和娱乐,都只能算作电影的壳。

    “新时代”体现出来了,那么“主旋律”又在哪里呢?

    在剧情和内核里。

    本片并没有刻板说教,而是在寓教于乐中拍出一部“家乡宣传片”。

    片中,魏晋北一直在追寻一个叫“风口”的东西。

    所谓“风口”,是指时下最新兴、最具潜力的商业门类。

    “风口”所能提供的机遇,是非风口的百倍不止。

    魏晋北在北京创业,什么热门就干什么,以为这就是风口,却顾此失彼,赔的分文不剩。

    直到来到这个云南村落,魏晋北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才是风口啊!”

    民风淳朴,少了大城市的拼死剿杀、勾心斗角;

    风景秀丽,更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更重要的是,压力更小,机会却更多。

    比起大城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乡镇更适合放开手脚开干。

    魏晋北从树上俯瞰黄路村时,曾经感慨道:

    “我在北京最高的写字楼里上过两年班,却从没看到过这么远。”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有发展潜力的,不止北上广深。

    那几亿正在富起来的乡镇人口,和他们脚下的那片热土,何尝不能作为奋斗的基石?

    正如片中所说:

    “外面的路走得慢,家乡的路任你闯。”

    “这里没有堵车,没有追尾,没有冷眼与嘲笑!”

    这些表达,倒不是为了捧乡村,贬城市。

    而是为了矫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市快速发展下的畸形观念,并告诉大家:

    现如今,乡村的发展空间,丝毫不比城市差。

    只有抓住机遇,踏实肯干,无论哪里,都是逐梦的平台。

    影片结尾,三位冲在前列的家乡建设者,也喊出了豪迈的口号:

    把家乡的货送出去,把家乡的人带回来!

    下图为 响应片中号召,回到黄路村工作的年轻村民

    对于家乡建设的拨乱反正,也不仅仅是本片唯一的内核。

    对于国际形势,本片还做了影射:

    片中,打出了小范围名气的普洱咖啡,收到了来自世界咖啡垄断企业“星雀”的合同。

    签下数百万合约,三人将赚的盆满钵满。

    谭卓 饰 星雀特使

    可代价却是,为了保证星雀的纯正,普洱咖啡将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会是星雀自己的种子。

    合约签署前,星雀的特使,还对普洱咖啡百般奚落:

    “怎么,就连中国,也能种咖啡了?”

    甚至还非常傲慢的表示:

    “这个世界是有分工的,签了字,你们就会是中国最成功的农民。”

    言外之意,昭然若揭:

    发明创造只能由海外巨头完成,而中国人只配打工。

    歧视,赤裸裸的歧视。

    可回想起来,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的世界还少吗?

    多少人提起中国,只认为这里是“世界工厂”,徒会制造,不懂创造?

    但偏偏,总有一批有志之士,要让中国人向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片中,主角们拒绝了签字,并取得了远比收购更好的成功。

    这正是对中国民族企业的立业初心的体现——

    在他们的奋斗理念中,逐利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摆脱“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让“中国创造”的美名震颤世界,才是更重要的期许。

    正如片中所说:

    “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分工,那么我们干脆直接改变这个世界。”

    这样的气节和态度,才能成就如今强大的“中国品牌”。

    但是,优点虽多,却并不意味着十全十美。

    本片的缺点很好概括,但特别要命——

    过于浪漫化。

    超快的节奏、密集的笑料,挤压了创业中不可忽视的残酷与艰辛。

    特别是后半段,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成功仿佛就在一瞬间完成。

    利害纷争、尔虞我诈、资金问题、理念分歧……统统都像儿戏。

    就连本该作为核心矛盾的,新产业(咖啡)与传统产业(茶)的冲突,都被蜻蜓点水的淌过,并没有多少笔墨去刻画。

    就比如,李绍群因为自己种咖啡,都气得村长父亲与其断绝了父子关系。

    可为什么三人打算领着全村种咖啡,彻底抛开种茶产业时,村长父亲就被轻而易举的说服了?

    本片像是一部摒弃了所有暗黑元素的童话,纯粹美好,却也格外失真。

    现实本就是苦乐交织的,徒有“乐”却没有“苦”,只会显得不真实。

    所以,四郎对《一点就到家》的定义,是一部“鸡血片”。

    它像一碗特别好喝的鸡汤,却也仅限于此。

    文/黄四郎

     2 ) 不够深刻,但足够好看

    节奏鲜明,视听丰富,技术成熟,构思精巧。有过于讨巧谄媚的嫌疑,不够深刻,但足够好看。 《一点就到家》这部作品,主题立意非常高明(讨巧), 一共90多分钟的电影,内容满满当当。 涉及了空巢农村,月薪500的农民, 涉及了快递等底层劳力在大城市辛苦的工作状态; 讨论了现代工业化危害等问题; 并且以此反思出了脱离城市,重新回归生活, 建立基本的人际社交联系,亲近自然等等真正让人充实幸福的生活方式,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些东西; 而且还有扶贫、物流下沉进农村,等等主旋律建设基层发展的主题。 这些个话题,真的非常好。 城市生活其实是一种抽象生活,也是一种隐姓埋名的生活。 人们确实保持联系,但不是以一种独立完整的人格出现,而是作为经济消费功能的化身出现。 对城市生活,或者城市生活背后一种主观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反思那些有害的、快餐式、消费式的生活,真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主题。 前面说到这部电影的技术,和构思,都非常优秀。 首先从剪辑和技巧层面,它就是一部趋于年轻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单一的故事,而是各种蒙太奇、快速剪辑、夸张的手法,双管齐下,快节奏,高信息量。 而构思上,是一部标准的三幕式剧本。故事完成度很高——虽然很简单但很全面。 电影不仅做到了最基本技术要求,还设置了具有寓意的符号,虫、马、猪等等,很拔高。 一个好的主题,好的结构,再加上好的技巧,很难给差评。 这部电影,最起码做到了好看。这就是七分以上的水平了。 只可惜,虽然它的下限是7分,上限却高不过8.5分。 为什么? 因为这始终是一个商业片而不是内涵深刻的文艺片。 如我所说,为什么这么好的主题,我却觉得它有故意讨巧的嫌疑呢? 因为虽然故事好,技巧好,主题好,但却没有深刻的反思。 整部电影,都太过流于表面。 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深潜。 比如,三个年轻人创业,遇到最大的挫折就是理念分歧,其他的简直水到渠成。天时地利人和。 真正创业过的人,都知道哪有这么简单。创业其实是九死一生的高风险项目。比如今年大环境不好,就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再比如,虽然电影有意无意,都在表达一种家乡的自然,不一定就比大城市的钢铁丛林要差的思想。 但这个话题,并没有深入的去对比,去刻画。 又比如,关于现代化工业的危害这个话题,其实是具有矛盾性的。 要建设农村,就要展现现代化优越的一面。 但要逃离城市,那又要展现工业化危害的一面。 不是说不准许矛盾存在,而是这部作品只是画了一个圈,把这些很不错的主题,全都装进了圈里,却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甚至没有好好讨论思辨一下。 电影给出的答案就是,创业成功了,给家乡带来了工作岗位,不用在大城市打工受气了,在农村家乡一样可以打工。 但是,仔细想想,现实里创业没这么简单就成功。 所以,其实,电影只是电影,现实要比这部电影沉重的多。 有些作品是轻飘飘的,有些作品是沉甸甸的。 所以这部电影虽然好看,上限却不高,不够深刻。 尤其最后支付宝的植入,推翻了反思,只关心科技便民惠民的一面,把危害的一面又推回去了,很可惜。 它毕竟是商业片,而不是纪录片。 很可惜,但瑕不掩瑜。这部电影已经在自身局限下,尽量的做到了好看,做到了三观正,也完成了“扶贫电影”的任务。 总体来说,我还是挺推荐它的。轻松,有趣,好看,还带着那么一点点思考性。 如果一定要在国庆档期里比一比,目前为止,我最喜欢这部。

     3 ) 不是真的?投机之作?你们开什么玩笑?!!!!!

    好朋友在内蒙和云南做NGO多年,经常听他讲起跟当地农民的故事,我过去待了两个多月,所以带着一点背景看的《一点就到家》,看得时候就想这讲的不就是好朋友一直做的事吗?把他拉到影院又看了一遍,我们俩看着撕逼那场戏,抢一张纸巾擦眼泪。

    我不管是几天拍的,也无所谓是不是委托创作,但是我想说,电影里讲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偏远乡村。 他们所经历的恰恰就是,早期有好东西,没办法运出去,好不容易学会淘宝有了专门的快递,但那只是出口变化,作为产业的核心技术并不被看到,核心到底是什么啊?村长村委会党支部坐在一起每日抽烟开会挠头的想啊。好朋友他们NGO做的是云南土蜂蜜,那个蜂蜜是苦的,因为吃了山上一种中草药花,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口感不好啊,真的,比普洱咖啡要难太多了。 有没有600万拍到桌子上“我买你”!的事,有啊,但是就是很难啊,就是买了你的蜂蜜,你就变成人家产业链的一小环,混在一堆蜂蜜里,什么土蜂蜜,吃中药长大的蜜蜂,人家不管你的,都是人家的蜂蜜啊。 苦的都变成甜的。

    说白了,电影的核心就是自治还是外治的纠结。外人赚了钱就走了,哪管你这个村子的未来,谭卓演得那个大资本家,简直演到鬼上身啊。 好朋友拍着大腿说,就是那个样子!资本家没有谭卓那么好看,但中心思想都被刻薄的台词全总结了。 朋友看着三个人撕逼,一边哭一边说,这个编剧是谁,他怎么全知道? 我什么也不想说了,看着大家说,都是假的,有燃无魂,你们真去过乡村吗?真了解中国农民吗? 你知道,老村长说:他们真的是失败不起! 到底失败不起的是什么啊? 恐怕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真正了解中国乡村的人,才能看电影的时候大哭出来吧!

    好朋友的NGO 没有把蜂蜜卖给资本家,还走在创立自己蜂蜜品牌的路上。虽然没有获得如电影创造的"美好大结局“,但我知道,他们和电影主人公做了同样的选择,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们自己的土地,让土蜂蜜保留了宝贵的苦味.....

    好朋友的NGO叫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是2014年5月在云南丽江成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组织。 有兴趣了解中国乡村的,请大家一定去那里看看,你就知道,电影到底是不是假的,是投机的,是有燃无魂的了!

     4 ) 都市人的一场浪漫美梦

    接受观影邀请时,以为是一部令人放松一笑的喜剧片,却不曾想看到尾声时,哭掉了一整包面巾纸。

    电影固然是好笑的,哭的原因却与影片本身关系不大。过去几个月,因为一些变故,对家人始终有一种逃避的心理,纵使心理挂念,却抗拒与他们的一切交流。我不给家人打电话,担心又会和他们发生争执;我不敢接家里打来的电话,害怕又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中秋节前我生硬拒绝掉了丈夫想回家看看的想法,两千公里的距离通行起来倒也容易,心理的那道坎却怎么也跨不过去。

    观影过程中,我数次在魏晋北和李绍群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三十出头,一事无成,与父母的关系一塌糊涂,尝试了很多工作,待过很多个城市,而真正可以称之为“家”的那个小地方已经没了朋友同学,没了户籍档案,只留下了日渐老去的父母——我与家乡唯一的记忆纽带。

    不同的人或许可以在《一点就到家》里找到不同的共鸣点。对于我来说,这不是鸡汤励志片,也不是鼓吹年轻人创业的成功学电影,尽管片中没有讲述爱情故事,甚至除了谭卓也没什么有记忆点的女性角色,却依然不失为一部都市人的浪漫轻喜剧。

    是的,它太浪漫了,哪怕是魏晋北站在写字楼的天台上想要跳楼自杀,背景依然是湛蓝如海的晴空。现实世界中,成年人的世界是灰色的,是布满了窟窿的,是需要一直吊着一口气才走得下去的。于是我们转头求助文艺作品,希望有人可以为我们编织一点美好的想象。

    《一点就到家》几乎是现代都市人美满梦境的浓缩,其浪漫元素贯穿始终。这首先体现在选景上。影片大部分情节都在云南黄路村拍摄完成,这里深入大西南腹地,交通闭塞,生态原始,民风淳朴,宛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镜头滑过,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等到夜幕降临,三位主角爬上藤蔓交错的古树,相互倾吐心事,看着漫天星空进入梦乡。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生活久了的城市居民,看到此情此景,很难不心生向往。

    故事主线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三个人生经历和目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机缘巧合凑到一起,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创业故事。魏晋北创业屡战屡败,赔光了最后一点钱后,绝望之中顺水推舟地去了云南。彭秀兵在北京当了十年快递员,攒下了第一桶金,打算回老家黄路村创业。李绍群不愿意继承父辈的衣钵,从普洱茶园中叛逃,孤独地投身于咖啡的世界。三条故事线,清楚明朗,齐头并进,殊途同归。每个人都在付出了努力、承受了挫折之后,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抛开结果,创业的过程也浪漫如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咖啡果从青涩变成赤红,作物的生长变化就是时间的刻度。

    影片中的人物关系也是浪漫至极的,它几乎将现代人最理想的友情关系呈现在大银幕上:彼此之间既是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也是生活中相互扶持的伙伴,纵使中间出现过龃龉和分歧,最后也能解除误会,求同存异,共生共赢。

    如果说友情是影片的明线,那么亲情就是一条暗线,所占篇幅不多,却似乎更能表达影片的精神内核——“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

    彭秀兵的故事线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家”。北漂十年,送出去的快递可以堆成一座山,却依然无法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留下足迹。他身上承载了那些漂泊在外的基层务工者的矛盾,留下还是回去?哪里可以给他一个未来?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大都市的繁华泡沫,回到那个生养他的闭塞村寨,让自己的人生归零。

    李绍群的故事讲的则是人际关系上的“回家”。他生长在世世代代以种茶为生的村落里,对于父辈来说,普洱茶不仅是村民们谋生的手段,更是文化上的“根”。李父对普洱茶的执着,象征着家长的权威。李绍群虽然身体没有离开黄路村,却因为改种咖啡与父亲决裂,成为了精神上的游子。咖啡生意的成功,让村民摆脱了经济困境,也令他取得了父亲的谅解。当父亲喝下他亲手冲泡的咖啡时,李绍群才得以真正回家。

    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在影片中实现的则是精神意义上的“回家”。作为电影的第一主角,除了他多次创业失败,编剧和导演并没有明确给出他的故事背景。他的祖籍是哪里?与父母关系如何?如果不在北京了,是否还有一个可以收容他的场所?这些信息被模糊掉之后,魏晋北的形象反而更能反映出那些只身在大城市打拼的白领的现状: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他在绝望之中随波逐流,去了云南,种起了咖啡,却没想到一次无心插柳的尝试,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有过动摇,最终还是笃定地留在了云南,肤色晒成了当地人那般黑,口音也越来越接近当地方言。当他不再为未来感到迷茫时,他找到了精神上的立足点,完成了精神上的“回家”。

    1893年,中国云南从缅甸引种咖啡到瑞丽,成为了中国最早咖啡产区发展的源头。目前,中国95%的咖啡种植在云南,特别是近30年发展最快。与此同时,茶在中国饮料消费市场的主体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咖啡与茶,似乎在任何一个语境之下,都能碰撞出多重的文化意义。《一点就到家》在情节编排上的高明之处是,让咖啡和茶出现在了同一个时空之中,不需要更多铺排,就激发出了丰富的解读。

    咖啡与普洱茶,是现代与传统,是理想与现实,是创新与保守,是晚辈与父辈,是西方与东方……而电影最终让咖啡与普洱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普洱咖啡”,于各种意义上达成了和解,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浪漫的句号。

     5 ) 如果我现在回老家,除了失业,还能干啥?

    十一不想出门和大家挤,于是就回了农村老家。一回家妈妈就问邻居买了一只鸡、一只鹅以及几十只鸡蛋……促进老家消费,我想这大概是我惟一能为它做的贡献了。

    之所以想到“为老家做贡献”,是因为看了《一点就到家》。家乡的影院也是神奇,哪怕硬件条件提升了,节假日也是闹哄哄的,大家喝着奶茶磕着瓜子假装黑暗里别人就听不见地大声聊着天,氛围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就像《一点就到家》中彭彭演的彭秀兵,回到老家,赶上集,发现家乡父老热热闹闹啥都没变。这也是他回来的原因,城里的快递行业竞争厉害,家乡市场却还是一片空白,他要抢占先机。

    然而他的回家最先遭到了父亲的毒打。我们的父母大约都曾对我们说出过电影中这两句台词:“(去城市)混不好就别回来了”,然后,“混好了就不要回来了”。

    我相信绝大多数从农村去城市的年轻人,都像我一样,与家乡早已疏远,它像一个度假村,一年回来休息两三次已是极限。每次我回来都能看到村里又多了几户大门紧闭的房子,母亲说:“他家孩子考出去留在城里工作,然后结了婚他们就去帮忙带孙子了”,最不济也是“他家在县城买房子了”。所以看到《一点就到家》中宴席上年轻人一个个离去的数字,我心有戚戚焉。然后,彭彭又说了这样一句台词:“城市不是我的家,这里也不是我的家。”我们离家太久,我们注定漂泊。

    每个如我一般漂泊在外的农村青年看《一点就到家》应该都深有感触。哪怕以前没感触的也突然之间就生出感触来:我们能不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看得出电影就是由这个问题生发出来的一道“命题作文”。不过好在张冀的剧本扎实。我在此前刚看过一篇关于云南咖啡豆如今崛起的科普文,说:“咖啡界大神、《世界咖啡地图》作者James Hoffmann的咖啡馆Square Mile在门店豆单上,加入了‘中国味道’的云南豆”“在澳洲举办的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赛上,云南豆拿下了7座银奖。”有了这样的现实背书,《一点就到家》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另外,电影中一些细节也叫我这样生在农村的人感觉亲切。比如彭秀兵起先招募的快递员都是曾经的邮递员、剃头匠……在我们农村,确实是这样的人走乡串户,熟悉人家,能够找到高德也找不到的地方。

    他的网购事业,最先起步是因为帮大妈和孩子买货,在我们农村确实是大妈才是一切资讯八卦的传播者,只有得到了大妈的心,才能得天下。

    后来遭遇集体退货,刘昊然演的城市青年魏晋北说这不合理。村民们说:“我们村的事容不得你这个外人插嘴。”这也是一句农人的口头禅,农村人忙得很,没工夫跟你玩辩论(当然也因为玩不过),于是往往一句绝杀。虽然当初对你热情好客的时候、一起看星星看月亮的时候明明说过:“我们都是一家人”。

    当然,关键时刻,我们农村人也能对彭秀兵、李绍群这样的后生仔说出:“我们不相信咖啡,但我们相信你。”农村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大家做了几十年甚至更久的乡亲,那种信任感是几辈子建立起来的。

    说句实在话,我在看《一点就到家》之前,哪怕有三个我都很喜欢的演员刘昊然、彭昱畅、尹昉坐镇,但我依然对它充满了担心。因为之前看过了太多并不真正了解农村的影人拍的农村电影,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想象和自命清高的煽情,张冀的剧本终于让我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和熟悉的农村生活。

    因为故事扎实,年轻导演许宏宇的发挥就更是锦上添花。

    如果说张冀的剧本像个农村老人那样踏实厚重,那许宏宇的导演风格就是离开农村又回来的年轻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后生无畏,充满了对故乡的爱恨分明。我喜欢他把一个“命题作文”拍得如此轻松。

    喜剧就应该让观众欢笑,至于反映出背后众生的苦痛,那是散了场离开影院之后回味和思考的事情。很多导演喜欢替观众把这一部分也做了,不给观众留余地,还自以为多深刻,反而暴露了爱说教的“爹味”。

    而许宏宇在每一个观众以为他会煽情的时刻,都是点到即止,然后立刻用笑点来收场。比如李绍群起先不同意将种咖啡豆商业化,说:“我种它不是为了挣钱,是因为喜欢。”结果彭秀兵无情拆穿他:“喜欢你种一棵好了,你种七百多棵!”李绍群因为种咖啡豆和种茶叶的父亲关系破裂,有次喝了酒他动情地说:“跟他种茶的时候不懂他,种咖啡了反而懂他了……”,随即又讪讪道,“可能酒喝多了想喝茶了。”还是彭秀兵接了一句:“等一下爸爸(我)帮你泡茶。”凝重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

    很多喜剧前面顺畅的时候都能很搞笑,但到了剧情转折就忍不住煽情起来,《一点就到家》却没有这样。当三个“一起搞事业的好朋友”出现了矛盾,魏晋北气得回了城市,但又放不下心结,去找心理医生,那个老医生跟他说了一句非常鸡汤的名人名言:“人在容易的事和想做的事之间,往往选择容易的事。”眼看电影就要往一个尴尬的方向走去,结果魏晋北感动地问:“这是哪个名人说的?”老医生答:“《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老哥们儿啊!”

    你看,欢乐又回来了!

    特别是电影结尾我觉得非常高级。因为网购的诞生,曾经热闹的农村市集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个老奶奶。奶奶深情回忆了过去的时光,在你以为这电影要抨击什么或者说教什么的时候,接下来三个年轻人问老奶奶买东西却都没有带现金,然后,奶奶笑着拿出了收款码……

    文艺作品反映现实百态,而把思考留给看的人,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就像看完《一点就到家》,我也陷入了和彭秀兵类似的困境,仿佛在外面学了一身的本领,但依旧不知道除了失业还能干啥?依旧会萌生出“城市不是我的家,这里也不是我的家”这样的苦恼。

    倒是我有个城市的朋友一心向往农村,甚至想要去种地。作为小时候还是帮忙种过地的人忍不住提醒他:“你确定?”“种地很辛苦的。”“你知道拔草一直弯着腰有多难受吗?”……

    但看了《一点就到家》后我愿意祝福他。祝福他的热情和彭秀兵一样,能遇上魏晋北的智慧和李绍群的坚毅,也许真能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6 ) 被喜剧梗掩埋的一些本来十分有话可说的东西

    原本准备放在最后面讲,想了想还是提到最前面。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部喜剧片,而我提出的观点就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要求太多了。但我还是保持自己的想法吧,喜剧片也可以有很深刻的话题,喜剧片可以不止要笑点,还可以有泪点,喜剧片不代表着就要三分钟不离一个段子。第一次写影评,有不足还请指出。

    一开始看到这一部《一点就到家》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带着看《哪啊哪啊神去村》乡村向的观影期待的,但我没想到最后的体验远远不及我的期待。乡村文化被几个符号草草带过,矛盾被浮皮潦草地解决……

    影片堆砌得最多的是喜剧梗,其次是每隔一段就必然出现的鸡汤。令我感到有点恼火的还不是喜剧元素以及过多的鸡汤文字的滥用,而是最需要的戏剧冲突被前两者无限淡化以至于影片的推进孱弱无力,变得更像是为了讨好观众而不择手段。

    下面是就我以为的几个本来十分有话可说的地方。

    以李爸为首的老一派种茶群体和彭昱畅刘昊然创业群体之间的矛盾

    在要推广咖啡树的时候,我们的创业群体需要说服至少一半种茶人去改种咖啡树,然而这个问题的源头又指向了村长也就是李绍群的父亲。在影片的塑造之下,李德隆应该是一个坚守传统、内性固执且为人十分刚烈的人,同样在这样一位领袖的带领之下,村子里留下的大部分居民几乎都是以种茶为生的,村子甚至还有一个祭茶的节日。传统旧习俗与现代新事物必然会产生碰撞,但这种碰撞并不是靠彭昱畅的“演讲”和村人的几滴眼泪就可以解决的。

    然而这一段矛盾缺了什么呢?

    第一,反对派的声音

    种茶对于当地人民是一个代代相传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级别的劳作。突然要让这样一个群体去砍掉茶树改种咖啡树,民众的态度转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非常精彩值得一写的地方,砍去茶树就好比要去砍掉这一辈人的根,砍掉他们与祖先的联系。

    农村人相对而言是一个更加对传统有着依赖眷恋的群体,在这之中势必会有守旧派,我始终认为这并不是一滴眼泪就可以转变得过去的。

    我们需要反对派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仅是一种真实,它更是代表着村人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势利派的证据,而这种声音甚至可以是在砍去茶树时的一阵叹息……

    第二,茶叶销售夕阳化带来的影响

    片子其实一直有说茶叶销售变差了,什么人都在说,然而到底了这样一句话还是一个符号,就好像空中阁楼一样虚无缥缈。

    为什么村人的眼泪带来的冲击力不够?因为影片没有把村人因为茶叶销售夕阳化带来的影响具体化,我不知道收入降低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了多少,不知道他们付出的勤劳和收获是多么得不对称,然而这其实才是村人愿意接受彭昱畅的改革的最大动力。

    他们有对更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所谓的传统已经无法支撑他们的向往了,所以他们就算要断去过去也要相信彭昱畅——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网购便利的人——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而不只是一句“我们不相信什么咖啡树,我们相信你”这么简单的事情。

    【短小的更新】关于信仰与否

    看到评论区越来越多的人对笔者所写的“信仰”持有蛮大疑问的。也有人认为这种看法也是一种农村刻板印象。

    其实真的要说笔者有没有亲眼看到什么地方真的把种一种农作物种出信仰,笔者坦然承认,现实里真没有亲眼见过。

    但笔者仍然坚持影片中的种茶群体是保有一种“信仰”,因为影片中有描写到一个“祭茶神”的节日。

    笔者不知道各位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有没有在自己的村子里见到过这种类似的祭一种农作物的神的节日。如果没有,笔者认为觉得这不存在什么信仰不信仰的问题也很正常。

    但如果有,我想说,祭这个动作本身就很有信仰意味,一开始如果没有信仰又为什么要创生出这样一个节日呢?

    此外呢,还想再提一点。云南种茶也确实有蛮久远的历史了,也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有这样的节日。

    还是很主观地臆断一下,茶树这种作物和一般的农田里种的那类一年里种了长好就要割的作物还是很不一样的。个人认为能够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和茶树本身性质也有一定关系。

    以上。

    快递产业造成的集市文化消失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放了一个老奶奶的镜头。

    奶奶说她从小就很喜欢赶集市,集市对她而言是儿时的快乐源泉;但是从快递产业进入村子之后,赶集市的人渐渐少了,而最后消失了,这种快乐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老奶奶说话的时候其实很有感觉,影片唯一一处让我鼻头一酸的地方,然鹅差点要不争气地流眼泪的时候,老奶奶便举起了支付宝二维码……)

    集市是一种文化,其实现在很多大城市小城市小城镇都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类似于这种集会的活动,所以我其实不太相信集市文化可以在这里消失得那么彻底。不过这里就不说合理性的问题了。

    我想说的是,这个镜头是没有头的。

    这条线完全可以在彭昱畅刘昊然第一次进集市的时候加以描写,然而它却像是一个说来就来的工具,在最后记者这么一问,回想起来。全篇的对于集市这一文化的描写本身就是缺失的,于是让它这样出现就变得十分突兀。

    在我的印象中,集市与聚会是大概是农村最为热闹的娱乐方式了。我想假如集市就这么消失了,村子一定会变得冷清许多了,但影片没有提到村人的精神快乐缺失后的状态,而是用老奶奶掏出支付宝二维码来表示她也跟进了时代啊……就这样草率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但我真的很想问……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如此,引出第三个问题

    群像态度与性格的缺失

    在群像态度的处理上影片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群像态度是单一化的,几乎就是主角说什么,群体就做什么。

    其次,是群像的性格。在影片叙事来看,似乎让群体跟进时代是一个十分容易,一举就成的事情,可以没有人掉队。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太理想主义了,整个村人的群体成了三个人创业最为单一的背景色以及最为好用的工具。

    至少放几个村人因为不了解新事物所以造成了种种小意外的镜头吧……


    由于本人是第一次写影评,也是冲着头脑一热写下的东西,里面自然会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尽情指正。

    祝各位国庆快乐。

     短评

    无功无过,但是被吹的有点过了,节奏很快但是快得有点尴尬😓六元怎么感觉演什么都是秦风,就那样吧。

    2分钟前
    • Francesca
    • 较差

    就像高考的高分作文,很会解析命题,并找到一个免俗的突破口。把送快递从送到快递变成送出快递,格局一下就以小博大了。

    5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是那种玩出来的电影,因为整个拍摄过程确实比较仓促,会有不少小遗憾,故事也会太顺了。好在一群年轻人的状态很好,大家玩的都非常尽兴,能在影片中感受到他们更自由的状态。属于比较轻松的一个片子。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许宏宇+陈光荣的组合就这样浪费了,浮夸抛弃了剧本的本质,有想法没能力,不过许的镜头还是可以的。

    11分钟前
    • J
    • 较差

    低配版“中国合伙人”,角色有趣演得也好,看上去很励志但细品后发现成功还是靠“外挂”。没办法,命题作文底子只能这样了,说不好听的就是口号嘹亮、纸上谈兵。但许宏宇是真的厉害,就这么一个故事给拍得有滋有味,用最擅长的剪辑把气氛哄起来、把节奏调的飞快。掩饰故事先天不足,会飞的猪与《喜欢你》里的会说话的河豚简直异曲同工。PS,靠改变种植扭转生活?墨西哥玉米农告诉各位,这条路他们30年前就走过了,您猜最后怎么着?

    1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土气扶贫题材本身不够吸引人是一,节奏零碎是二,演员演技一般是三,图个搞笑看一看就算了。演技:彭昱畅>>>刘昊然、尹昉,刘昊然演技这么久都没进步我也是没想到

    17分钟前
    •  
    • 还行

    彭昱畅与尹昉抢刘昊然最后发现三个人在一起更好的擦边腐故事。摄影与剪辑养眼俏皮,烘得前面新鲜有趣,但从中段成功开始故事就跟特效一样浮,起鸡皮的口号甚至都觉得要为难乡民了。电影非常“讨好”,塑料一样的成功学结合所谓大势,越理想化越功利浮躁。全片能被感动到的地方,还是老婆婆在“回忆”以前的集市,还有失去的丈夫,但情绪马上会被支付宝冲散。

    2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太成功 太纯洁 太正了 一个香港导演乐此不疲地带着团队在内地拍满分高考作文 我觉得金像金马金鸡都不足以评价陈可辛的成就 必须100000个高中校长联名送锦旗才行

    2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前半段真棒,笑料大多都是镜头和剪辑带出来的,这才是喜剧电影的正常水平呀,单是那段恐怖段落就值得称赞。而且这片没有为了歌颂政策而设计一堆工具人,是真的在讲人和家乡。(我爱彭昱畅!

    3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刘昊然,你到底囤了多少电影”看到预告时,在这片子条目下留下了这么句话。当时是欣喜的,谁不想能在银幕上多看到自己墙头的面孔,但在我和我的家乡就意识到没必要。拜托多接点扎实的片子吧,有点挑剧本的眼光吧,扔到老戏骨堆中磨炼去吧,别接男主戏了,多少年了演技想不想提升了。回归正题。很普通的故事,但作为喜剧,笑点却大多拙劣,还有本该用来映射现实的梦境部分,然因5毛特效褪去了升华效果不说,反而显得片子很没有诚意。胜在立意吧,鼓励年轻人回村创业,脱困扶贫,顺带宣传了一波中国云南的咖啡,若是能让观众对咖啡产地和咖啡质量有所改观,不再执着于进口,也算功德一件。

    34分钟前
    • 张猫大
    • 还行

    挺喜欢许宏宇上一部《喜欢你》,但这次的漫画感没打到我,给的节奏太快,台词太满,表演太用力,该慢的地方没慢下来,唯有咖啡和茶的两代人和解、交心算是有亮点且得以停歇之处。尽管不是凭空虚构空中楼阁,但回乡创业和改变农民网购意识还是流于表面了。三位主演的表演都是表面功夫,难以产生共情,最扎实的还是张琪演的爹。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很偷懒敷衍的剧作,哪怕是富N代在创业之路上多少都会遇到些阻碍得去克服吧,结果主角三个农民几乎是想做什么就轻松实现,一切难题迎刃而解。既然没有矛盾那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任何故事可言了。虽然第三幕又让三人来了次类似于《合伙人》的大撕逼,但脆弱的情绪调动(主要也是人物都没立起来)让人感觉这种情节设置也只是在走过场。其实片中提出的某些拷问非常犀利能够戳中每个辛苦打拼奋斗过的人,但是越细想越是心痛,因为成片的质量真的配不上它的壮志。

    41分钟前
    • 还行

    家乡和姜子牙满座,阴差阳错看了这部的点映,彭彭算是整部的亮点,继夺冠之后持续get到彭彭身上的黄渤气质。昊然弟弟油腻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希望是昊然弟弟演出来的!

    44分钟前
    • 许琰稚
    • 还行

    阿里巴巴宣传片 一星给演员 一星给前半部分

    45分钟前
    • Roseandcrown
    • 较差

    很规整,没惊喜也不算差,笑点和高光基本都被彭昱畅承包,漫画和特效的呈现方式我实在get不到。

    46分钟前
    • Martina
    • 还行

    看完点映,一个感觉:指不定这就是国庆档黑马。青春,热血。导演这次放的很开,杂糅了青春、喜剧、惊悚等多种类型,配方独特,既轻松愉快,又回味无穷!尤其那句“我们常常在正确的事与容易的事情之间做选择。”更让人印象深刻!大城市固然有很多便利,可家乡广阔天地同样大有作为,在这一主线之下,三位年轻人的励志故事也颇有时代气息,以及各有特色的三位主演:彭昱畅的积极乐观与初心不变;刘昊然的梦想破灭与重燃;尹昉的执拗与坚持。于此同时,英文名coffee or tea还展现了变革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父辈与当代青年两代人之间的碰撞与和解。

    4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陈可辛监制,彭昱畅主演,所以应该叫《中国合伙人之向往的生活》。本质上是一部成人童话,一部鸡血式的励志片。优点在于节奏好,轻快,招人喜欢。但对照现实看,太假了。有人说,假不怕,电影不就是造梦的吗?电影造梦不假,但它造梦的方式又是很现实的。说白了,是用可能的方式完成了不可能的梦。听起来有点不可能哈,但你细看那些好的造梦电影,都是这样的。回到这部电影来,最大问题就是全片没有危机。这个梦从头到尾没有遭遇真正破灭的危险。是选择600万卖掉,还是选择继续自己干,这也算危机吗?这是在两个都不错的选择里,撒娇式地挣扎。而刘昊然回到北京,自己幡然醒悟又回云南的过程,也十分草率。总之就是成功太容易,困难太少,逃避了很多现实问题。这样当然看着爽,但爽只是爽,不是好。

    52分钟前
    • 子戈
    • 还行

    虽然最后一帮返乡快递员自报家门让我有一丢丢感动,但瞬间魂穿《八佰》的撞梗还是让我立刻清醒过来!#彭昱畅真的很适合演外表嘻嘻哈哈,但内心还要藏事的角色,是不错的#

    53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D / 剪辑思路依然超群,包括局部的灵巧碎片编织,也包括有些重要情节点的时序转换。但是,按照高配版《我和我的家乡》(除了宁浩)的模式确实注定拍不好这个题材。《喜欢你》还是在相对裁剪了较多社会语境的前提下专注于二人情感的刻画,由此不疾不徐地引出阶级与品味区隔的暧昧关系。但《一点》则不得不过快过急地涉足更多复杂得多的经济发展甚至地缘政治论题,一个个抛出却又只能全数塞回那个欣欣然的框架中。或者换个角度看,在明快清新的气氛之下,它展现出了比《夺冠》高超得多的意识形态和稀泥技能(狗头)。然而到头来,依然只有那句“在北京你留不下一个脚印”显得格外真实。

    5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看完只想说导演许宏宇未来太可期了,对类型的糅合、叙事的节奏感、喜剧的创新意识,秒杀多数国产导演。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回家为主题的命题作文下,能达到这个完成度,真的是超出预期。电影里最打动我的一句台词,“我们常常在正确的事与容易的事情之间做选择。 ”。PS: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过分放大结尾的正能量或主旋律,懂的人都懂,反而更应该鼓励导演在有限条件下的创新意识。真的太爱导演的节奏感了。

    59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