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江边旅馆

    江边旅馆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韩国2018

    主演:奇周峯,金敏喜,宋宣美,权海骁,刘俊相 

    导演:洪常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勇士2011

    • HD

      耶稣受难记

    • HD

      厄勒克特拉

    • 闪闪的红星

    • HD中字版

      一年生活

    • HD

      你爱我吗?

    • HD

      有完没完

     剧照

    江边旅馆 剧照 NO.1江边旅馆 剧照 NO.2江边旅馆 剧照 NO.3江边旅馆 剧照 NO.4江边旅馆 剧照 NO.5江边旅馆 剧照 NO.6江边旅馆 剧照 NO.16江边旅馆 剧照 NO.17江边旅馆 剧照 NO.18江边旅馆 剧照 NO.19江边旅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位老诗人在河畔酒店里住了一段时间,想起了他两个久未联系的儿子。一个被同居男人背叛的年轻女人,也入住了这家酒店。为了寻求支持,她请了一位朋友来陪她。在这个江边旅馆里,人们只是相互凝视,生活于每个人来说都很艰难,这样的日子似乎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反复。

     长篇影评

     1 ) 金羊观影团||缺水的叶脉-饮酒的诗人

    vol.9,by 洪尚秀《江边旅馆》。

    死亡和爱的隐秘联系,

    迷惑时间与空间,

    如同在梦与梦之间穿行的影像,

    突然到来的死亡,

    如诗一般美好而悲伤。——@夕颜

    本期共十四人评分 十五则短评 均分7.4

    或许是目前离散程度最低的一次

    poster@ 德卡的羊


    一次导演的自嘲

    @果樹 6

    绝对不是优秀的那一档洪尚秀,从男女方向去看待爱与死是否能称为洪尚秀爱玩的那种结构也存疑,中间有一些很有意趣的自我映照,但是如果要靠这些小亮点来加分未免也可悲。还是喜欢金敏喜的表演,整个人散发着片中应有的抑郁状态。

    @下次开船 6

    形式大于内容,美景与配乐加持下,故事内核的表达却是那么漫不经心。诗人的角色真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我理解他想要表达什么,但他不是大众喜欢的类型。

    @缺德梅 7

    洪常秀变得越来越随性,以往“干枯”的文本结构电影渐渐变得轻盈起来,分离声画、虚焦,甚至去捕捉一只看起来好像是路过的黑猫,还有视觉上太美的镜头,《之后》的车内金敏喜,以及此处的茫茫雪地黑衣身影都是,所写人物也不再似蛆虫一般,至少看上去像是生活升级了,倘若放在十年前,寒天雪地里,洪片的主角们恐怕还得穿上土土的羽绒服+牛仔裤+运动鞋,如今也是身着各种大衣了。

    @幽幻 7

    还是看不来洪尚秀,况且这次的内核还这么忧伤严肃。这种情况下还是充满了尴尬美学和故意延长的对话反而适得其反了,只能说品味依然在线,有几个段落还是挺有趣的,自黑好评。

    一篇情感的讨论

    @思路乐 7

    个人第一部洪尚秀作品。一对父子和一对姐妹在一座江边旅馆上毫无缘由的相遇,在相同的时间里交错与不同的空间。白雪,签名,喜鹊巢,还有越野车,都构成了属于洪尚秀的电影符号。文本上让对话在两方之间交叉呈现,以一种局限的视角和私人的观点去对待角色。最喜欢的还是两方在餐馆各种交谈的戏,句句戳心。

    @秋刀鱼木 8

    刷成黑白色是不是就为了江雪矮树?那一卷实在太美了。最感动我的是停车场的空镜:当车开走就看不见玻璃上的光,光不在车窗上,也不在通透的黑夜里,而在观者的留恋中永远地等待重逢

    @卡佛啪啪卡夫卡 8

    表面上人物在不停地交汇,昂贵或难喝的咖啡,穿上又脱下袜子,同样失落的感情,时刻暗示着某种对应;然而人物又不断地躺下或醒来,始终被门窗玻璃画框分隔在截然的空间之中,时空被模糊成多面的晶体。人物身处其中,背负着痛苦和回忆,只能互相安慰着:괜찮아요(没关系)。诗人父亲未签出的名字由定位不清晰的导演儿子签出,父亲诗中的男孩面目模糊,拿着加油管,儿子说自己还没准备好。梦中的天使在哭泣。

    @仲夏之门 8

    和洪以往的电影比,的确显得深沉了不少,尽管多数标志性元素仍在,包括男女关系的讨论,主题却更像濒死之际回首过往,对来路做最后的总结和交代。结尾处理得稍显突兀,尽管从开头便不断给出暧昧的提示,传达男主的心境跌宕。写给美人的诗歌温柔至深,俨然与世间最后的诀别(抑或是作者生死观的下意识剖白)。最让人动容的仍是那些调度精准,尴尬而又余味悠长的对话,雪和旅馆的意象也很玄妙,在看似封闭的物理空间中,一切都挣脱了纯色调的惶然,流向梦中的忏悔和通透。

    @和光同尘

    干净的雪景,美丽的女性,一切都在诗里化做了轮回。诗人是对愧疚的和解,女性是对背叛的无奈。儿 子们到来也不过是对过去的承认。所有的展开都在生死的思考中慢慢铺开,错位的何止是人生啊。

    一场生死的感悟

    @宇文岚安 7

    如前作《草叶集》的咖啡厅般,江边旅馆及其周边场所(汉江、雪景、饭店)成为寥寥人物与简单情境下表意的媒介地点,未曾现身的旅店店主同样也可以用来对标前作游离在画外的咖啡馆馆长。不同的是,洪尚秀这次刻意执着于营造一种情感上的、角色逻辑关系上的乃至于性别身份上的互补对接,借此来谈父子和解(洪片罕见)与男女关系(近年标志性的自黑及消极预言),来谈虚焦下朦胧的诗歌与事先宣告的死亡。在饭馆内诗人于酒后吟念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哀美而肃穆;直至结局诗人之死与四个情感失败者的哭声联结在了一起,于是便瞬间明白了洪,把死亡写得这么美而轻盈的人,他注定是悲观的。

    @亦可寻陳 8

    诗人踏雪,雪里吟诗。如此错位,死生何惧。

    @德卡的羊 8

    洪尚秀这次真的不一样!雪色江边里的黑色身影是来自天堂的生命咏叹,缺水的叶脉-饮酒的诗人,在一贯的爱情与酒桌上再赋予了更宏大的旨意,当然还是那么熟悉的尴尬情境创造。声画分离、虚焦、高调黑白的手段下,在视听继续向前,而重复场景内在镜头的捕捉下通过不同情境与人物制造错位感,而男男女女的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直错位。

    @夕颜 8

    死亡和爱的隐秘联系,迷惑时间与空间,如同在梦与梦之间穿行的影像,突然到来的死亡,如诗一般美好而悲伤。

    @嘉措 7

    一次导演的自嘲,一遍情感的讨论, 一场生死的感悟。

    @粉粿爵士 9

    凝噎。有别于洪氏以往电影如胸口一记闷拳的无力感,这一次他用“诗”来凝聚情绪。黑白手持下的萧瑟与晃动是人物关系的投射,不断出现的空镜是一种“留恋”。几次被索要的签名,手机,甚至是玻璃窗都是现代的媒介,而老人分明是个“怀旧”的人,他所有的情绪都是皑皑白雪中的诗意。结尾莫名想到了《两生花》,一个生命的死去是另一个相似生命的延续,既是女孩的一次新生也是男女的微妙的和解吧。


    本周备选:No.2

    [B+]没想到近年看过最好的打戏出现在一部画风复古(相对于如今的动画)地有些粗糙的剧场版身上,大全景切大特写切视点镜头切大仰角镜头最后直接垂直落在屏幕跟前的分镜也只有这种动画能够表现出来了,天马行空的角度和分镜下居然看不到崩坏的作画,不禁感叹这才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甩漫威啥的几十条街吧也就。同样是绿巨人,布罗利可比布鲁斯班纳好看多了。孙悟空贝吉塔布罗利混战的时候歌舞伎风格的吼声配上JROCK真是特别有感觉。除了让人惊叹的打戏,文戏也对不太了解龙珠系列的观众很友好,起码不会成为短板,尽管放心去看。 —— @丧面人

    No.3

    6.7 盖·拍啥都像匪帮传奇·里奇,不过不过的童话新编,有了迪斯尼舞美就有了保证,除了剧情太弱没啥缺点,威尔史密斯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谐星光芒,傻吊的灯神给影片增色了不少,茉莉公主真美! —— @幽幻

    历期评分top3:

    No.1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7.6

    No.2 《你的鸟儿会唱歌》 7.5

    No.3 《太空生活》《江边旅馆》7.4

    see ya

     2 ) 一个灵魂的偷得半日闲

    〈Hotel By The River〉译为《江边旅馆》,导演洪尚秀将当下生活本无交集的两位儿子和一位父亲,疗愈女朋友失恋伤痛的女朋友,置于一家江边旅馆,五个人有着属于自己熟悉的、亲密的交流空间,探望与被探望、宽慰与被宽慰之间,空出的时间,这些人建立了彼此顿感陌生,回想起也是轻飘飘的新的连接,那是父亲在人世间留下最后存在的证据,是失魂落魄之人获得生活下去的片刻灵感。

    整部影片留下了父亲诸多“不在场”的痕迹,迟迟在约定时间都不出现的老先生,和儿子们聊着聊着总偷些空去和其他陌生人交谈,这些不在场,像是一个灵魂的偷得半日闲,它需要一个空档去清空亲密关系之间累积的缓存,这之间有彼此的期待,有彼此的放不下。

    除此之外,好像我们也太需要那些新的连接去承载一个想要表达旧的东西的自己,老先生向两位来疗愈失恋的女朋友读自己的诗作,讲述自己的见解,那些讲烂的东西,我们还想讲,旧的东西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到存在,这却不是一个活力的世界需要的。

    老先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能给这个世界了,所以他在这个世界的旅程结束了,当然自己也已经是一个很丰盈的人了。

     3 ) 江边旅馆——神的孩子在人间被抛下,而神的雪还在下

    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很洪尚秀的电影,但表达方式不同以往,有一些新鲜感。与以往相同的东西有:生硬的推拉镜头、唯一的一首交响乐作配乐、大量的人物对话与哲学探讨、巧妙的结构与人物之间的尴尬关系;不同以往的是:略微晃动的手持摄像、占比甚少的男女关系、更多更直白的情感表达。

    诗人之死是我心中的点睛之笔。从开头诗人就说觉得自己要死了,之后多次提到死,我原以为会是一贯的隐喻或其他,没想到结局是真的死了,并且可能是两位陌生女子知道或帮助的,这种较为「大」(或说「外向」)的结局是我比较惊喜的,相当于洪尚秀竟然给予影片一个在高潮中的结局,并且是两兄弟的哭喊中震撼着的结局,虽然之前的每部电影也都有小高潮并且结局都有余韵,但这次可能是比较「喧闹」的一次,和之前我看过的几部「放」完再「收」、归于平静的结局有所不同。我不太能想象洪尚秀的电影结尾于哭喊与颤抖,而这次偏是在一片悲怆中戛然而止。

    说说我看到的主题吧。相对于前几部探讨的人生的意义或男女相处,我认为这次探讨的是「理解」和「美」。

    诗人和诗人的两个儿子,三个人互相不理解对方。哥哥和弟弟的对话总是情绪多于逻辑,哥哥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比如他觉得弟弟总是在炫耀身高,又觉得弟弟没有自己了解爸爸。哥哥是一个从身高到事业都不如弟弟因此有些自卑的人,而弟弟成功的导演事业和帅气的身高却让自己时刻处于尴尬,他不能和那个总想显得比自己懂得多的哥哥平和又深入的沟通,又不理解抛弃家庭的诗人父亲在想什么,所以弟弟成为了一个看上去懵懵的形象。

    两个儿子对父亲最不理解的莫过于为何抛弃他们和母亲,跟另一个女人跑了。尤其是弟弟,他出生后就没怎么见父亲,仿佛从头到尾都活在「父与我」的谜团中,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叫“边秀”。哥哥则是自以为很了解,其实什么都不懂,他以为和父亲相处过就是很懂了,因此在弟弟疑惑父亲会不会有自杀倾向时说“他很坚强,比你想象的要坚强”;哥哥离婚了却没有告诉父亲,这就是一种他主动造出的隔阂,潜在的心理是「反正也不太见面、也不一起生活,不知道也无所谓,还会徒增担忧」。

    诗人和儿子们讲到“边秀”这个名字时很有意思,他滔滔不绝讲了“感受到天堂的灵感”和“走在街边的灵感”(说的是灵感还是思想来着我不记得了),兄弟两个似懂非懂,尴尬的氛围开始包裹他们,弟弟用“我拿本子记下来”打破了尴尬,却更加凸显他们与自己父亲的陌生和距离感。诗人被谁理解过呢?反正没有被儿子们理解。

    金敏喜和宋宣美的角色,我认为是一面镜子。金敏喜的角色是和有妇之夫在一起之后又被抛弃的女人,她正好和诗人的角色——抛弃妻子和外面的女人跑了又分手的渣男——相对,她一如既往地拥有脆弱与敏感两样特质,并且在举手投足中营造出一种自己游离在外的氛围。宋宣美作为远道而来陪伴她的朋友,她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父子三人的相对面——充分的理解、包容和陪伴。她们二人面对面躺在床上的时候,那是一种独特的与对方精神相融又保持私人距离的相处方式,她们所言的“和你待在一起真是太开心了”与父子三人之间不停发生的尴尬、错开也是一种镜像安排。父子三人如果是人间常态,那她们就是「非人间的美」的表现。

    诗人在她们身上看到了难得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从这种「理解」中,生出一种「美」来,正是两人在站立在雪地中、相处中不带一丝尴尬的「美」(洪尚秀虽然一贯爱用尴尬美学,但我想他也觉得「不尴尬」是更加难得的一种「美」)。诗人一直在夸奖她们,妄图让她们理解自己,可是重复而单一的“你们真美”“谢谢”这样没有营养的对话也让诗人与她们之间产生了新的尴尬——让诗人更加感受到“天堂”而非“街边”(人间)。诗人曾说这种“感受到天堂的灵感”需要“走在街边的灵感”来制衡,无论是绝对美的前者还是让人得以生存的后者,都不可以独自强或独自弱,否则人就会在失衡中死去,而诗人便是在无限放大“感受到天堂的灵感”,包括夸奖两位女子是“天使”,他自己已然是失衡的。但这份失衡也正是诗人赖以写作的东西,诗人遇见两位女子后更加放大了自己的“天堂灵感”,因此能够写出那首《雪在下》的诗,却决定去死。

    结局令人惊讶,诗人真的一个人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儿子们的哭喊和他平静的面容形成反差,令人一时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猜想可能对于诗人来说他触碰到了天堂、离开了无法相互理解的尴尬人间。而隔壁金敏喜和宋宣美两个人在床上哭泣,不难猜到她们与诗人之死的关系——诗人曾说“我不惧怕死亡,只要有你们二位天使在身边”,也就是两个女子可能帮助、参与了诗人自杀,或目睹了他的死亡却被他授意不要救助,这与她们原本的温柔、脆弱的“天使”形象也是一个反差。「反差」这个东西最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电影在两个反差中结束可以说是非常直白而外放的,此次洪尚秀的结尾不是给观众唱一首歌,而是砸了一记重锤,儿子们悲伤的哭喊与两位女子颤抖的哭声都显得喧嚣而悲怆——是人间的大事、大景象,而不是以往某个人物心中的私密或细腻的感受。

    说一些其他东西。

    那首《雪在下》的诗大概讲的是“伊卡”组织让人一动不动注释着雪,两个女人带来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她们把孩子留下,但孩子后来越长越不像从前,做着充天然气的工作。「神的孩子在人间被抛下,而神的雪还在下」,我也不是很懂,我的理解是这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人间(「伊卡」这个奇怪的组织应该也是代指某些人)的读者爱他,但他知道自己是被神留下,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做着毫无美感的工作,而神下了一场雪,人类只允许他一动不动的看着,最后他决定回去,并且请两位天使帮助自己——金敏喜和宋宣美就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天使。

    (那副被宋宣美拿走的手套最后也没有还回去,她想要的签名也没有要到,这两个东西就贯彻了一如既往的洪尚秀——让我看不懂😶

     4 ) 二刷《江边旅馆》之后,确定这是最值得期待的洪尚秀。

    《江边旅馆》多了洞察情感的窗口少了对男女爱情的质问,我们都是那双丢失了却未被人发觉的手套 。

    为了这部洪尚秀的这部电影第一次踏足山西,来到了贾樟柯的电影江湖。

    洪尚秀《江边旅馆》距离拍摄完成仅过去八个月左右(电影拍摄时间:2018年1月18日---2018年2月14日)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部影片拿到了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金豹奖 的提名,男主纪柱峰通过这部影片一举摘得本届洛迦诺最佳男主角,他在这部影片中饰演一位身心将死的老诗人,是两位中年男子的父亲。

    左起:洪尚秀、金敏喜、纪柱峰(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人懂什么爱情?太幼稚了,一辈子都是。《江边旅馆》

    下文中 涉及部分 剧透

    《江边旅馆》在平遥影展的亚洲首场放映时间是10月14号19:15,放映地点是平遥电影宫最赞的放映厅『小城之春』影厅,首映场座无虚席,许多国内知名电影人也都在现场观映了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基调不同于以往洪片中对男女感情的纠缠与执着探寻,而在男女情感的基础上更转化为于爱情与亲情之间的质疑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自我拷问;少了以往电影中常出现的男欢女爱,多了洞察拷问内心的自省。

    当然,整部影片的风格上变化很大,手持摄影的运用,出现次数不多的"洪式推镜"变焦距镜头,对话中插入第三方画面,没有焦点的画面镜头等等...所有的讯号都在传递着一个讯息,一个不同以往的洪尚秀已经来了。

    洪尚秀在影片中通过宋宣美口述自侃:“他的电影有点矛盾,不讨好大众,算不上真正的作者电影又有点勤勉。”

    在这部影片中,少了以往作品中大量双方喝酒言事的情节,变成了喝咖啡;在洪尚秀的电影中酒亦使人沉醉探寻自我,咖啡愈使得清醒看清现实。老诗人在餐馆当晚 吟诗喝酒,念出了早已写好的诗,表达了对金敏喜与宋宣美天使般美丽的赞美,两位儿子在酒桌上倾诉对母亲、父亲的爱。

    老诗人为两位儿子拍摄手拿礼物相片

    老诗人的情绪从电影片头便开始展现,一脸愁容,走到窗边,窗外是独自在雪地中的金敏喜;屋内是心事的聚集,屋外是生活的向往;屋内是老诗人生命的终结,屋外是灿烂的阳光。

    故事中有一个片段,宋宣美去酒店找金敏喜的时候,看到自己以前使用过的汽车便走过去查看,顺势偷走了车内的一双手套。当然,这双手套从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宋宣美将“偷手套”的事情告诉了金敏喜,影片后面也没有给过任何交代,这是一双即使丢失了也没人会注意到 无人问津的手套。

    洪尚秀在这部影片中让所有人看到了在关系“情感”创作上的突破性,父子感情的植入与失恋女孩的交叉叙述又是新奇之举;冬日雪地中里筑巢的喜鹊在枯树上等待新的生活,金敏喜在饭后开始担心回去的路;洪尚秀真是个浪漫至死的人,对绝境的升华,对希望的释放。

    自杀的老诗人、两位失恋的女子、两位各有难处的男子,加油站里始终看不清脸庞的男孩,喜欢收集签名的服务员,原来我们都是那双丢失了却未被人发觉的普通手套。

    文/水片

    21.10.2018

    二刷票根留念

     5 ) 她们接受了这个任务,她们完成了,她们为此悲哀

    很奇妙。我从来没看过洪尚秀的电影,我知道金敏喜,这些都不构成看《江边旅馆》的理由。是片名还有些剧照让我心里一动,很像一场无关紧要的偶遇,无关紧要却还是遇见了,有一些波澜,最终是两不挂碍,似乎是生活的自然力,竭力生活后因疲惫而松弛,再竭力,如此一个呼吸的过程,不到达任何一个地方。生活本身仍是我们唯一的小小成就。这些芜杂的感想与期待,都是在观影前就有的。

    《江边旅馆》当然只能是黑白的,一种净化,只因这是一个某种程度上非人间的空间,如纪柱峰所说,“既属于天堂又属于人间”,人们平衡着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影子推拉,凝视自己的由来。老诗人在室内看着窗外的美人,她们立着像一幅画,于是走出、相见、赞美,死的预感让他更想参与美妙的生,尽管女人们为情感所困,她们依然能展示为一种外在的美景,而她们也欣然从之,对于洪尚秀来说这是否是女子最善良之处——轻而易举地拯救绝望之人?老诗人与儿子们的错轨:即使在同一间咖啡厅对坐依然看不见彼此,都在焦虑中等待,即使见面了难以彼此理解,父亲回到房间却不打招呼,在酒馆里吃饭后自作主张留下——他对儿子们有种似乎下意识的回避。做导演的二儿子是敏感的人,他在父亲脸上看出死的征兆,也开始担忧他的每次消失都会是永别,他在旅店的花园里四处喊着“父亲”,也许两兄弟这么做已经很久,心底里责怪他当年的“遗弃”。尤其是酒后真言的二儿子,尤其是说“父亲,我真想您”的他,多少年来一直呼唤着父亲,渴望理解和接近。一只猫循着他的足迹,两个女人在房间里躺着,起来喝酒,谈论喜鹊的巢,听到他的呼喊,谈论他的电影“勤勉而不讨好”,后来还发现儿子开的车是女人车祸后卖掉的二手车,她偷了一副手套,后来也并没有还——这些无意的交触,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生活像一场雪覆没了多少无人察觉的默契,一些被诗人忘掉也无所谓的意象,这样的漫不经心。父亲坐在房间里,思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两个玩偶,和两个名字的寓意。最后的时刻,他想用自己的语言(等同于生命)更多地影响别人,比如签名,比如两个女人,比如自己的儿子,随着那个日期的临近,他越发渴求一种沟通,也许旅馆老板对他的驱赶已是一种暗示,对方努力过,诗人也无意唐突,只是——停止了。一种联系的可能性消失,一种期待熟练地落空,而诗人说“被抛弃并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我感觉过爱”,是儿子所说的“一切都放下了”,因此搬出旅馆犹如搬出生命,旅馆,宛若人间与天堂之间的停靠站,有些人在这里休憩是为了回返人间,有些人来这里探望休憩者,有些人在这里准备前往天堂。

    而两个女人呢,睡了一整天。喜欢有人用词形容是“大而无当”,她们的交流像小歌剧,内容并不重要,甚至总是重复的,仿佛并不倾听彼此,恰恰是由于心灵贴近,听不听到话语反而不重要。只是不停地说“你还好吗”“嗯”“真好啊”“你睡了吗”“喝酒吧”,足以抚慰。醒来天晚了,等暗下来去吃饭吧,走着路去,因为能找到很多好吃的旅馆,因为太冷了,所以随便进哪一间都可以,为什么胃口会这么好,太晚了回去不方便,——都是人间的考虑,两个女人看似静止无为,却在缓慢恢复,做着回到人间的准备,甚至被情人抛弃的女子会说“在想他在干什么,这个点已经吃饭了吧”“他开心就好,我为他感到难过”“我一切都理解,他也已经尽力了”等等,伤口已经缠上了绷带,就像她手上的烫伤,涂了药膏也并没起泡,不会有任何问题,虽然痛,但不致死。这是洪尚秀理解的女性的精神上的生命力。两个女人吃饭时讨论着男人的爱无能,这可以是导演的自省,也可以是导演安排的女性的包容——因为被她们所凝视,由此感到满足,对自己的缺陷也能温柔地原谅。

    男人们喝酒时情绪变得激动,原来诗人也是一个婚姻失败的人,听说这是洪尚秀经常探讨的主题,他昂扬道“人要追求真爱”“你到底怕什么呢!要知道不久都是会死的!”他感到不后悔,他想爱得更多,他——仍要拥抱。于是和儿子们说自己先回酒店,依然是二儿子去寻找他,作为导演的二儿子会不会是导演本人的一个投射,在挽留什么呢?两个儿子离去了,诗人重新回到酒馆。给两位女人念诗,我现在还记得这首诗,很美,关于两个女人带来的一个孩子,他有一颗龅牙,但大家都深知他的宝贵,于是将他留下不许带走。多年过去,孩子长大了,黝黑,面目全非,一个人在天然气站工作。“雪还在下”。女人们既说“多美啊”又问“这是什么意思”。我想是关于延续和孤独感,由两个温柔美丽的女人(而不是一男一女,两个女人是最理想的组合)带到世间的小男孩,有缺陷却宝贵,被强行留下,在成长中“变了太多,使人心伤”,最终孤身一人,这是老诗人自己的感受,也是对长大成人的儿子们的感受。这是无法避免的缺失和遗憾感,生活无可避免地不如人意,但一以贯之地延续至今,犹如那场雪,犹如那面目全非却如此生长的男孩,他脱离了两位守护天使般的女人的庇佑,独立于寒冷的世间。大概正是出于这样的生的寂寥萧索,诗人说:“我不介意死亡,我迎接他,只要有你们两位在!”女人说:“这是一句很漂亮的话呢”。却成真了,诗人让两位女子守护自己的死亡,她们像两面洁白的翅膀护佑他死去的肉身,使他疲惫的灵魂安眠。第二天早上,儿子们收到了父亲的告别短信,他们想上楼告别,他却先行——告别。儿子们大哭着。父子亲情,在此之前真的存在吗?可是最后这些哭声,又那么真切,儿子说:“你为什么要躺在这里啊?”依然是错轨,父亲选择很久不见儿子,选择在咖啡厅而不是自己房间见儿子,他们总是见不到,见到了也要避开,连死亡也选择和陌生的女人在一起,自始至终他们的交流都是几乎无效的,所以最后的痛苦也像一种缺憾。而两个女人在床上面对面轻声啜泣。她们接受了这个任务,她们完成了,她们为此悲哀,也许她们缪斯的身影确实一直庇护着诗人,如同两个女人的回忆庇护那个小男孩,在最后的过渡时刻,她们重现并送他走上新的道路。

    看完后坐了一会,有点像下小雪,不确定是不是下雪了,凉丝丝的。出影院去车站,刚好错过,于是反复踱步,反复想着,想着他们的言不达意和他们的哭泣,我渐渐软弱下来,也可以哭泣了。

     6 ) 让我再看你一眼

    处女作以来,第一次出现死亡,疲倦、迟缓而留白。当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强制完型,于今天是花光力气后的自然放手,经历超载,用脑过度,该说早衰还是迟暮。

    道德相对,遵守的未必辛苦,没遵守也未必逍遥。一人一世界,都是依着自己的感受。人事无解,心愿残缺,当别人还在装疯卖傻或稀里糊涂地跟着大队伍用义肢手拉手欢歌跳舞时,他却无法再装下去,东窗破露,人性裸露,无谓谁的错。后来华发苍颜,他捡起曾摔在地上的假肢,重新汇入安全队伍。

    作者作者,“只谈得了自己,连自己也未必了解”。二十多年,始涉子女。 一人电影就像一人字迹,一路走来,一戏一命,有冥顽不灵,本性难移,也有热情磨损,苍凉殆尽单机,寡人,寒气侵,黑白,冷冽,无事件。对美人的赞叹,乐莫乐兮新相知,对老路的服从,哀莫哀兮生别离。男人的爱欲,解药和毒药是一味。

    都说是求拙,可拙求不来,他就是他自己,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独钓寒江雪,新安文人画只在船底周边用干燥的笔尖勾了几条细纹,就是整条烟波江上使人愁。没说透的念想,没解释的诗谜,没做成的事情,没穿过针眼的线头。向人说起他的故事,他往往出于自尊和羞赧而狡黠地拆分化用,好这一口的自深体谅他在说什么,其他人要是问,他就自嘲道“你不会知道的,不是你喜欢的类型”。

    十年以来一年两部,拍完此片戛然停顿。轻描淡写的呕心沥血,隔窗遥望的故意距离,片尾,陌生的女人在哭泣。

    “然后等我们老了,就死在梦里吧”

     7 ) 《江边旅馆》

    很难说洪常秀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味道,比起同样情绪化的王家卫,他的电影更像是山间晨起凝聚的雾,轻描淡写的谈话看似虚无,却沉沉滞动。王家卫是五光十色的经济繁荣和情绪躁动,洪常秀却是撕扯的,爱而不得的挣扎,和死亡与失去的悲痛,是自我表达,也是自我反思的观照。黑白的选择比准确的彩色更能留下语义暧昧的想象空间。他一贯地表现对女性的美的探求与表现,却也苦于爱情的反复与无解。 我经常模糊洪常秀的片子,每一部与每一部的界限并不明显。他总是在思考中迷惘,展现出中产阶级文人的特质。亲情、爱情似乎都成了无法通关的迷宫,但好在闲聊中的友情可以给人慰藉。视觉上简约到可以省略画面,听觉上金敏喜和宋宣美温柔的对话比羽毛更撩拨人,也更容易让人沉浸。 就像睡了一梦。

     8 ) 看见他们的小魔鬼,我愿展现的我的小魔鬼

    心怀鬼胎的老父亲,关心猜测的儿子,尚存期待、心怀善意又想逃离现实的姐妹,5个人,就把人心里的小魔鬼都变成实体了。

    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娃娃,或者是梦境,或者是絮语。

    只是,反复玩弄这些尖锐的小把戏,导演是不是也有点“停在舒适区”了呢?

    甚或像他所针砭的对象一般,享受过往成功和盛名下的红利,而无需自拔。

    看起来充满深意的结尾,老诗人和儿子一语成谶,两姐妹梦中哭泣,是凸显讽刺还是故弄玄虚呢?也许,这怀疑,是我心中的小魔鬼在作怪了……

    看见了剧中人的小魔鬼,我也愿意暴露我的小魔鬼。

    总是透视伪善的导演,有一双善于发现伪善的眼睛,是不是因为自己也有伪善的那一面呢?是曾经伪善,还是一直伪善呢?

    我承认,我有魔鬼,我很伪善。

     短评

    从过去的情感哀叹死亡的未来,变奏的完整发条在此被旋钮,乐趣于久久未曾见的肃穆残衰中苦涩笑谈,睡梦仍是解开谜题的钥匙,打开后却不再是男女间玄机的调皮顿悟,那是一片寂静的白,善于“欺骗”生活的他终被生活“欺骗”,由此艰难迈向苍茫的“死”,重新书写下一段“生”,或许,一个后金敏喜时代即将到来,一个彻底不同以往的洪正在复活。

    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洪导演老矣。如果解析汉文名字可以花上那么长的时间,并且需要用本子记下来,那么窗外一直奔涌,近乎黑白过曝的汉江,大概就是一趟过于浅显的人生隐喻吧。就连那些揶揄挤兑,你好美的诳赞,已经看得疲态百出。

    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突然有种交代后事的感觉,开头五分钟就看到想大哭,如果一个人能这么开诚布公,他一定相当痛苦吧,拍到这个份上,结构、镜头、表演都不重要了。自嘲也好,自怜也好,我都照单全收。

    9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感谢为你们飘落的雪”,这两个人接受了一个见证死前伤感的任务。非把遗言留给两个漂亮的陌生姐妹,无视自己的一对小孩。倒也是很能理解这种心情,沉重的事情反倒是对不亲近的人,讲得最顺畅。那种擦肩而过,再也不用拷问彼此的轻盈,让最沉重最不可面对的事情,都能和盘托出,毫无障碍地面对。雪地里的镜头太好了,就好像是为了拍两个“像黑色小奶狗一样站在雪地里的女孩子”这一个镜头,才拍了整部电影。

    10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我们又何曾在”龌蹉“的洪尚秀电影里,期待过如许的关于“死“的坦荡。

    1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一間咖啡館見證相遇與失落,一間旅館是兩段人生的起落,關於生命種種,他說得太多,但怎樣也不夠,有時囉嗦,有時太「大男人」,至少真誠,也再沒有了早期電影的冷酷。你無法把握生命,但最終命運還可自決,少了酒後吐真言的時刻,台上的清酒米酒都換成讓人要清醒的咖啡,夾雜著苦樂參半的幽默,甚至變得更溫和又多愁善感,戲中的父子關係能不能當成洪常秀寫照?他的電影裏,事情發展往往並非以線性來了解,將這種不穩定的感覺表達出來,情節可以中斷下來,意外不斷,仍然無損電影的完整性。沒有完滿解決的世界,除了電影最後的一刻。金敏喜的出現讓洪常秀經歷了第三次,甚至有可能是第四次的創作轉變,更大膽,更務求改變,至少這一次是整體視覺風格上的改變,更像紀錄片,而最根本是對生命和死亡有不一樣的看法,這不就是戀愛中的人才會發生的事嗎?

    15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羡慕她们躺了一天

    17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雪满汉江,美人看雪,诗人看“美人看雪”,观众看“诗人看美人看雪”。

    1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边是将死的诗人和他的两个儿子,另一边是失恋后相互依偎的闺蜜,两组人在江边旅馆喝咖啡、散步、聊天、小憩、吃饭的一天,最终似乎又回归梦里。“我理解他(导演)想表达什么,但他不是大众喜欢的类型”“人为什么要一辈子活在愧疚中而不去追求真爱呢?是啊后来失败了,可是又怎样?”仍充满洪尚秀的自嘲式调侃,以及没完没了赞扬金敏喜太美了太美了是天使XD(现实中这么骚扰美女早被打死了) 大概洪尚秀的口味很稳定了,女二简直就是翻版金敏喜,俩人style和身材一模一样,连外套仔裤袜子都一样

    1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好像很久没在老洪的电影里看见他如此严肃地讨论死亡。虽然还是夹在许多尴尬的把妹对话里,但能感到一种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心绪。而这种感觉是在很爱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的:很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他真的很爱金敏喜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借梗:“含喜量”较低,基本算是《这时对那时错》后最中意的一部。把大量的篇幅交给了纪柱峰的父亲角色,他在雪地里赞美着两个女孩,在最后念着参悟生死的诗歌,瘫在座位上夸赞着两个疏远已久的儿子(是第一次注意到他在电影里的作用,也觉得能拿到影帝超级开心)。父子之间的淡漠,姐妹间相拥的慰藉,最后戏剧化的场面和先前强烈的对比,让这份亲情关系的描写比起先前的情爱讨论也要有趣和丰富得多。

    2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每一帧有金敏喜的画面都闪耀着光... 不对,是我的眼睛在放光,照到屏幕上反射回来了。其实是想她了。

    3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还是美的、微妙的,对话也还是顺畅的,不考虑过去这两年看过的洪我还是会喜欢的,但我真的不想再在洪的电影里看到男性创作者夸失恋的金敏喜长得漂亮了,真的,求你们浮上爱情的水面放彼此一条生路好吗。

    35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看哭了。对落雪的吟咏,对美人的赞颂,正是一种“物哀”。它让洪常秀过去电影中繁琐的重言式——你很美,你很美因为我觉得你很美——都获得了一种合法性。反复吟咏,来延迟美的逝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把汉江比作图们江,哪怕风景并没有去过。递白纸索要个签名,哪怕电影并没有看过。我们在同一个旅馆彼此相邻,时间久远仍互不相见,这好像人生;我们于同一款汽车寻找凹槽,偷只手套就两不相欠,这犹如命运。儿子呼唤不到父亲,老板心脏不再跳动,女人总结出男人都不懂爱的真理,我拿着油枪,不能移动。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locarno71 surreal and melancholy. 终于从洪金恋的千回百转中跳了出来,暂时搁置男欢女爱,或者说那种影像化女性苦痛并上升为美丽的痛楚的直男视角,拥抱了一个更加苦闷的题材:如何告别生命。这一部把烧酒的苦闷人生味降到了最低,在写于雪中的一首诗里告别投射了些许创作者的焦虑,这也是洪尚秀好的地方,直白到让人在他的片子中看到他的心

    42分钟前
    • 鴍諌🌈
    • 还行

    韩国#100. 妥妥送一个五星。科长和评审团抽疯了吗这部片子发男主???戏根本不在老诗人身上嘛。应该是个金豹/最佳导演奖/评审团奖这个路子的。洪常秀黑白的这三部其实都在玩不可靠叙事和记忆/心理这种技巧,这部其实比[之后]走得更远。又是自指和自辩混杂的故事,金句不少但是不招人烦真是高段(啊,[比海更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但是对死亡和衰老的探讨竟然有了些后期小津的况味。加上摄影实在是令人愉悦。就当[草叶集]是练手了……

    4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2019北影节。我还挺喜欢洪尚秀的,和《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一脉相承遥相呼应,洪尚秀还是很有意思的创作者,生活与作品互为注释。他的片子有一种刻意为之的不讲究,除了iPhone风格的摄影,对话也显得很没有设计感,但他厉害的地方在于,看似一盘散沙的日常,却又能准确地呈现人情绪中复杂的悲喜,而且最后这一盘散沙的日常碎片,竟真的汇聚成了某种成气候的人生长恨水长东。

    46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上一次在洪尚秀电影中出现对老死的焦虑可能还要回到八年前的《玉姬的映画》。如果上一部《草叶咖啡馆》出现景深变化是洪的稍作尝试,这一部改作全程手持可算是翻天覆地了。在此之下,又难得地在诗人念诗中途插入了三次人在焦外的固定镜头(是年迈时候失焦地回忆从前吗?)。全片极大减少了变焦镜头的使用,让视野局限在选定好的某个中全景之内,于是尽管几组人同处一个空间,仍然被分隔在画面内外。对应到叙事结构上,互不干扰的画面信息,伴随几次不同人的梦醒,电影的层级关系变得更加晦涩。全片有一个挺精怪之处,女友起初偷盗手套,随后女友/女店员分作三次不断索要诗人/导演签名,被金敏喜质问,你要这些有什么用,你又不需要它们,不也是对情感不再却仍要强行维系的婚姻关系的发问吗?

    51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导演越来越偏向一种生活写作,走到哪拍到哪,做了啥就拍啥。好在也坦诚,基本有什么拍什么了。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