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少女日记2015

    少女日记2015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5

    主演:蓓尔·波利,克里斯汀·韦格,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克里斯托弗·米洛尼,奥斯汀·利昂,玛德琳·沃特斯,玛格丽塔·列维耶娃,奎因·纳格,艾比·韦特,约翰·帕森斯,米兰达·贝利,戴维·克莱门茨,大卫·芬恩 

    导演:玛丽埃尔·海勒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勇士2011

    • HD

      耶稣受难记

    • HD

      厄勒克特拉

    • 闪闪的红星

    • HD中字版

      一年生活

    • HD

      你爱我吗?

    • HD

      有完没完

     剧照

    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1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2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3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4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5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6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16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17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18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19少女日记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15岁少女Minnie因陷入与妈妈的男友Monroe秘恋,而逐渐迷失自我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小事集(8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 漫画小说

    本片改编自同名漫画小说,作者Phoebe Gloekner(1960-),美国漫画家、插画家、小说家,像女主一样15、6岁开始画漫画,也就是本片的背景时间1976年。当时她认识了一名漫画家(母亲男友),从此打开了美国地下漫画Underground Comix的大门,并深受Twisted Sisters等作品的影响。本片中的女主Minnie就买了一本Twisted Sisters,封面是坐在马桶上的女人。美国地下漫画多与sex、drug、暴力有关,不过Phoebe的女性视角画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像这部小说,勇敢、真实又柔软。

    她的许多作品带有半自传性质,她15岁时就和自己母亲男友发生亲密关系,之后对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坦白了,结果对方过于震惊的反应让她沉默很久,直到2002年才以此为题材创作出来这本漫画小说。她书的主题常引争议,在一些地区因为被认为与pedophilia相关而被禁。不过导演非常喜欢这部小说,8年前就找到作者,希望能买下改编版权,被拒了好几次以后终于获得同意。其实在她之前有三位导演都有过这个想法,但都被拒。

    Phoebe还客串了本片,就在母亲发现Minnie的录音日记后,在酒吧让Monroe娶女儿,Minnie气得离开时,镜头里有位抽烟女性,就是她。

    Phoebe表示本片的创作过程是导演Marielle Heller主导的。




    2. 导演+编剧Marielle Heller

    Marielle Heller(1979-)曾是一名演员,和本片母亲演员Kristen Wiig共同出演过《百战天虫》(MacGruber, 2002),当时导演正是她后来的老公Jorma Taccone(The Lonely Island成员、前SNL编剧)。Wiig姐也是她最早定下来的演员。

    本片为她的导演处女作。

    片中女主演演员Bel Powley今年23岁。导演在采访中表示,她并非要通过电影肯定或否定Lolita或者pedophilia,而是想真实地反映一个少女初次探索sexuality和love时的感受,让其他人知道少女是怎么想的,让少女知道其实有人也是这么想的,而不是自己坏掉了、只有自己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导演在读小说时(28岁),就在想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儿读到。而且她认为很少有电影讲这个话题,《毕业生》《美国派》这些都是拍给少男的,而不是少女。Minnie这个角色虽然好像在很多人看来不知羞耻,但她在导演心中是勇敢的女英雄形象。而且更棒的是,经过一段迷惘后,Minnie在结尾终于明白了外界对她的需要并不一定是爱,自己的价值也不一定通过满足外界的需要来体现,以及自爱的重要性。

    虽然wiig姐演的母亲是个配角,但导演认为Minnie和Monroe的关系,其实都是为了反映她和母亲的关系。Minnie缺少母亲的关怀和爱抚,所以很缺爱和关注;不像其他青春期少女的哭闹,她反抗母亲的方式是去找Monroe。

    电影在美国最终评级是R级(17岁以下在监护陪伴下观看),导演表示正合她意,之前非常担心定位NC-17(17岁及以下禁止观看)。不过,在英国被定为18岁以下禁止观看,导演有些失望,希望英国少女们偷偷看。




    3. Patty Hearst Trial

    除了日记变成录音形式以外,电影和原著的另一点区别在放大了Patty Hearst审判在电影中的作用。书中只是简单地提到这个现实中的事件。

    1974年2月,一位19岁的富家千金Patty Hearst被美国左翼激进组织SLA绑架。Hearst家族是报业巨头,现旗下有包括COSMO、嘉人、芭莎、Elle等多个品牌;Patty的祖父正是《公民凯恩》的原型。SLA绑架Patty是为了博得广泛关注。结果2个月之后,Patty持枪协助抢劫银行,公开支持SLA,并且成为后者宣传册上的代言人。1975年9月FBI逮捕了她,在庭审上,她声称自己受到虐待和洗脑,一开始被判35年,但当时的卡特总统宣布减刑至不到两年。后来2001年克林顿赦免了她的罪行。出狱后,她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她现在的名媛女儿还是Gossip Girl里Queen S的原型。

    本片中,Patty Hearst事件是用来类比主线剧情的。比如Minnie一开始诧异:什么样的人会爱上绑架她的人?但之后就与母亲男友、一个成年人Monroe发生不伦恋;母亲觉得Patty就是一个受害者,这和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从小富足,但后来离家,落差较大;而Monroe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不确定(Patty是否是受害者)”。导演自己的看法是:如果自己都不觉得是受害者,别人也不能直接认定她就是。任何人都可能以各种方式经历这种情况,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出最理智的决策。

    另一方面,影片利用对Patty的审判,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到底是谁应该对Minnie负责——Minnie?母亲?还是Monroe?现实中的Patty既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服了刑,又因SLA对她的操纵而获得了减刑。




    4. Sundance Labs

    圣丹斯协会(Sundance Institute)是由知名奥斯卡获奖导演、演员Robert Redford于1981年创立的非盈利组织。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是最有名的独立电影节之一,许多新锐导演都将其视作进军好莱坞执导大制作的跳板。而圣丹斯的Labs项目就类似短期培训项目,旨在帮助挑选出的独立电影创作者(Fellow)完成作品。比如Screenwriters Lab只接受新人的申请,内容是为期5天的workshop;Directors Lab没有公开申请,只有通过邀请,而且每届只选8名Fellow。

    导演Marielle Heller于2012年被选为Screenwriting和Directing的Fellow,带着本片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Lab,作为新人,她从中获得了许多帮助。比如剧本的改善;她还提到当时对电影开场有过专题研讨,从《少女日记》的开头可以看得出她获得了不少启发。




    5. 学校

    上课场景是在加州阿拉米达一所中学拍摄的。其实鉴于本片表达的主题不被学校认可,剧组只能在没有学生的夜间进行拍摄,从窗外打光,照得像白天一样亮。




    6. 歌曲

    由于本片设定,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热单,比如The Rose garden的《Next Plane to London》、Heart的《Dreamboat Annie》、T.Rex的《Precious Star》、The Stooges(海报上的Iggy Pop)的《Down On the Street》。

    除此之外,还有两首新曲,都是导演的兄弟Nate Heller写的,包括好听的《Dreamsong》。




    7. 洛基恐怖秀

    女主和闺蜜一起去看午夜场电影,在外面遇到两个Drag Queen,其中一个是旧金山电影人Joshua Grannell,当然本人现实中就是异装癖。

    她们看的电影是《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1975),刚放映时并没有那么轰动,在一年后(本片中的1976年)午夜场放映后,突然名声大噪,成为美国最有名的cult电影。它的粉丝喜欢盛装前往,并跟随片中的台词和情节进行模仿和互动,整个影院非常热闹,直到现在都一直如此。




    8. 真爱如血

    女主母亲男友的扮演者Alexander Skarsgård,和女主继父演员Christopher Meloni,都出演美剧《真爱如血》(True Blood)的吸血鬼。

    E大Alexander Skarsgård的父亲也是一名演员,1973年主演过一部瑞典电影《Anita》,女主也是生活在70年代的16岁问题少女,而且据说电影有个别名《Anita:From a teenage girl's diary》。




    Source
    IMDB: 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screenprism.com Q&A
    stamps.umich.edu Interview
    tcj.com Interview
    npr.com Interview
    interviewmagazine.com Interview
    slate.com Interview
    NDNF Interview
    sundance.org Introduction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ExNzcyMA==&mid=402331525&idx=1&sn=c50cc3176fea49c78854bd44aa615f99#rd

     2 ) hug future without you

    im thinking about the sunk cost in love ,so should we finish and say goodbye is the best for us ,we cant see each other , for me .if it continue ,it cost more.or i will need to stop it. practice stopping it from now ,than i will forgot you .goodbye.
    goodbye ,im pack your package in my heart,and throw them and you out. i won't waste my cost,and i won't hurt you .it is from god.than it is from god ,i try to forgot you ,try to forgot you,try my best to forgot you ,forgot touching ,forgot words, forgot memories ,forgot you.hug my future without you.

     3 ) Girls,我们不需要男人来让我们过得快乐

    本片的主体就是一个懵懂初开的饥渴女孩上了自己老妈的男朋友,然后成为一个嗑药喝酒乱交的纠结体,最后取经成功,悟出真谛的故事。
    看这个电影的原因只有一个,看我高中以来的男神。。。可是看着看着居然被这电影吸进去了。
    少女心大家都曾有过,有没有那么饥渴那另当别论。可有谁能说自己曾经没有Minnie一样天真的想法呢:想要一个爱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男生,如果我消失了他们就会死;want a body pressed up next to me so that I can feel alive. 在Minnie身上感觉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fucked up,naive,insecure。不过,不经历几个人渣怎么成长。爱过了,哭过了,痛过了,疯过了,才会知道自己能做so much more and so much better。所以最后当她偶遇Monroe的时候鄙视的想了句 I'm better than you. You son of a bitch.
    每个人都同样脆弱过,做过自己后悔的事,被人利用过,不同的是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走的路是错的,Minnie在关键时刻,快被她所谓的gf "卖"给那个Drug dealer的时候醒悟了过来,迅速脱身。这是机智的。就像从小听老师在课上说的那样 做错不要紧 要紧的是你要订正啊!!
    我并不把他当做一个女权主义电影来看。片尾minnie说她不像她妈妈一样需要男人来让她快乐,很多人就说这是女权主义。让我们快乐的事情有很多,爱情可以不是主要的,但肯定是其中一个,即使女权主义我也不觉得你们女权主义真的能做尼姑。这部电影的主旨是成长,是让自己意识到要在考虑爱不爱别人 别人爱不爱你时候要首先爱自己。

     4 ) 和鱼缸的不同,就是最后找到了自我,独立清醒

    女主演技真好,感染力强。 关于自我探索 在爱别人和被爱之前,更要爱自己,寻找自己要什么,什么可以使自己充实,这就是独立。看到妈妈男朋友倒在自己怀里懦弱和脆弱的样子,就知道了即使成年了很久依然迷失和不独立纵然有女朋友,所以看到他放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瞬间,成长了,知道自己的方向了,她找到了自己。有了觉醒的方向,这就是独立,还有自我意识。 在和任何人互动之前,先看看你所拥有的,如家人,还有可以把控的你自己。 只有爱自己,才能跟别人有爱的互动。 至少这个电影探讨出来什么了。比鱼缸更进了一步探讨少女缺失爱的迷途,鱼缸那部就是惹人深思和惋惜。 还有就是跟phd继父去纽约说不定会更快觉醒,注意一个细节,小女儿见面不叫爸爸。phd刻意强调爸爸,说明还是很希望和两个少女保持父女关系,给她们直接的父爱的。这种即使不是亲生也要去做的责任感,和真正为孩子的健康心理环境考虑的真的也说明phd这个头衔即使是搞科学的,也是见多识广,不仅是头脑也是心灵,所以让自己各方面强大的一个是心灵一个是头脑,必有一个得在路上。书籍和阅历,是多么重要,影响你的下一代。 when you are shaking hands:I‘m better than you. you son of a bitch!

     5 ) 你若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在青春期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少男少女,并不是幻想自己是一个受万人宠溺的幸运儿。而只是在想,是否我足够奇怪,我就足够特别?

    这样一些人,往往是心里自卑又缺乏情感关爱的一些人。当然,简单来说,自卑就是来源于缺乏情感关爱。

    Minnie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吧。

    从小缺乏父亲的关爱,而母亲并不是期望中的独立并且坚强。甚至于正常都算不上。她依赖男友,玩乐上瘾,夜夜与女友买醉欢歌。再看看自己,一点算不得漂亮不说,身材还有些肥胖走样。朋友不多,仅有的那一个也称不上什么好货色。

    可偏偏人以群分。“我”何不比她更坏更放纵呢?

    “性”总是青春期里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它总是含着羞涩,又让人在羞耻里兴奋不已。就像花蕊想迫不及待绽放自己的身体,管它骄阳还是大雨。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越是情感关爱缺失的人,越渴望被爱,更渴望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得到触摸。就像春雨滋润每一寸土地上的小草般,在这看似润无声的细腻里,暗自荡漾。

    Minnie并不是真的爱谁。但确是真的渴望被爱,渴望被触摸,渴望有人可以感知到她的存在。

    如果孤独,就请孤独到尘埃,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不去彻底的经历一次错的,经历一次痛的,就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珍惜的。Minnie终于最后喊出了那句“I'm better than you ,your son of bitch ! ”可比第一句“I had sex today, holy shit”爽多了。

    你要相信,最后能够战胜孤独的东西,只有才华。你可以理解为理想与信仰,但那太空洞了。让人觉得并没有多少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有别人所无法拥有或者难以拥有的东西。

    所以我是羡慕Minnie的,我们很多人都会自卑,都会孤独,都会情感有缺陷,都会被性爱迷失,都会深陷成长的沼泽。却练就不来一身怪人的“本领”,并不知道奇怪也是一种性感。

    最后只有极其少部分人,可以在极端奇怪的同时,引以为傲自己是如此的特别。


    别说每个人都是特别的,holy shit .

     6 ) 欲望少女作死日记

          
    首先说明,这是一部情色电影,有多处18禁镜头,未满18周岁,勿入!
    一个肥大的屁股在镜头前晃悠晃悠,这个屁股占据了屏幕的正中央,电影在这个屁股的晃悠中开始。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镜头从屁股切到了脸上,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少女,她冒出的第一句台词是“我今天破处了,爽爆了”。




    回家后,她拿出录音机,开始叙述自己破处的来龙去脉,少女录音中说明:我叫明尼,如果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就听到了这段录音,Just stop。这句话,为后来真想大白做了铺垫,电影由此进入主题。在录音旁白中,画面切入少女所述情节,这里采用的是插叙叙事手法,在旁白叙述中插入对应画面。这个画面,是少女一家,其中有少女美丽的母亲、年幼的妹妹以及她妈的男朋友。
    少女的性欲望,从她妈妈的男朋友身上展开。母亲和妹妹各自回屋后,只剩下少女与母亲男友在客厅,猥琐大叔顺手搭在了明尼的肩膀上,一只手,不偏不倚的垂在少女胸部的上方,这让少女想入非非。回屋后,酷爱漫画的少女画下了母亲男友的画像,独自意淫。脑中浮现的画面以漫画形式呈现,这部电影多处采用了这一手法,即将少女的想象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此种方式被称作“想象式插叙”。





    一个偶然的机会,少女和母亲男友单独出去。正如你所想的,他们苟且了。开头中少女所说的“我今天破处了,爽爆了”,这一事件,正是发生在她和母亲男友的身上,于是这里和开头衔接,完成了少女破处事件。





    第一次以后,少女性欲之旅正式开展,多次与母亲男友偷食禁果,这使得少女逐渐迷失自我。偶尔与母亲男友吵架后,便寻求新的性伴侣。前后分别与男同学、女同学、夜店陌生男人以及陌生夜店女人,多次发生性关系。





    尽管少女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但她却无法控制自己,直至母亲发现了这一切。开始母亲并不相信,直到听到了明尼的录音日记。而少女之前所说的:我叫明尼,如果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就听到了这段录音,Just stop!这是为这里做铺垫,因为故事正常的发展要求真相大白,录音日记是最好的证据。
    被母亲发现后,少女为此感到深深的耻辱,不敢回家,在曾经鬼混的地方继续堕落。鬼混数日后,懊悔痛哭,发现除了家,她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归宿。回家不久,母亲寻找明尼未果,垂头归来,到家却发现明尼已归,母女相拥而泣,不在计较发生过得那些苟且之事。





    纵观整部影片,少女所经历之事,就是少女的作死日记,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自己的堕落。但按照正常剧情的发展,少女痛彻痛悟,重新开始追求自己喜爱的,漫画的梦想!
    总结:
    电影讲述了一个少女因对性的好奇和渴望而与母亲男友秘恋导致迷失自我,最终迷途知返的故事。画面偏文艺复古,切合故事背景发生的年代。采取简单多线叙事方式,其中包括想象式插叙等多种方式,尤其是以漫画形式呈现想象画面,独特而富有趣味。电影主题是非主流主题,并不是常见的爱情故事,这也是电影个性所在。

     7 ) 《一个少女的成长日记》:渴望被爱前,喝了这碗苦口良药

     温馨提示:这部电影包含大量裸露镜头。电影背景设置在充满嬉皮色彩的70年代,酒精、大麻、致幻剂是推动情节的重要元素;同时情节涉及青少年与成人“禁忌の恋”。不适合看到接吻镜头捂眼的乖宝宝,以及三观过正的道德战士。
    这部电影去年(2015)8月就在北美上映。因为不是轰轰烈烈的大片,国内的关注度并不热烈。然而浏览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电影专栏,影评人不约而同为这部小众的电影作下肯定的评价:

    “每一个细节都真实的深入观看者的骨髓,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影院鲜有的故事:记录一个少女的性成熟历程。”(LeslieFelperin)

    一句话概述《一个少女的成长日记》(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以下简称‘日记’)的故事:一个不那么自信的15岁少女Minnie“引诱”妈妈的男朋友Monroe做了成年人才做的事情。

    听起来似乎错综复杂,之后的延伸却既不是青少女怨恨男人夺走自己的贞洁,进而演变为狡猾少女与恋童癖的对错之辨;也不是女儿与母亲上演争夺男人的母女之争。而是能够引起观者共鸣与启迪,关于一个女孩心路成长的故事。

    Minnie是一个肚子上有些小肉,体型正常,却总认为自己太胖的15岁少女。她爱画些小清新,用抽象线条组成的插画,并且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艺术家。她有一个习惯,将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的故事录在磁带中,并将它们藏在床下隐蔽的纸箱中。

    影片开端,趁着妈妈外出的机会。Minnie看着自己仰慕已久妈妈的男朋友 Monroe, 对他说: “I want you to fuck me”

    Minnie经历了人生重要的第一次后回到家中,穿着鲜艳橘色长裙的妈妈窝在沙发了,慵懒地啜饮一杯威士忌,和二女儿聚精观看电视里的节目。 Minnie溜回房间,在磁带中录下:“我刚才有了第一次性经历,我想我现在是一个成年人了。”背景中响着门外电视节目的杂音。

    在公交车上,Minnie拿出录音器。无视周围人的存在,大声地说:我现在脑子里想的全是性。Monroe又高又壮,他有一双肌肉线条分明的大腿,以及充满男子气概的胸膛。至于我自己,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但是我的确感觉有些东西变了,或许是气场吧, 而且好像别人也注意到了。

    对于中国的女孩们,性是羞于表达的话题,甚至连成年女性也会在提起与性相关的话题时羞得面红耳赤。意识到这一点,和天真的姐妹聊天时,我总爱刻意提起这样的话题,当女孩子们变得尴尬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标签,便暗爽着又“带坏”一个好姑娘。

    女孩为什么要羞于自己的本能呢。这即是关于两性,也是不以脑海里突然窜出那些“色色”的想法感到耻辱。尽管“性成熟”“两性关系”“探索自己的身体”这些字眼似乎充满肉欲。探索它们的过程却结合自我认知、与人相处、情绪控制等复杂的机制。

    社会对你说好姑娘一定要遵从四德,保护好自己,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于是好姑娘把自己关在亮晶晶的玻璃房,到了该走出玻璃房的时候,无知的少女被卖了还帮着坏人数钱。

    回到电影。当Minnie的妈妈突然回家,Monroe慌张地结束调情,宠溺的抱住面前妩媚的来人。被抛下的Minnie睁着慌张地大眼,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幕。下一个镜头,她光着身子站在镜子面前,丧气的摸了摸自己不大的胸部,捏捏肚子上松散的肉。她的心理旁白说到:如果没有人爱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关注你,没有人抚摸你。我希望自己的年龄更大一些,我好寂寞。 我觉得自己的心脏下系着一个铁块,当我移动,当风吹过,它就会牵扯着我的心摆动。 我希望有一个人能疯狂地爱我到,如果我消失他会去死。

    电影往后发展, Minnie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让Monroe爱上她。当他们吃下迷幻剂,幻觉灌满狭小空间。 Monroe 仿佛看到世界末日, 脆弱地抱着 Minnie, 蜷缩得像个孩子,不停地对她说“我爱你”。Minnie 无言,没有喜悦、没有感动,没有欲望。趁着他洗澡的空隙,Minnie逃走。

    这时我想到Pink一首老歌 F**king Perfect 的 MV,胖胖的女孩不满自己的样子,节食、自残,因为不满自己甚至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MV里的女孩没有死,却因为重获生命正视自己。她与Minnie一样喜爱绘画,在MV结尾她开展了自己的画展,并且邂逅一生挚爱。

    Pink MV的结局很完满。在我看来,少女日记更加真实。我总说最理想的爱情一定充满激情,那种感觉是恨不得把对方撕裂。就像 Minnie说的 “如果我消失,他会去死”。但事实上,我们不过是需要在别人的关注中寻找存在感。当你以为自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大多数是爱上了自己脑臆想中爱情的感觉。

    《日记》除了主线剧情,还堆积着细碎的故事。Minnie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兴奋而热烈地体验新奇。她爱Monroe,但是Monroe不是她唯一的男人。她勾搭上班上的小帅哥。后者是那种金发碧眼,一看就是受尽女生喜爱的类型。

    小帅哥就像大多数青少年男孩子(或许也包括成年人?),一副自作聪明的故作姿态,潜台词或许是‘看我不占尽你的便宜’。但是情节并非像小帅哥设想地发展。 Minnie对自己身体以及性的理解,超过男孩。到最后,男孩成了被占便宜的那一个,他这样对 Minnie 说:“ 你太热情了,让我感到害怕。”

    Minnie也曾踏入同性恋情,与大胆帅气的金发女孩逃离现实世界,在酒精、毒品、不分昼夜的派对和摇滚乐中度过一段放肆的生活。尽管看过原著的网友评论这段故事在原著中要黑暗得多,最终 Minnie还是回到现实世界的怀抱。

    电影的结尾,Minnie与很久不见的Monroe相遇。她在海滩上摆卖自己创作的插画,Monroe的目光像是灌入强力502。Minnie送给他一幅画,对他说再见。

    我总嫌近年的美国电影,或许是因为英雄片的热潮太盛,而自己实在不爱它们。《日记》却百分之百排上我的最爱列表。它就像在叙述我的心事,或者说每一个女孩都曾有过的回忆?

    要说我在电影里看到了什么,是女孩不应畏惧本能的欲望,不应温顺服从毫无依据的规则。更关键的是,在歇斯底里地渴望被爱之前,学会爱自己。

    这不是鸡汤中随便说说的“爱自己”。爱自己是,尽管身体、性格、思想、才能有瑕疵,却不掩饰它们、渴望成为别人。

    比如我曾整个夏天把自己包裹得只剩一双眼睛,虽然成效不小,但是基因决定我永远达不到范冰冰的牛奶皮肤。意识到这一点后,夏天变得更可爱了。我让阳光放肆的填满肌肤绒毛的每一个空隙,并收获了好看的小麦肤色。英国小男友总会抱着我的手,一脸大写的羡慕“babe,your skin so tan! Can we swap?”

    每个人都应该试着爱上自己的不完美,爱上它们后会惊喜的发现曾经的烦恼竟然是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小性感。

    电影的最后最后,Minnie与妈妈在装饰复古的酒吧听音乐。妈妈穿着精致长裙,妆容精致魅惑。

    Minnie突然意识到:我一直以为自己想变得和妈妈一模一样,但是她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男人才能快乐起来,而我自己就能使自己快乐。或许快乐从来不是关于被爱。

    如果你正单身,拼了命的想要找个人爱自己;或者你正挣扎在一个黑洞般抽取能量的关系,爱情或友情,我推荐看这部电影。虽说它叫一个“少女”的日记却值得每个年龄的女性(以及男性)观看。

    对了,英国把它的观影权限设成18+(实在搞不懂)。电影里虽有裸露身体的镜头,但是毫无色欲。现在网上有资源,为什么不看?!

    文:Scarlette

    (喜欢此文欢迎扫描楼下二维码,关注博主微信Wild Chicken。尽管更新不定时,但一定是原创好文,see u there soon!)
    <图片1>

     短评

    简单粗暴的青春期过去了,都成了故事,而不是回忆

    6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浓浓的70年代复古味。美术大赞! Bel Powley这孩子每次裸体胃都是涨涨的,也挺不容易……/ keep things in check / 看来处女作拍青春,已成为国际通则

    10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天呐,怪少女,脑海中的漫画,因为LSD而自己变成鸟。我也曾和Minnie一样,因为性而误以为与对方attached。人生就是慢慢的发现自己的不重要与重要。配乐都合时宜,少女画出的画都cult又动人。2016第二哭。

    15分钟前
    • 我不是盆栽啊
    • 还行

    即使是交代了年代,还是真的理解不能。。。。少女最后找到自己,落脚点在女权??我也是醉了!!!

    19分钟前
    • Dita
    • 还行

    优点和缺点大概都在它的天然去雕饰,偶然出现的动画很点睛也解决了许多真人画面展示不了的问题。和《洛丽塔》的男性视角、少女为主人公的凝视、幻想对象不同的是,电影完全是从年轻女孩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她的欲望、放纵、和谁在一起、甩了谁,都是她自己的事。演员都不错,70年代的三藩美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三星半。邪恶少女的成长故事。青春题材的另一种解读。爱过恨过都不算长大,终于释然过才是真的成长。叙事节奏漂亮,情感表达很现代化,影调风格欢快明朗。以及,我要是有这么个继父我也和他睡!

    23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拍给女孩子的电影,青春的好处就是无论怎样迷失都有找回自我的机会。其实每次看这种coming-of-age的故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来没有过青春期=,=

    25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這正經的是對應了「我厭倦了貞節又鬱悶的日子,又沒有勇氣過墮落的生活」。

    26分钟前
    • 林觴
    • 推荐

    I had sex today。Holy shit!

    31分钟前
    • 故意相信谎言
    • 推荐

    3.5;身体迅速成长而心灵极度荒芜的年代,笨拙的样貌和孤寂敏感的内心无法匹配,野草般迅猛蓬勃的欲望让她看起来既生动又粗鲁,她以贪婪的探索方式发现自己,以勇敢近乎荒唐的劲头试图找到温暖的触摸,何须指责青春的浪荡;Television《See No Evil》配得真应景。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要不是为了四哥,我真是看不完这片子。漫画部分的处理是亮点。

    41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大胆叛逆的青春少女性事故事,有点乱伦,有点嬉皮式的态度。但整体而言,也只是一部充满噱头的流水账故事。

    4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因为电影拍摄的地点在旧金山正好在旧金山就去看了。因为上次买了两张票被赶出来的经历特意准备好护照照片结果没人关心。看这种日记改编的,会觉得自己不是唯一的神经。有些话还是很戳人心的。附上的手绘粗糙而精细,让整个电影生动不少。编剧略弱,情节上可以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这就是青春

    48分钟前
    • 扔铁饼的罗丹
    • 力荐

    having threesome with ur best friend and stepfather ,woowoww that doesn't happen much in ordinary girl's teenage hood.

    50分钟前
    • Rose
    • 还行

    古灵精怪的插画风格,加上大胆的少女性事,就像一颗青春的怪味胡豆,女性主义者会觉得正中下怀。PS四哥饰演的种马感觉蠢出天际啊~~~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经历尼玛简直太酸爽了,女孩身上散发着一种古怪的灵气,有点喜欢。有点像《鱼缸》,但是更喜欢这部,插画好评。

    58分钟前
    • 罐儿图样图森破
    • 推荐

    性爱版《成长教育》,自省版《鱼缸》,轻松版《女性瘾者》。一个绝对女性的崛起,大写的女上位,政治无比正确,让每个女性主义者通体舒畅的电影。现在好莱坞年轻女演员的演技真的太惊人了,都没有足够好的电影配得上她们的演技了。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波西米亚性爱狂想曲~一切美式青春都殊途同归,幡然醒悟、做自己、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在END的时候,你有了一种主角被盗号的错觉。

    1小时前
    • 垫底赛亚人
    • 还行

    女主浪荡又无辜的气质真可爱

    1小时前
    • 三七
    • 推荐

    就欣赏了下E大的高大肉体

    1小时前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