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乱世书香

    乱世书香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中国大陆2015

    主演:吴秀波  陶虹  姜武  咏梅  张鲁一  谢园  张嘉益  陈丽娜  邹俊百   

    导演:杨磊  李伟   

    猜你喜欢

    • 更新第51集

      战神2014

    • 全40集

      无所畏惧

    • 更新第40集

      STB超级教师

    • 完结

      长歌行

    • 全32集

      冰雨火

    • 48集全

      烈火军校

    • 完结

      我们都要好好的

    • 全32集

      要久久爱

     剧照

    乱世书香 剧照 NO.1乱世书香 剧照 NO.2乱世书香 剧照 NO.3乱世书香 剧照 NO.4乱世书香 剧照 NO.5乱世书香 剧照 NO.6乱世书香 剧照 NO.16乱世书香 剧照 NO.17乱世书香 剧照 NO.18乱世书香 剧照 NO.19乱世书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徐简博(张嘉译 饰)膝下有一儿一女和一名收养的义子,分别为徐书成(张鲁一 饰)、徐舒容(咏梅 饰)和陆书白(吴秀波 饰)。徐书成远赴重洋深造,于十五年后学成归来,同徐书成在北平重逢。时值新文化运动的鼎盛时期,两位热血男儿亦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   陆书白和徐舒容很早之前就订下了婚约,徐舒容亦对陆书白一往情深。谁知,一位名叫钮兰(陶虹 饰)的女子出现在陆书白的身边,钮兰个性活泼开朗,思想开放新潮,在她的身上,陆书白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陆书白并不知道的是,在他抛下家庭追随钮兰前往北京之时,徐舒容的腹中已经怀上了他的骨肉。

     长篇影评

     1 ) 乱世书生

    很久没有写东西,我也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就算再离奇精采的故事到了我的嘴里也变的索然无味,但是今天我还是想讲一下我对这部剧的看法。
            和红色一样,这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而且比红色的节奏更慢,和红色不同,里面有些人物并不讨喜,我就讲一下我对几个有争议的人物的一些看法。
            钮兰,很多人十分厌恶这个角色恨不得早点让她狗带,在我看来中国当时开放不久,很多人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觉得外面的一切新鲜美好,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包括年轻的我们,谁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做了错事还梗着脖子觉得自己特别有道理,书白和钮兰在我眼里是般配的,他们有相同的思想和一样的观点这和有没有留过洋没有关系,她和书白都是有着一腔热血想为国家做些什么,无论是游行还是后来成为地下党,为什么讨厌呢?我们应该能看到他们身上我们年轻时任性妄为的影子。钮兰为了救书白,用枪指着军阀头目,那份决绝和用生命爱一个人也让我动容。
            陆书白,在我看来书白想离开徐门没什么不对,和钮兰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对,唯一的错事就是在书容一再询问是不是不想结婚时的不敢说明,也许是不想伤害这个青梅竹马的姐姐,然而却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其实书白一直都被书成和书容羡慕着,羡慕他的率性而为,羡慕他的洒脱因为徐门的牵绊他们都做不到书白那么决绝,想必大家和我一样对书白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燕大关于门客国士的那段演讲,“义父若只以寻常人待我,我只需以寻常人之道回报,只许一门亲,遍回一门亲,但我义父视我为徐门中人,我若回报我义父当以国士之道报之。”想必徐简博听到这句话应该欣慰,书白明白了他的心意。书成问他书容和钮兰哪个对他更重要?他说,都重要也都不重要。书成又问,那什么对你最重要?他说,走!没错一心向往远方的人,是什么也拦不住他的。“我为什么来京城?不是因为京城有风花雪月,也不是因为京城有燕大,是因为如果我到了京城,我就能离这些人近一些,很近!这样我就离这个国家近一些,离这个时代近一些。”这是书白遇到一位国士英勇就义后给他的感受,书容的心在君子堂,能和他并肩的只能是钮兰。
             徐书容,一个坚强的女人,书成对她的评价是,拥有化解一切怨气的胸怀。在哥哥与丈夫都靠不住的时候,以自己的力量苦苦支撑君子堂,徐门越来越败落,她绞尽脑汁也无力回天,但是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女人的坚强感到敬佩,没有怨言,没有任性和无理取闹,只是在困难来临时默默的寻找解决的办法,大家都觉得书白辜负了她的一生,但在我看来,她羡慕书白的自由多于对他的爱慕,不过还好,最后她和方长青在一起了最终得到了幸福。
            徐书成,我最喜欢的角色,当然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张鲁一的台词功底真的是让人惊艳,徐兵的剧本文化底蕴深厚,他表演大段台词给人感觉是一种享受。言归正传,书成是个天真的知识分子,骨子里也是老派守旧,想必钮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无法对他产生好感。书成给我一开始的印象是一个留洋多年却依旧迂腐的人,而且过于天真,他口口声声说书白不懂得时局,其实不懂的人是他。心心念念想着用爱和诗来让这个世界改变,天真的认为,如果世界充满爱就会变的如梦境一般美好。自认为做了官就能保护自己的学生,哪怕是微薄的力量。他认为,书白只要走个过场就可以让燕大复课,放学生不受到威胁。然而事实一再对他打击让他无力反抗后来自暴自弃。徐书成一开始对钮兰无时无刻的表白,中二的台词看的我尴尬症都快犯了,但是后来却让我爱上了这个角色甚至夺走了男主的光环。书成为了阻止学生游行,被骂是北洋的走狗,心中定是无比苦涩,但是他说,我今天就要做一条狗,就算是成为这样的狗我也要保住你们的命!看到警察殴打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学生。这一幕和在办公室里看热闹的老师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让我对他真正改观的是他的一句话“我不要骨气,我不要一群有骨气的烈士,我要一群活生生的学生,我要我的学生具备了知识,完善了人格之后出去再面对枪口或者他们自己握起枪来!”41集书成终于释放了自己,任性了一次,然而这种任性是用生命换来的,但是就算是任性也是善良的,为了让青娘活着说了违心的话,但是青娘并未如他所愿,香消玉殒。想必书成的最后一课很多人印象深刻,“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盛唐,高车驷马,大道奔行。李、杜旁若无人,壮阔空前。中唐,大历十才子在园亭中休息,韩、孟、贾在山路上崎岖,元和诸君信步平原。晚唐,小令和词曲,离开陆地舟行水路,平,缓,轻,舒......听不懂吧,那中华的文化一点都没学会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绝对的听觉享受,也是对自以为中国通的侵略者实力嘲讽,也让很多讨厌这个角色的人为他潸然泪下。以悲壮的姿态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人风骨。
            然后说说书成的两个女人。
            第一个宝姑,一个不懂情趣,胡作风闹但是十分执着的女人。这个女人很傻,傻到让人觉得她真的配不上书成,但是书成当众休书于她,她只是哭着没说话,轻轻吻了一下自己爱着多年的男人回到方家,偷出兄嫂的手枪打算亲手杀了这个男人,但是最后她依然不忍心下手,为书成挡了一枪。不过她还是值得的,最起码在她看到书成拼劲全身力气握紧她的手时,她觉得此生无憾了。
            第二个青娘,很多人觉得这个角色过于突兀,说这人不是跟导演有亲戚关系就是有亲戚关系。可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出现的真好,他是编剧给书成的礼物,是他悲惨暗淡的一生中的一朵盛开的雏菊,清新美好。虽然她不懂什么诗书,也没什么进步思想,可是她有女人的温柔,因为境遇也很理解书成,虽然没有和书成一见倾心,但也是互有好感视对方为自己的知己。所以他对于书成来说就像一股清流温润了书成干涸的心。
            最后说说这部剧,整部剧的台词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感受到文人的风骨,无论中学西学,他们给这个年代的添加了美丽的色彩。我们在接受新的事物时不可摒弃旧的东西,就像我们当初不理解为何要背诗词,以后根本也没什么用,但是如果有一个场景触动了你,是不是突然觉得古人用几个字可以把美妙的景象表达的如此曼妙是件奇妙的事。

     2 ) 乱世出英雄,书香有风骨

    从第1秒开始,就中意了这部剧。

    考究的台词,揉进古色古香的画面,再配上这几位心水的演员那波澜不惊的演技,看得我心潮澎湃。

    前四集虽已至乱世,但英雄尚未登台,只是故事的引子,所以评论未必代表以后的角色,因为我已预感到如此厚重的电视剧,角色肯定会有所成长的。看了第一集就能猜到整个故事始末的,是大头娘娘和璀璨人生一类的。

    单说前几集。

    关于演技,没什么好说的了,都是风风雨雨历练出来的。

    张嘉译梗着脖子,直斥科举制度不应废时,献上膝盖的心都有了。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读书人的倔强、风骨,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忠,风范十足。

    书容的书香小姐风范,她从小在教育中被熏陶出来的典雅和隐忍,用姜武的话来说,“五代翰林的底子,下楼梯都透着雅气。”哥哥终于回来,她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撕心裂肺,只是在一转身的时候眼含泪花,而又化为笑容。这一哭一笑间,是书容一个人抗下易水徐门重担的苦,是父死兄离的痛,是婚姻无成的委屈,也是兄妹重逢的喜悦。那一下子,心都软了。

    真正好的演技,是去掉浮夸后的收敛。不禁想起超先森的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噗哈哈,只是这一个镜头就怒甩你100个马路牙子。

    姜武吊耳郎当,又傻傻爱着书容的模样,太可爱了。当书容跟他说,“跟你斯文啊,怕你听不懂。”他先是傻笑,随即有些不开心,紧接着佯怒,真真是眼睛里全是戏哇。

    吴秀波蜀黍和小龙女就不多说了,只是波叔就算刮净了胡子,仍旧一副历尽沧桑的中年大叔模样,每次他喊爹时,我都替他脸红。小龙女也是岁月不饶人了啊,眨巴着双眼装机灵无辜时,多多少少有些违和感。嗯,这两句是鸡蛋里挑骨头,请自动忽略。

    有了演技撑场,加上台词没过水,看起来自然就心悦诚服了。

    徐老爷作为翰林,口中是家国社稷,说话也是引经据典,“缓图之,为天下学子寻一条安身立命之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纽兰是新青年,说话干脆利落,常使用新词汇“你这是干涉我的言论自由”,“那是封建思想”“老学究”。而书成是个外新里旧的人,满嘴是酸腐文人的味儿,不喜欢,也不举例了。

    什么人就该说什么话。很多人说,看红楼梦,就算把旁边的人物都隐掉,单凭那些话,就能猜到是谁说的。

    至于人物嘛,性格在前四集中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

    书白,一个有担当的叛逆青年。徐老爷给他安排婚事时,他就不太乐意。在以后的人生中,又读了些新青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心中对新文化充满了向往。奈何,他生长的环境却又是最固守传统的,像一个拼命想从泥淖中挣脱出来的人,还好,纽兰拉了他一把。

    他不爱书容,一直拖延着婚期。而新时代女青年纽兰就是他在茫然无措中看到的光亮。反正你们要在一起的,就把书容给姜武吧。

    书容,目前为止最心疼的人。她是个被绑架的人,家学渊源绑住了她的手脚,让她举止之间规矩小心,不像纽兰的大大咧咧。礼教道德绑住了她的嘴巴,书容从小就爱书白,只不过从来不说出口,表面上她结婚靠的是父亲的婚约,实际上她心里早就兜着那个人了。责任道义绑住了她的心,书成爱西学,就留学日本;书白爱自由,就离家出走。她不爱吗?她也爱啊,她说:谁不想出去逛逛。只是,父亲去后,她必须成长为徐家的顶梁柱,把自己武装起来。

    书成回来后,她不忍相见,一转身,便是满眼泪花和微颤的嘴唇。她只是个小女孩啊,多年来咽下了多少泪水,只有在哥哥面前,才克制地流露了一下。真恨不得把这姑娘搂紧怀里,哄她宠她。

    小龙女,新派女青年,洒脱率性,一切封建礼教就是个屁。挽胳膊怎么了,又不会怀孕。还没到故事正轨,目前这姑娘比较简单。

    书成,表面是留学日本的海归,受过新思想的新时代青年,白白净净,西装衬衫,戴着丝边眼镜,一顶歪礼帽,手拎着拐杖,为什么我就想到了徐志摩呢?书成骨子里是最封建的人,说话文绉绉的,真想一巴掌呼过去,让他好好说话。喜欢人家吧,又不敢行动,扭扭捏捏,典型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实生活中,估计是天天被欺负的书呆子那一款。

    毕竟真正的故事还没开始,我先占个位。

     3 ) 乱世人心稳

      这里是君子堂,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众多塾馆中的一座。这里出过翰林鸿儒,出过饱学国士,出过血性书生,也出过忠勇烈士,它不屈不挠的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终于,在饱经风霜、几经沉浮之后,迎来了它的重生。
      这里的翰林鸿儒、饱学国士是徐简博,易水徐门第四代掌门,科举被废,他明知进殿谏言的后果,依然跪地不起,用生命为当时不知所趋的书生群体敲醒了一记警钟。他选择的方式为他传奇的一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
      血性书生是陆书白,徐门几代大儒,只出了他一人,离经叛道。人民需要教育,需要知识,但是他说“能安下心教书的日子还没有到,我们眼前的路只有用血肉踏平。”然后他便真的用血肉为后人铺平了道路。
      忠勇烈士是徐书成,他懦弱、胆怯,他于官场沉浮,于书海沉沦,不知所从,返乡也无力撑起当年的君子堂。他勇敢、果敢,他留学十载,是燕大教授,是国会议员,他为末代皇帝挡过枪,为抗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绝情、淡漠,多种性格在他身上交织,一个独一无二的徐书成。他倾其一生也未得到自己的爱人,却也未曾向寂寞妥协。他死在君子堂上,死在自己的信仰里。他曾在最无助的时候羡慕父亲选择的死亡,羡慕父亲获得的生前身后名,他最终也选择了这种方式,只是不为圆自己的梦,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了捍卫我们浩瀚的文化。
      

     4 ) 悲情往往比皆大欢喜更能打动人 ——评《乱世书香》徐书成


    读书万卷,终究百无一用,
    学成归来,空余报国之情。
           剧中的徐书成是一个悲情人物。若生在治世,他可能会一心一意做学问,谈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当个教书育人的先生。无奈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回看他的一生,是大写的失败二字。年少时科举废,父亲谏死在京城,半生留洋,归来时情场失意,心爱之人成了弟妹;仕途上形同傀儡,不愿同流合污屡遭排挤。憋屈吗?自己亲手将弟弟推向牢狱之灾,散尽家财也没能救出他(反倒是钮兰近乎暴力的手段救了他一命)悲哀吗?灰头土脸回乡,家,中道衰落,国,支离破碎。满腔悲愤无处释放,连婚姻也做不了主……只得成日买醉,苟且偷生。窝囊吗?


           “人生在世,幼年以为什么都不懂,读了书以后,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入了世,又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直到了晚年,才发现这一切,原来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懂。”书成舅舅对小天儿说的这番话,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啊,很多事他确实不懂。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言无信,行无道;不懂为什么位居高位的人尸位素餐、贪婪成风腐败成群;不懂这荒唐的世界存在着怎样一种“规则”;更不懂怀着崇高理想的自己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罢了,就当大梦一场,不是还有他陆书白嘛。

            世间安得两全法?向往自由就要承受漂泊之苦,偏安一隅就要就要经历约束之痛。

            陆书白像鸟,香木镇、徐门是他放在心底的家、是归处,也是牢笼,他注定要远走高飞,徐书容留不住他,也没有人能留住。他同样有着崇高理想,最终能为国捐躯,求仁得仁。
            徐书成像风筝,他也一直觉得自己是风筝,不由己的命运是那根扯着他的线。风筝没有线是飞不起来的,线断了,也就是风筝落地的时候了。他知道,所以最后由他自己剪断了线,完成了一场华丽的坠落,算是他这悲剧的一生中最快意的诀别。

    【酒壶、钢笔、玉牌】浅谈剧中物的置换
            剧中(除片仔癀外)出境最多、贯穿始终的道具便是徐简博留下的三样物件:酒壶→陆书白,钢笔→徐书容,玉牌→徐书成,冥冥之中这三样物件完成了一次置换:徐书成→酒壶,陆书白→钢笔,徐书容→玉牌。
    【酒壶】徐简博觉得陆书白最像自己,象征文人烈性的贴身酒壶给了他。到了书成手里成了逃避现实买醉的工具,所幸最终回归烈性,因为酒总有一天是要醒的。
    【钢笔】学问的象征,经由书荣之手给了书白,沾过军阀的血,当过杀人工具,泥泞的道路上帮他行走过,它是书白蜕变的见证者,也是文人的武器,不知最后引爆炸药的是不是那一只?
    【前朝玉牌】御赐上书房行走,是荣耀,也是传承。乱世之中,它成了救命的钱财,几番周折回到书荣手中。虽为传世的无价之宝,到头来也不过是身外之物。

            最后,以北宋大儒张载那一语道尽天下读书人至高理想的横渠四句作为结束语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剧中的读书人,无一不是在以此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
    P.S.休书那段好想为书容高唱奶茶的《成全》

     5 ) 文人

    这剧的前六集我都想打五星。张嘉译演绎的热血翰林,以天下为己任,却憋屈地在死谏之前跪求太监而死。尤其是各人的台词,画面中的文人风骨,新旧派的思想交锋。

    徐书成:一个远渡留洋的软弱孩子,因为科举被废不知所措,十年后,学成归来,已成一个洋人。洋装洋文洋思想,向往风花雪月,享受“爱慕你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与你无关”。就像一个瘦弱的人向往强壮的肌肉,想要110米跨栏,结果将蛋白粉奉为至宝。本末倒置,无端夸大,但是很可爱。

    陆书白:一个从小就非常有主见的管家孩子,被翰林收为义子,许配女儿,入赘徐门,委以重任。思想激变的时代中,在乡下(香木镇)当故学的私塾先生,内心却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不已。阅《新青年》,想再去京城。不愿被困在笼中,又受厚恩于徐家,在结婚与不结之间摇摆不定,最后还是结了。结后却第二天一早就抛弃妻子,跟着一个女人进了京城。

    徐书容:小时就勇敢果断,有担当。聪慧。心里也喜欢着书白(可能非男女之爱),但有父亲定亲,媒妁之言,女子的三从四德,加之传承徐门的责任,希望结婚,最后也结了婚。丈夫逃走之后,隐忍地等待,操持着家务。古代温婉女子的代表。
    ----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她和刀爷的相处,知书达理小姐对忠犬混混头,她也不会端着。姜武一昂头摇他的中分刘海我就要哈哈哈哈哈哈哈

    钮兰:受西学熏陶长大的女孩,有识时务翰林父亲与军阀哥哥的宠爱,无忧无虑无法无天地长大。纯洁率真,果敢自信。抱着拯救深陷封建婚姻的圣母心,力求把陆书白卷走,最后也成功。笑容明亮,美丽得就像“雪山上的一朵雪莲”。
    ------她和书城的互动真是乐死了。“你看这月光这么美” “我累了” “好,那我们明日赏日光”


    但是后面真他娘的憋屈!!!

    书白在外面见识了新世界,要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爱上了新派的代表-- 学生钮兰,也不管在家的妻子,不写回信也不发休书(我知道休书在当时的时代,会让女子蒙羞。但新婚就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就不蒙羞了?蒙羞得少了点?)
    开始就每日买醉,卖嘴期过后捅破了窗户纸爱上了钮兰,就开始妹子眉头深锁,问一句话要琢磨个一分钟,还回个不知道。磨磨唧唧的,根本就不是小时候徐简博看到的行事果断。
    钮兰勇敢地表了白,又给书成发了好人卡,追求她的事业和幸福去了。
    书城以酒买醉,课堂上书白又初露锋芒,爱人又被横刀夺了去,找了个自己最看不惯的人来喝醉酒。 想出个仕,被坑到当个佥事,还被拉去观摩枪杀学生。和弟弟摊牌,也是那一套。我们家对你有恩,你怎么干得出!!!

    书容在家等丈夫回来,心情从“看够了就会回家的” “外面的人都在闲言碎语” “我要去京城看看” “父亲你去吧” “我得去看看” “还是不去了” “什么方长青要娶我?这太欺负人了” “什么他在京城和狐狸精一块”“我一定要去京城看看”
    方长青喜欢她,她定了亲,方长青和刀家定了亲,她替方长青答应了他的婚事。这他娘的都是什么鬼?(大帅脸)
    最恶心的就是陆伯这个人物了。早期忠心耿耿(疑似过了头),动不动就是“我生是陆家的人,死是陆家的鬼”,中期知道定了亲,马上能变老爷喜不自胜,后期变身老爷,倚老卖老。跪下来阻了书容去京城,自己去了,被儿子一通话就说服了,还要把明明给书城书白两人的一百块大洋单给自己儿子在京城置办房子,看出儿子有了喜欢的苗头,立马告诉儿子可以考虑纳 个二房。“你老婆既然允许你不归家,当然也能允许你纳妾” 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一连串的悲剧加闹剧实在是让我看得了无兴趣。百度百科,居然是反对游行的书成回老家,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书白和大兰子流亡海外,书容还给他生了个孩子(???),居然叫徐天!!!

    我知道这是时代造就了形形色色的这些人物。有封建思想,奴仆制度。有舍身救国,心怀大义。有新老派的交锋,有新老婚姻或爱情的挣扎。但是,可能我看不了悲剧吧。受不了这翻来覆去,摇摆不定,磨磨蹭蹭。

    大丈夫当断则断,率性而为。

    ----------------
    学知识学思想,电视剧并不是个好方式。

     6 ) 虽然只看了前三集,但是感觉那些台词…装扮…白瞎了卡司

    如标题,虽然只看了前三集,冲着豆瓣8.7的评分去的…感觉…深深地感觉…这什么鬼呀!被坑了!!!
    且不说让一个个40+的大卡司戴个假头套,穿着民国服装学生,装书生。就说钮兰在第二集和第三集一口一个你爱他吗,你爱她吗,我就受不了了😱 陶姐姐的台词三句不离爱爱爱的…编剧您是多缺爱呀???民国时代,正值中国动荡之时,从皇亲国戚,到达官贵人,再到平常百姓,明天都不知道是谁的天下,还天天一见面就问你爱她吗?还有在开放,也有男女授受不亲之说,一见面就要挽人家胳膊???竟然接着编出什么如一股清风…清风你妹呀…什么台词…什么设定…什么鬼呀…大小姐就更是一脸圣母…
    还有一点…能不能学学隔壁韩剧,大卡司…在怎么化妆,也想不出18,9的青春水灵样,捧捧新人,让适合年龄的演员演适合年龄的戏。也多给新人机会。

     7 ) 瑕不掩瑜,立意高远

    我眼里的这部剧,分裂成了三个。一个是本该有的故事,一个是注水的故事,一个是被人瞎编胡造的故事。但我依然喜欢着第一个故事。关于这个剧的构架,实在是不想再说什么。分析只到42集为止,下面的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难免多处算是主观臆断。只不过难得看到一个用了心血的,难免想留下些什么。有感于这个剧中有情的时代悲剧故事,和那个悲剧时代里那些充满韧性,坚强和勇敢的人。这就当是一篇毫无深度,以偏概全的阅读理解吧。

    -------------------------------------------------------

    乱世书香的开篇,是面临科举被废的现状,徐简博决定赴京死谏。临行前,他在纽府用一番慷慨陈词昭示了时代巨变的来临:三千年故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旧有制度从此刻起走向土崩瓦解。徐简博知道,改朝换代动摇不了国本,但废了科举,就意味着三千年来无数学子用心力堆砌起来的规则宝塔即将倒塌。这宝塔中,有秩序、信仰、乃至有由此而来的全部“道德”。

    时代的巨幕轰然落下,留下的是还未回过神来的民众,和理应引领时代却变得无比迷茫的读书人。此时此刻,海外列强虎视眈眈,国家积贫积弱,沉疴遍地,国人一腔热血,却是报国无门。从此以后,国学的影响力将在这片大地上飞速衰弱,与之相随的美好道德传统,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道理也都将被视作腐朽老旧,一并扫到角落中。只有激烈的情绪和智慧的火花在这乱世中相互碰撞。毕竟圣贤死了,什么都要重新界定。

    于是,落在那一代读书人身上的沉重话题,时至今日也未必说得清道得明。

    一、道德的枷锁和文人的坟墓

    成年陆书白出场时,唯唯诺诺,不清不楚,没多少烟火气,与童年时期的他形成了让人心惊的鲜明反差。

    这个人物是复杂的,他的全部所思所想,都被强压在心底,捂得严实。陆书白是一个被旧秩序阴影遮蔽了锋芒的人。面对数千年的文化大山,他无力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在仍旧日复一日过着麻木生活而无知无觉的亲人面前。他困囿在可怖的窒息中,渴望着挣脱,却无从开口,因为他不是“道德”的胜利者。

    他不愿意和这旧有的一切结合,成为这封建秩序里新的齿轮,而牺牲了他自己的灵魂和思想。毕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旧的秩序在香木镇依然如常运转,义父的遗愿、徐门的兴荣、书容与他的封建婚姻,这些腐朽的东西都与恩义、责任乃至情感捆绑在一起。千年砌出来的坟墓,石头缝里伸出道德和情义的锁链,生生绊住了陆书白。让他不能割舍却又想要离去。

    结婚前,陆书白对书蓉说,姐,我还没长大吧。他渴望从书容嘴里听到推迟婚姻的答案。然而书容却说,成了亲,你就长大了。一直垂着眼不敢看人,犹豫迟疑的陆书白第一次用带着震惊的目光看向徐书容。

    陆书白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异化的怪物,和徐家的高宅大院渐渐融合。一个他最亲近的人被一种强大的秩序力量活生生吞没。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关心的都只是规则衍生而出的“道理”,徐书容的灵魂和她的思想却无人在乎,包括她自身。只有陆书白在恐惧着,自己就快要成为下一个被吞没的人。

    新文化思潮来了,麻木的灵魂被旧秩序外的声音惊醒,牢笼却依然还是牢笼。因为“正确”的天平,始终向旧秩序倾斜着,强有力的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缺乏离开的勇气。离开就意味着自己将会成为一个罪人。他将伤害他的家人,背叛义父对他的深厚恩情,并造成一切道德所不允许。陆书白被一重重责任和道理压得他无法喘息。只能在喜宴上用一杯杯烈酒,让自己的思想进入麻痹的状态。

    而这时,纽兰出现了。

    关于纽兰,在最初出场时,在学堂中一段与徐书成意味深长的对话,对于解读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徐书成说,国人最缺的是罗曼蒂克的诗意。纽兰说,不是,国人最缺的是认知是非和直面是非的勇气。这是他们二人最本质的区别。也是解读纽兰性格的关键——她将文化变革与是非对错捆绑在一起。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爱国的情怀和热血,与新文化思潮紧密相系。当海外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人们发现比武力更具锋芒的,是他们带来的思想。悬殊的科学差距,让西方学术似乎有了天然的优势。在某个时期,甚至让故学到了即将“亡种”,华夏文明即将断层的地步。民主科学的西方新秩序论,成为摧毁旧秩序统治根基的武器。而尊崇人性解放,自由开明的新思潮,成为了冲击圣贤道德论的力量。孔儒走下神坛,被封建秩序捆绑得积贫积弱的世界,由一群激进分子用最彻底的方式打破牢笼,让这片大地重新洗牌,从头开始的。但文明与秩序不同,前者的余波仍持续在这片大地上震荡。

    历史选择了在这一时期将中西思想,分裂成了旧新派系。正如陆书白所言,被政统捆绑的新学与故学之争,在乱世中你死我活。到今天我们大谈民主科学,也大谈华夏文化,文明走向更理性的融合。但时代需要做出其必然的选择,来进一步推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同样为激进付出了沉重代价:毁灭了圣贤道德的神话,民众也就失去了过去的信仰,而以此被规范的道德准则,也再无权威束缚。

    然而,对当时的众学子而言,他们的是非观念却被时代局限。他们中一部分人,视三千年故学为一无是处,一切旧有都是糟粕,活在旧秩序之中是错误的,是不道德。故学思想是磨灭人性,让人愚昧麻木的根源。由此而来的部分新派之人,全然走向了解放个性,解放自我的另一极端,甚至走向了非正即反的时代悲剧之中。

    纽兰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她是彻底抛弃了旧时代痕迹的新派学子。礼教、谦让以及传统道德规范在她身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她完全依凭个人情感行事,对生活时刻报以全部热情,因而张扬热烈。她对社会肆意挥洒着她个人的爱憎,活得绝对自我的人,直指本心。勇于冲破一切礼教束缚。当然,她对人与事也确然拥着敏锐的洞察力。

    但同时,她和当时众多学子一样,对旧有的制度和陈腐的教条,充满居高临下的蔑视。认为旧有一切与开创新社会存在天然的敌对关系。并主张遵循旧制的人,就是毫无是非判断力,或没有勇气去面对是非的代表。那些人活在一种错误的状态中,需要外人去敲醒他们,拯救他们。

    当她遇到被困在封建秩序中渴望解脱而不得的陆书白时,两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一个想要走,一个想要见“义”勇为,陆书白的出走成为了必然。

    接下来,却是这部剧最拧巴的部分。在陆书白故事线中,除他本人外,所有角色的台词都在刻意强化他结婚次日抛妻背德另结新欢的形象,扭曲他真正的行为目的。而陆书白处的旁白和他自身的言语,又成为他第二层的保护色,让他的形象更加模糊费解。

    陆书白出走,其实是个与纽兰无关的话题。如果在今天,他的问题会有更具现代性的演绎:有一对夫妻,男方某日对妻子说,这里消息闭塞,阻止我远大抱负,我想去北京看看,看清楚了我就回来和你好好过日子。妻子说,等你看清楚,为了实现你的报复,你就不会想回来了。男方随后说,我会回来的,不然我道德上良心上都说不过去。女方说,那意味着,现在的生活只是你的责任和负担。

    徐书容和陆书白之间,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故事。而当这个问题,被装入了乱世的历史框架之中,似乎就有了更具正当性的理由。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择一,都是对另一个责任的背叛。孰轻孰重,如何抉择。当然,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必须做出选择的陆书白,永远都无法成为道德上的胜利者。

    在陆书白回香木镇,与徐书蓉大谈徐门是三千年封建缩影,是必须打破的旧秩序,给人民以自由时。徐书容回答说,徐门就我一个人,哪里来的封建?专制倒是有了,男人想留就留,想走就走,而女人只能守在这里的专制。陆书白沉默了片刻,说,你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徐书容看似抱怨的话,同时也是一句尖锐的反驳。陆书白在渴望打破封建的同时,自身却又是封建专制的既得利者,更是又一人受到道德伤害的直接证明。徐书容的眼里,旧秩序对陆书白的束缚及迫害是微乎其微的,又何来打破它的动力和正当性。

    但陆书白所指,不是秩序,而是思想。是与旧秩序相互依存的,父母之命,先人教诲,君臣父子,这些先贤留下的道德规范,甚至行为模板。但这显然又是一个不能细谈的话题。

    其实,在信念和道德两难的境地中,陆书白这个完全接受中式教育成长的青年,也曾数次挣扎,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自我安慰式的解释:离开徐门,是选择去北漂的丈夫走得太冲动,没和家里打招呼,被周围人以为和第三者一起抛妻离业,是误会了。不想回家,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等我想清楚,我终归要回去的。不写休书,是因为写下休书才是对书容的彻底背叛,对徐门的背叛。而最终写下休书,是因为现在如果不写休书,就会连累他最亲的人。

    然而事实却是,他一步步离开了徐门,一步步在挣扎中,由他的心给自己做出了回答。从此再不回头。

    他渴望自由,渴望给这片山河以自由,已胜过其他一切。

    毕竟徐简博深恩厚意的栽培,他愿以国士之情相报。国士当志在山河社稷,何况满腔热血又怎堪埋没于香木镇中。若是安居一隅,苟且偷安,那么这具无用之身怕是也对不起徐翰林的青眼相待。人有此念,何谈情爱。

    对自由秩序的信仰,对灵魂解放的渴望,这种愿望必是遵从人性本质而合理正当。封建秩序带来的封闭性也是客观存在。乱世之中,终究有要做的事,终究有要革之命。大丈夫志在四方,总要追风掣电,振翅高飞去的。

    这样一个志向远大之人,学于故学,教于故学,最终却为推翻以故学为根基的秩序,成为一名革命斗士。他的成长犹如一个破茧的过程。初时惊醒,继而窥看,终而觉悟,再一鼓作气而出,后展翅高飞于天际。自己颠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推翻自己的思想,这种不破不立的革命精神,的确是白虹贯日,气势迫人。


    至于陆书白和纽兰,则是另一回事了。

    陆书白的价值观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深受封建教育荼毒的青年,他对女性显然是不够尊重,存在男女尊卑的思想。他可以对纽兰说女性该遵守三从四德,也可以不打一声招呼就离开徐书蓉,都从侧面体现出他一部分的传统价值观。陆书白的心在家国社稷,在如何像徐简博那样成就自我,如何找到他认为正确的答案,找到找到灵魂的出路,而不在小家小情小爱上。

    事实上,当他不再否认对纽兰的感情时。从他自己,到包括纽刚,徐书成在内的许多人,都基本接受了陆书白二女侍一夫的现状。至于两个女人是不是会接受这样的结果,陆书白其实将选择题交给了她们二人。

    在那个女人地位普遍低下,一个男人同时拥有许多女人被视为正常的年代,陆书白并未超前,在他的心里也从来不存在徐书蓉和纽兰不能并存的现代爱情观。徐书容与陆书白之间问题,也并非因为纽兰在情感上的参与。

    甚至在陆书白安排徐书容与纽兰见面时,他曾经以为。这两人必将结下伟大的友谊。对陆书白而言,纽兰的存在,并非全然有关情爱。更是一个对自由的鲜活证明,纽兰完成了一个人对自由生活的全部幻想。更自认为活在人性封闭中的徐门人必将感受到那么热烈,并喜爱上她。

    但徐书蓉对于陆书白,未必没有一个关于爱情和自由的话题。

    二、士子的情怀和诗人的浪漫

    再无权威的学术界和动乱的时局比,都是一样的派系林立你死我活。当政治和思想进行捆绑,剩下的,除了高声谩骂,无非就是诉诸暴力。

    但学子圣地的燕大还是相对清静的。于是有了一个在新旧两派中骑墙的吴秋实,和一个说着三千年故学一无是处的徐书成。前者将世事看得清楚,置身事外。后者将世道想得天真,俗尘未染。

    当故学的权威被剥离,有人会对曾经的高塔投以不屑,以证明自己的清醒。初登场的徐书成,便处在对旧学的蔑视当中。西装礼帽的打扮,不时自我陶醉式吟一段浪漫诗歌,僵硬的绅士动作,似唯恐他人窥不见他背后那套新学问,处处透着对新学的谄媚。

    如果说,陆书白渴望为读书人寻一条实现自我,拯救乱世的明路,他的救国落在对旧有秩序的推翻上。那么徐书成则全然相反,他并非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对乱世的体会比陆书白来的更加宽容,更富有浪漫色彩。徐书成以为解决人心问题,是解决国人问题的根本。这与他本质上是个心思纤细伤春悲秋,对万事万物心怀爱意的文人有着必然联系。

    徐书成或许是不幸的。他留学的两个国家,进行了光荣革命的英国及明治维新的日本,都给他的理想主义提供了温床。这两个国家都是自上而下通过改革完成变法救国的实例。然而中国太大了,一个在弹丸之地能解决的问题,拿到上下有五千年文明,四境有千数平方的土地上,就不那么好办了。何况动乱时局中,谁人不是浪花,纵使再冷眼看得清楚明白,除非置身事外,否则终究是要卷入其中身不由己。

    最初的徐书成,其实仍是个在繁华之中置身事外的人。或许他还记得当年车马中与徐简博的对话:保持人的清白之身,勇于死在直谏之路。以至于多年后,他依然会诵咏屈原的“沧浪之水”。就算时局动荡,身边的学术人士未免趋炎附势之流。他也只冷冷的,不屑的看着这群人演绎一出出荒唐闹剧。他孤身一人在大学里来去,不与任何人为友,一派风花雪月似的清高。除了纽兰,他谁也不理。在校,只在课堂上给一拨又一拨学生上课,在家也只由得一个佣人照顾。他十年孤身海外的求学生涯似是把什么都习惯了,以至于这样的日子竟过得怡然自得,不觉冷清。

    吴秋实长袖善舞,身边总有人与他有商有量。对于徐书成,吴秋实初始总带着轻微不屑,偶尔言语讥讽。然而徐书成的心是纯粹的,旁人或许对赚得几百块大洋要斤斤计较,对同僚的打压贬损要各种怨愤,他只是笑笑,像是看着红尘中的闹剧,于他而言,他不求别的,只要做着分内的事,教他的书,让他的理想生根发芽,就足够了。

    然而,当纽兰带着陆书白一路来到京城,当动荡的时局开始渗入校园,让学生按捺不住,老师无心授课。他这种平静悠然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为了保护学生,督促他们好好上课,他做了政府部门的佥事。为了保护学校秩序,他交出以为关两天就出狱的陆书白,又升官做了司长。为了救陆书白上下打点要多拿一分薪水,也为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更好实现,他的官开始认真做了,书慢慢不教了。再然后在官场上,看着乌烟瘴气,各种权利勾当,他初始天真怒骂,继而开始送礼,然后学会自欺。到最后,当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来到学校要领教育督学的头衔时,一句总长跟我说您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不轻不重,却教人心底犹如落下一颗闷雷。恍然惊觉,徐书成一路走来,怕早已不再是当年学校里教着风花雪月的书生。他大概已收了不少黑心的钱,办了不少妥协的事。虽然他的那份,会为圆他清白的幻想而落入另一人的腰包。可在这泥潭里,这个过分天真的人,确然已是泥足深陷而犹不自知。

    总督学的倒台,是徐书成理想破灭的重要一课。这位聪明的上级总是善于对徐书成编织一个又一个为了高尚理想而一时妥协的谎言,拉着他不断贿上安下,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直到谎言被戳穿,露出狰狞面孔,徐书成才恍然惊觉,那些他自以为被用来救国救民的钱,终究是进了私人的口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俨然是贪官污吏中的一员,促成了无数比肮脏的交易,成为黑幕始作俑者的一环。在这豪无对错可言的权利世界,所有人不过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翻云覆雨,而他的理想却只是他们手里的工具,任人践踏利用,无人真正在乎。

    于是当徐书成拿着五千大洋还给吴秋实,吴秋实再次带着遗憾又似讥讽的感慨,你终究是收了贿赂时。徐书成只能长歌当哭,回应得分外狼狈。只有他知道,从他开始以为自己在曲线救国时,从他开始收第一笔钱开始,他早已不再干净。那个曾说着沧浪之水的青年,如今再怎么故作清高,也不过是只有他知道的自欺欺人。

    此刻的徐书成想去皇宫看看皇上,看看那个与自己一样,剥落了荣光与骄傲,只剩下空荡荡尊严残骸的帝王,也去看看他曾不屑一顾的,走到“末路”的旧秩序。在这条萧索的道路上,他与溥仪完成了一场戏剧性的相遇。看着他们彼此的失去,完成了一个理想破灭的新与崩溃秩序的旧的交错。他在紫禁城外,望着穿着西装带着墨镜的帝王,在这片大地上,依然被人犹似往日般前呼后拥。这一幕分外畸形的画面,却是当时中国的全貌。

    此刻麻木的人们仍在使用暴力来加速着旧秩序的崩溃。他竭力去保护着那旧秩序构建起的神像。或如同保护着一步步崩塌了理想的自身。只有他知道,纽刚的那一枪,让西学与故学都在暴力面前倒下。在这个还没来得及开启民智,开放民心的世界,一群被利益驱策的暴徒先着急着摧毁了他们道德的神殿和文明的全部成就。

    徐书成回到了香木镇,心死如灰,犹剩一丝星火在心底闷烧煎熬。剥离了理想的新学和拂去尘埃的故学在他手里翻来覆去。他的学问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超出时代,超出新旧,超越派系之分,却也越发对无从下手救治的世界感到棘手和对自身一事无成感到苦痛。秩序易变,心病难治。

    旧秩序的崩坏开始一寸寸侵入香木镇,书香世家再不复当年的荣耀,房子一间间卖出去,人格尊严也一点点卖出去。徐书蓉总记着当年徐简博走之前说的话,要她好好看着家。她就苦苦支撑着,想着每样东西都要在原来的地方。其实这早已不可能。从科举被废那天起,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起,从民国建立起,从皇帝被请出紫禁城那一刻起,那个江山改朝换代,儒家道统巍然不动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

    徐书成在乱了序的世界里行尸走肉般苟延残喘着,不够新,每天还是满嘴之乎者也,看着旧派的道德文章。不够旧,娶了方宝菇,也死拧着不同房,他要他独立的灵魂和自由的思想。识字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向往刀兵枪弹的孩子,越来越多。随后就是日本人来了。

    纵观徐书成的一生,似乎就是妥协的一生。为了让孩子上学去,尊严妥协没了。为了救出陆书白,清高妥协没了。为了完成他教育救国的理想,清廉妥协没了。为了对家人的爱,自由妥协没了。连他自己也对这个总是在妥协退让的自己感到悲哀和唾弃,却又似乎再无其他路可走。可悲可悯到可厌可弃,却也无人可救他心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妥协了一辈子的人,却在日本人面前,忽然不妥协了。不是因为累了,不是因为妥协够了,更不是因为忍无可忍了。总是想着春花秋月一无是处的他,仍是想过在暴力面前低头妥协的,也曾和徐书蓉争辩谁扶持开学堂也没什么。但是当他明白日本人是要他亡中国人的种,断中国人的根时,他却不妥协了。

    这个人,曾经在纽兰和陆书白的餐厅上,对他们高谈阔论,说中国人的问题,在于人心麻木。在于缺少诗意,缺少对于宇宙万物的敬意,缺少对于美好事物的爱意。

    这个人,也曾经在太学监外的城墙边,在月光下,与陆书白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那日徐书成问陆书白,在你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陆书白说,是自由。又反问他,你呢?徐书成说,是爱。

    原来他的选择,早在意气风发的青年时就曾说得清醒,在他心若枯槁时,也不曾放弃。到路到尽头,哪怕一无所有,还是心心念念,始终如一。

    这个人一次次妥协,一次次退让,不过为了心底的那份割不断,切不掉,狠不下心的爱意。所以新不彻底,旧不尽去。学不来陆书白走得潇洒,又做不到徐书蓉固守旧业。于是就这样不清不楚,偏偏却又不够糊涂。

    唯独在暴力面前,他懂得如何选择,因而一次次竭尽全力去做一个螳臂当车的保护人。这个被骂了一辈子软弱废物的妥协者。面对枪,站直了腰,做了回傻事,怒斥着那些只懂暴力而对万物皆无敬意的人。

    盛唐,高车驷马,大道奔行。李杜,旁若无人,壮阔空前。中唐大历十才子,在园亭中休息。韩孟贾,在山路上崎岖。元和诸君信步平原,晚唐小令和词曲,离开陆地舟行水路,平缓轻舒……

    自由是秩序的前奏,而爱却是道德的骨头。天地山河,人间百态,悲欢离合皆在这段话中,人与自然物我难分的交融神会,这份体察天地于一心的爱意。又岂是持枪逼人臣服的暴徒能够明白。

     短评

    暂时3星,主角团迷茫得各有千秋,纽兰的可怕程度堪比谢木兰,激进学生让人想到了red卫soilder,没有纪录片的严谨,却有纪录片的温慢,原谅我是用红色横向比较的

    8分钟前
    • 乌塔之歌
    • 还行

    编剧为何对徐天这个名字这么钟爱?看完红色看这个好串戏。

    10分钟前
    • ECF❤
    • 推荐

    for书白,主要是for卡司,没有一个让我尴尬,演技很好,故事暂时看不出来,好像不错

    13分钟前
    • Alicia
    • 力荐

    看红色的感觉又回来了,那些关于读书人们的家国大义。书白和天哥身上有相似的东西,都有那些无法概括却每个人都懂得的,中国儒家文化里推崇和向往的一种风骨情怀。

    14分钟前
    • DorisChau
    • 推荐

    这个时代很难用现在的三观说渣三,纽兰虽然激进,但是她说的没错,书白书容就是一段封建婚姻,没有爱情只有亲情的婚姻,同理后面书成和宝姑,方长青和刀美兰。书容几次说,如果她是男子,她也会头也不回的去京城,可惜她是女子,也是徐家现下唯一的当家人,所以她不能。她把所有的理智给了徐家,给了书白书成,唯一一次抛下一切,是在京城街上和方长青举起枪的时候,他们哪个不是被时代所害了的呢。书白的自我和勇气是把双刃剑,不是用“渣”就能批判他的,正是因为书容足够好,他才更需要更多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15分钟前
    • 会女工的沈嫦娥
    • 还行

    都是喜欢的演员,演得很棒,就是哥哥(书成)比弟弟(书白)和妹妹(书容)看上去年轻很多

    18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剪辑有些乱,不像新闻夸的那么牛

    23分钟前
    • 瑟基洛洛
    • 很差

    三年前看了一次片花,等到了现在。

    24分钟前
    • 许道恩
    • 力荐

    这么好的题材和演员就被这三观尽碎的剧情给毁了🙄🙄🙄

    26分钟前
    • 就是要快乐
    • 很差

    早就该拍这样的民初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戏了,也是一个思想爆发的年代啊

    30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力荐

    5444人的时候评分9.3,5474的时候9.0分⋯⋯⋯⋯这30几个人是组团来刷一星了吧😒

    31分钟前
    • MercuriusMare
    • 力荐

    好看!台词很漂亮,有一种读诗的感觉!都是实力派的演技!

    32分钟前
    • 抗美援朝三三制
    • 推荐

    国产良心剧,怒赞啊!主演有张鲁一、吴秀波、张嘉译、姜武、陶虹,这演员阵容简直逆天了。比近期泛滥的宫斗剧好太多,特来安利一下哈。

    33分钟前
    • 笑看风云
    • 力荐

    红色的制作班底,演员又都是演技派。希望这个剧能不枉导演编剧的认真和坚持❤️好吧修改成三星。如果砍掉吴秀波那条线应该会好很多。

    38分钟前
    • Bazinga
    • 还行

    乱世书香看了三集弃,第一集真是吊足胃口结果从第二集开始,编剧有心框架立意高,结果情节处理松散拖沓,人设渣崩坏并不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从而引发共情和同情,男主渣女主浮夸,女二苦逼,进步派脑子都不怎么正常,封建派比如方长青还比较像正常人,总之,不推荐观看。

    40分钟前
    • 生活笔记
    • 还行

    首先表白徐大大,台词太棒,掷地有声。再表白张大大,酱油逼格高,竖文人风骨,立本剧丰碑。再感慨鱼旦难逃痴汉脸哈哈哈哈,最后问服装为什么波叔总竖个领子啊?!

    41分钟前
    • 最爱的袜子
    • 力荐

    看好演员飚戏就是舒服,导演真是把各种小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42分钟前
    • 力荐

    刚开始看,张嘉译慷慨激昂怒斥取消科举,一段戏看完,我知道,这戏不会差!

    43分钟前
    • 勿谓言之不预吖
    • 推荐

    吴秀波,张嘉译,张鲁一,冲着他们先给5星

    44分钟前
    • 132****5055
    • 力荐

    演员全是我喜欢的,一个个演技台词棒呆!!!书成大写的世家公子却是个痴汉哈哈哈,姜武贱萌贱萌的还搞个水冰月爱心刘海逗死了!好多红色里面的熟面孔好亲切,以及编剧真是取名废,徐天小翠又相遇了哈哈哈哈哈哈

    47分钟前
    • 沈意意要多读书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