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日本2019

    主演:苍井优,竹内结子,松原智惠子,山崎努,蒲田优惟人,中村伦也,北村有起哉,杉田雷麟,清水久留巳,仓野章子,不破万作,冈山一,池谷伸枝,藤原季节,小市慢太郎,松泽匠 

    导演:中野量太 

    猜你喜欢

     剧照

    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1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2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3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4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5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6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16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17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18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19漫长的告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改编自中岛京子同名小说,讲述原是中学校长的父亲(山崎努饰)被确诊为认知障碍后,他是如何和妻子曜子(松原智恵子饰)及两个爱女(竹内结子、苍井优饰)度过接下来的时光的。

     长篇影评

     1 ) 漫长的告别

    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吗 很喜欢这种缓慢的 娓娓道来的家庭故事 时常看得泪眼婆娑 剧情很简单严肃的校长父亲对女儿也不曾表现出特别亲近 在去世前七年得了老年痴呆症 母亲一直乐观地毫无芥蒂得照顾父亲 两个女儿一个在美国照顾家庭 和搞科研的老公话也不多 自己也未曾融入美国 生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个一直在创业不曾成功 感情也是付出过没有回报 每两年四个春夏秋冬一家人会聚在一起 找父亲念叨的回家 回到了老家谁曾想父亲的回家只是一家四口曾在游乐园接回妻女的时刻 虽然话语逐渐消失 记忆慢慢消失 但是父亲始终是那个女儿们有了心事迈不去倾诉的对象 父亲说悠悠地 是慢慢地总会好的意思吧 看着大女儿借酒浇愁和外孙默契地挥手 父亲知道女儿们一切都会更好 最伟大的是母亲 七年不曾离开父亲无微不至的照料失能的父亲 最后一刻也不曾放弃 其实这样严肃的父亲可能是大多数的父亲形象 但是在严肃的外表和语言下藏着一颗有爱的心 突然就代入了我的爸爸

     2 )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影片与《东京家族》、《比海更深》、《家族之苦》系列、《步履不停》等片类似,叙事平实、情感细腻、保有留白,看似波澜不惊,安安静静地看下去会隐隐的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在“认知障碍症”的设定下,于灵魂深处却镌刻着清晰地“神识”:要把妻子介绍给父母,要去游乐场给女儿送伞,庆生的时候大家都要戴着生日帽。

    原来,从未遗忘。

    主线的父母与女儿们之间的情感牵绊与支线的各自人生经历不停地穿插、交融,于温情和伤感之间不断游走,情感表达张弛有度,果然是日影所擅长的治愈、暖心作品。

    片中的演员保持素颜出镜,各种表情、眼神和台词的搭配非常的生活化、表现细腻;留白画面干净、自然、舒服。

    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人生,即是平日里点点滴滴寥寥片段的合辑。

    “夫妻到底是什么啊?”--“我也不太明白,要一起走下去才知道哦。”

     3 ) 最后只留下最赤城最清澈的爱

    记忆被抛诸脑后,每一天的世界都比昨天更陌生,唯有夺门而出的念头越发强烈。山崎努前辈无数次腋下夹着雨伞离开,可没人知道他要去哪。太多时候,潜意识将他推进陌生的街道,像放逐一颗孤形吊影的游魂。可他曾经是令人敬畏,爱戴的校长,是女儿心中骄傲的而不可忤逆的严父。 父亲希望芙美可以拥有一份体面的令人尊敬的工作,从小对女儿严苛希望她可以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老师,后来没如父亲所愿开起了快餐车,偶然间在寻找出走父亲的路上第一次正式小心翼翼把自己工作介绍给父亲,父亲听完后若有所思呢喃道“有出息”,芙美惊愕以为父亲会失望,创业受到的心酸与苦楚得到父亲认可的她高兴的哭了。阿尔兹海默症在剥夺父亲记忆匣子的同时也是稀释父女矛盾一个很好的契机,经过时间过滤筛选最后剩下父亲对女儿厚重的疼爱。 阿尔兹海默症夺走不了山崎努前辈对老伴的爱,连时间和死亡也不行。在回老家的动车上,记忆机能大幅衰退的他却对老伴说:“是时候了,我想把翟子你正式介绍给父母。”那是初次带翟子见父母的场景,此去经年,无论对这个世界多么陌生,无助,我想他对翟子的爱与依恋都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以至于把一切熟悉的人和事抛诸脑后了还会不知觉地再现当年的场景,他对翟子老伴儿的爱以凌驾于本能之上。 当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们在时间桎梏中无处委身,想要尽力抓住些什么,却只有空无一物。他们就会反复动身寻找一切与内心深处契合的重要的东西,比如像父亲反复动身寻找家以及与家人有关的一切。在旋转木马那里母亲和女儿找到离家出走的正在玩旋转木马的父亲,旁边摆着三把伞,那是小时候放学下雨时去接女儿用的伞,母亲回忆说,小时候麻里和芙美放学后会和妈妈一起去玩旋转木恰逢马下雨了,爸爸来接他们,然而他就只来过一次…… 阿尔兹海默症就像一个粗细不一层层叠叠的大筛子,无情地把与自己生命轨迹里重要的人和事一遍又一遍的筛选,让被病魔吞噬的人与亲人与世界脱节,甚至连本能的吃喝拉撒都脱节,最后只留下了最赤诚最清澈的爱。最后我想说,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抓住可以抓住的,用力给父母最好的结局,别爱的太迟,常回家看看。

     4 ) 阿尔兹海默症真的能照见父亲的反面?

    “漫长的告别”也是“漫长遗忘”的开始,越到最后,剩下的记忆越是清澈、真诚。

    八年四季的时间变换,拾起、飘落、又拾起只属于秋季的枫叶书签,时间与死亡签订契约,一点一点剥去父亲坚硬的外壳。润物无声。

    东先生家有两个女儿,姐姐麻里婚后随丈夫移居美国,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妹妹芙美未婚,依然在为理想努力。东先生很少说话,有些傲娇,他几乎是依靠神情或肢体语言构建出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爷爷形象。(在山崎努爷爷的另一部电影《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也是》也是)且大多数时间都沉湎在过去的记忆里。透过影片的一些蛛丝马迹其实不难发现他对芙美曾经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希望她能“继承”自己的职业。生日会上执意要借书给芙美;以为她已经当上了老师;就连丧礼上遇到的朋友也以为芙美应该是“女承父业”了。东先生或许在芙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为她预设了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而实际上,芙美没做老师,做了厨师。在影片没有呈现的地方,在东先生和芙美之间也许有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是关于父与女的较量,关于亲情与个人的角逐。后来芙美逃离了,以致和父母同在一座城市生活,却从正月到十一月没回过家,母亲需要以“钱”做借口才能骗她参加生日会;以致在饭桌上听到父亲的病情时,流露无法接受的情绪。父亲仿佛一夜衰老,坐在书桌前如秋季飘落的枯叶。萧飒、静默。强势的一方倒下了,弱势的一方显得又些迷惘。

    “阿尔兹海默症”在影片是一个稀释父女矛盾的契机。芙美第一次创业惨遭失败,带着愧疚的意味忐忑地向父亲解释自己的工作,却意外地被赞有出息;没有送出的曲奇饼,父亲却吃得津津有味。时间带走的似乎不只是父亲的记忆,还有他的严厉和固执。它几乎不是一种病,更像是上天对东先生的捉弄,将他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全部铺开在亲人和观众面前。

    ——“走不进别人的内心,好痛苦。”

    ——“别愁兮兮”

    ——“悠悠地来。”

    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脾气又倔,满脑子工作,家里的事从来没有管过。”这是麻里对父亲的评价。在麻里的童年里,父亲东先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想应该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好的教育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所以,当麻里的丈夫恰恰就像曾经的父亲时,她只向母亲请教“所谓的夫妻到底是什么?” 面对小崇的叛逆,又刻意支开母亲和妹妹,向父亲请教“应该怎样做。”相比妹妹芙美,麻里更在意的是建立一个完满的家庭,大概是因为想要从其中获得在父亲那里缺失的爱。她对父亲说:“一直想要变成像你和妈妈那样。”其实是想要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和父亲这样的人相处。但在成年以后的生活里你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即使去找妈妈,她也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妈妈再也不能用“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这样蹩脚的借口来搪塞关于夫妻之间的事情,以致在奔溃的瞬间,麻里只能以强吻的方式来夺取本该属于她的爱。

    麻里哭的时候,镜头转向了已经走到生命晚期的东先生,画面里的他表现出悲伤的表情,或许还有一些愧疚(毕竟这部电影里的“阿尔兹海默症”真是很神奇的病)。因此,当小崇出现的时候,爷孙两代人的最后一次挥手,看起来即是道别,也是嘱托。“以后要好好爱我的女儿。”

    这世间存在一些东西,时间和死亡也无法夺走——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时候了,我想把曜子你正式介绍给我父母。”最重要的物件:蓝色盒子的柚子糖。所谓夫妻到底是什么,也许要走过“漫长的一生”才能知道。

    但“阿尔兹海默症”不能用来等同温情,影片置入了太多刻意的煽情对白,对于母亲照顾病人的辛苦却只是略略提及,因此失去了真实的质感。

    男性权威意识也很强烈,芙美努力工作的最大目的是获得一家之主东先生的认同,而教会她基本厨艺的母亲却被忽略;圣诞、生日戴奇怪帽子的规矩也是由东先生确立的,家庭的其他成员只能遵守;麻里渴望得到的爱也是以父亲、丈夫这类处于掌握家庭权力的男性为基础,但影片里明明还有妹妹、母亲这类女性,难道她们的爱就如此不值一提?

     5 )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

    平平淡淡,却代入感极强的一部电影

    树叶子书签,三把伞,柚子糖,回家的方向,挥手,游乐园.....

    我很感叹电影里两个女儿和母亲对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照顾,担忧和爱。

    我很心痛我自己的爷爷没有接收到这样的爱与关怀

    我想以后我的父母和我也会老去,也会用漫长或者快速的方式跟我们告别。

    然而人生本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啊

    一边在和亲人、爱人、和自己告别,一边要继续往前走

    太好哭了这部电影,第一次被触动到,是开始忘事的父亲说“近些日子,感觉人和事都离得好远”,外孙说,离得远会寂寞吧。会很寂寞吧?当你开始忘记你曾经的经历,你身边的人,仿佛这些事情和人都不属于你的。甚至是记忆,都是陌生的。

    第二次哭了,是因为父亲说:

    ”是时候了

    我想把曜子你正式介绍给我父母

    你会和我一起回去的吧“

    ”好“

    哭的稀里哗啦的,即使在不断的忘记事情,我仍然记得踏上这趟列车,是为了带你去见我的父母。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第三次在游乐场的时候真的要爆哭,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想起了以前去接妻子和女儿的事请

    带着三把伞来游乐园接她们。笑得像个孩子,家人永远都是守护在身后的灯塔啊!

    ”人们把老年痴呆症成为 漫长的告别,病人的记忆会一点点消失,直到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

     6 ) 《漫长的告别》: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直往前走,就好

    朋友:

    在夜深人静的十分,你会不会在某一瞬间思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难过失落,绝望时,你会不会也会困惑,既然我们终将面对死亡,那么苦苦挣扎着生存又是为何?

    在亲人情人的遭遇生老病死,在无法避免离别时,我们是用怎样的表情来应对?是哭着流泪,还是笑着面对?

    我,其实一直很困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既然活着终归是要死的,那么与其辛苦地活着,为什么不选择轻松的死去?

    那时候,不知道啥叫哲学,却常常脑子里闪现这样带有几分哲学意味的念头。

    最近,这段时间几度遭遇生死,亲人的,情人的,自己的。反正,只要活着够久,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生老病死的话题,定是绕不开,或早或晚,终会遇见这道“人生必答题”。

    很巧的是,我无意间邂逅了《漫长的告别》这部电影,虽然豆瓣很多的影评,对它的评价并不很高,但并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最重要的缘故是,我自身经历和这部《漫长的告别》实在太为相似。

    我想知道,不同国度的人,面对同样的命运,是做出怎样的答案。与其说,看电影,不如说我在对同一份试卷的答案。

    1.

    面对阿兹海默,最终的离别

    不久前,我的奶奶因为阿兹海默症,卧床将近七年的时间,去世了。面对死亡,不同于爷爷的漠然不语,姑姑(奶奶的女儿)的痛哭流涕,我更多的是安静地去接受这个事实,就像接受一片枫叶,红够了,就会缓缓飘落一样。

    当我知道奶奶死讯的那天,我和我爸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我爸当时大脑已经处于停滞的状态,医生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那一刻,我仿佛发现,父亲也是个“假装的大人”,我逐渐要成为家里的大人。

    于是,我尽量平静地按照医生的叮嘱,帮奶奶找衣服,给她换上,让她走得体面;平静地收拾好奶奶的行李,联系车辆,尽早把她送到爷爷身边,让他俩见走后一面;然后一个个拨打电话,告诉家里的姑姑伯伯,医院的情况,让外地的他们不要太急,要安全的赶回来,见奶奶最后一面。

    哥哥们也都从外地赶回来了。他们见到我时,我们已经回到奶奶的老家,老人家总是想落叶归根回故土的。

    哥哥们说:“落落,你和奶奶感情最好,从小就在奶奶身边长大,为什么你没哭啊?”

    对啊,其实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我没哭?

    是因为一早,在奶奶生病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结果,在漫长的告别中,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还是因为我没有感觉到奶奶真的走了呢?或者,是我生性凉薄?其实,我一直也没想明白,也很自责。

    电影中,阿兹海默的父亲,在两个女儿和妻子陪伴下,最后一次戴上了生日帽,过了最后一个生日,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电影的镜头里,她们也没有痛哭的镜头,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悲痛,以平静而温情地方式,与他告别。

    镜头的最后,没有刻意渲染悲伤,而把包括远在海外的孙子在内的大伙儿对离世的父亲的浓浓的思念和牵挂传递给到观众。我们知道,他虽已离开,但未消失,而是以记忆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存在于每个亲人的脑海里。

    那一刻,我或许通过电影治愈了一点点,也许,我真的从未觉得奶奶离开。她真的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我的身边,就像早年看的动画《寻梦环游记》想表达的一样: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

    电影最后,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七年啊,时间真的很长,算是漫长的告别吧。记忆会慢慢消失,慢慢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电影中,阿兹海默被比喻成漫长的告别,这让我对这七年,有了全新的角度,可以去看待和认识。

    2.

    初遇阿兹海默,时而混沌时而清醒

    现在想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奶奶患了阿兹海默的呢?

    大约是她把菜挂在了邻居的家里,以为是送到了我家?大约是偶尔几次,奶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过了老久才回家?大约是奶奶自已都所察觉,有所预感,有点惶恐地问:“落落,若是奶奶把什么都忘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怎么办”的时候吗?。

    那时的我们,一边安慰着奶奶“不,不会的,不会这样的”;一边既是担心又是恐慌。

    事实上,不论是多大年纪的“大人们”,也是生平第一次面对阿兹海默的威力啊。

    他们也会害怕应付不来,害怕出现意外,就像害怕人生所有的其他未知一样,害怕着阿兹海默的未知。

    电影里的两个女儿——麻里和芙美,在知道父亲得了阿兹海默,会一点点慢慢的记忆消失后,一面是大女儿麻里带着一丝惶恐而担心地说:“那怎么办,之后会变得很辛苦。”一面是二女儿美芙说:“没事的,因为爸爸头脑那么好,没事的。”

    真的,这个电影细节像极了得知奶奶阿兹海默后的我们家,虽然心理难受又不得不接受,去面对。

    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很难有这样的感同身受。很多点评说这部电影种种失实或者矫情,但在我看来,电影里的很多细节,真的和真实经历过阿兹海默的我家,惊人的相似,很多情节如出一辙。

    3.

    遭遇阿兹海默,回到最初的自己

    电影镜头一转,到了2年后的2009年夏天。电影里的父亲,病情相较之前,严重了许多。他总念叨着要回去,尤其是在下雨天;经常明明待在家,却还说要回家。母女三人商量,也许父亲想回的是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家,就千里迢迢带着父亲乘着火车回到农村老家。可是,父亲刚到吃了两块西瓜,就又说要回去了。不回去就发脾气,可谓是孩子气十足,任性至极。

    大约也是2年左右吧,2014年的奶奶,也像《漫长的告别》电影里小崇信里写的那样,我的奶奶也忘记了很多事,但她本人和电影里的父亲一样,不再难过。

    奶奶,在生病后,也常念叨着要回家。大家一不注意,她就就往山上跑,老是急坏了家里的大人们,漫山遍野地找奶奶,生怕她遭遇意外。

    听爷爷说,以前奶奶的老家在山上。可是,现在的山上,除了荒草丛生和肆意生长的灌木,啥也没有,哪里还有从前家的影子啊。

    只是,以前一向温顺的奶奶,现在会发脾气、会骂人、会哭泣,会不顾一切的往山上去,让人担心着急却又仿佛回到了值得被人疼爱的小姑娘年纪。

    她,说话迷迷糊糊;她,不再是我从前印象里,那个勤劳能干、一手拉扯大全家的奶奶;而是需要人疼、需要人照顾,有自己的小任性的小孩子。

    4.

    照顾的七年,冥冥中“家”在凝聚

    因为奶奶总是,一次次往山里跑,后来摔了,摔得不轻。所幸发现及时,捡回半条命,但是却中风了,她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奶奶独自跑出去,找她不见了;她也再能独自去寻找她的“家”了。

    对爷爷而言,照顾奶奶的事,更难了,也更艰巨了。

    同电影里的母亲曜子一样,我的爷爷不愿假借护工手,总是要亲力亲为才放心。我们小辈们,每逢周末,不论在哪里都尽量回到老家,帮照顾奶奶,给奶奶洗澡擦身,帮爷爷打扫家里。

    以前,大伙儿都个忙个的,如今,因为奶奶,能来的都来了。大伯在美国硅谷是回不来,二伯从每周末奔波于宁波往返杭州的高速,姑姑坐着城乡小巴也是坚持每周回到老家。

    每周一聚,成了惯例,一方面照顾奶奶,陪陪爷爷;另一方面大伙儿交流也多了,我们的“大家庭”较以前凝聚得更紧密了。

    电影《漫长的告别》中,大女儿、二女儿长大在外,各有各的艰难,也各有各的心酸,难过时,看看这个忘记一切的父亲,才能撕下假装坚强的外衣,痛哭或得到温暖和慰藉。

    其实,某种程度上看,虽然每周末,大伙儿都赶过来,主要是为了照顾阿兹海默的奶奶,其实也有治愈自己一周的难过和不快。

    周末,兄弟姊妹几个聚聚,相互谈心治愈,笑一笑,然后,再继续面对生活给予的种种。

    5.

    和她告别后,仍要勇敢向前走

    奶奶走后,我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更频繁了。父母在一天天变老,自己其实只是个“假装的大人”,曾经大人们逐渐从成熟变得幼稚,脆弱,需要人陪;而自己没有成长到足够成熟,能够承担生活带来的种种变故。

    当然,会告别,就会有遇见。

    2020年,与奶奶告别;2020年,也遇见了哥哥的女儿,我们家的首个小侄女儿。

    时间给予的,好的坏的,我们都要承受。告别后,仍要勇敢向前走,把伤口酿成收获,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就像《漫长的告别》中,母女三人多次哼唱的歌词里写的那般:“一人孤独的夜晚,幸福就在云端上,幸福就在天空上,就让我们昂首向前,别让泪水轻易流出啊。”

    嗯,就让我们昂首向前,别让泪水轻易流出。

    今夜,因为一部电影,感慨良多。

    是我。

     7 ) 请让我们给这场盛大漫长的告别赋予温暖的记忆

    //mp.weixin.qq.com/s/6pFZ5TFtW07LrGHrdL1Btg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某一次回家路上的列车上,“痴痴呆呆”的升平很严肃认真的对一旁劳累妻子说:“是时候了,我想把曜子你正式介绍给我父母,你会和我一起去吧?”

    升平和妻子曜子一起去超市,然后被工作人员拦下来,因为升平兜里揣了三样东西没有付钱:柚子糖、土豆和鱼片,这三样东西分别来自于和他生活中有羁绊的三个人。柚子糖是他和妻子之间很有纪念意义的一样东西,土豆是小女儿餐车土豆咖喱的原材料,最后的鱼片大概是对应女婿的研究领域。

    而面对趾高气昂的店员,妻子曜子一直不断道歉,但是店员依旧不依不饶,此时的升平一下子怒火,把桌子上的东西扔到地下,即使他此时已经认不出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他依然知道要维护她。

    曜子的眼睛做完手术后,医生嘱咐她需要眼睛朝下看,可是她在知道丈夫住院就在自己的楼下是,她还是一路低着头,数着步子走到了丈夫床前看望陪伴,升平也伸手轻揉的抚摸着妻子的脖子,就是岁月静好的样子,我身在何处、看上去多么狼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和你一起。

    希望很多年后的我们,想起自己的曾经不是遗憾和不得,而是感激自己经过冗长时光的锤炼,积攒了充足的勇气,坦然的道别,坦然接受至亲至爱的离去,因为曾经珍视过,所以虽然伤感但也不留遗憾,一切都会慢慢治愈,终归这是一个不擅长告别的世界,一切的离去都会是静悄悄的,无非是对于告别“它们”准备的充分与否,我们漫长的一生,便是最漫长的告别,和自己的过往告别,和生命中那些或轻或重的人们道别,和逝去的一切告别。

    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我浅薄,观点不同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短评

    用两个小时讲完了《都挺好》40多集的故事。

    7分钟前
    • psyduck
    • 力荐

    的確讓人感到漫長了

    11分钟前
    • misty
    • 还行

    #BJIFF2019#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呀,漫长到用一生的时间来和你的家人和一切来告别。故事写得体面,电影拍得从容。力求克制但情感饱满。好多细节都很好,比如树叶书签,比如手帕,比如加了葡萄干的土豆泥,比如从来不回日本看望丈人的女婿。这个是最真实的哈哈。

    13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BJIFF. 三把伞、冰西瓜、读倒书、挥挥手。典型的日式生活片,以细腻动人。逝去的枫叶,似最好的回忆,新生的绿叶,是明媚的未来。人生无限好,莫被死亡扰,这漫长的告别,着实温暖。

    15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所以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

    1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差不多……差不多是时候一起去见我的父母了吧,曜子”这一定是2019年我听过最美的情话。

    22分钟前
    • 杨艾歌
    • 力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一个严肃的父亲形象在失忆症中逐渐远去,伤感温馨的题材,催泪场面比比皆是。但后期也显得节奏略拖沓、煽情较过度。缺乏适当的克制。山崎努老爷子连神态和步态都彰显出演技,让人为之动容。首尾呼应的游乐园旋转木马一场戏真是全片最大的闪光。以孙子作结尾是最大的败笔。三星半

    2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片子本身没有太突出的亮点 基本就是工工整整四平八稳 但这类题材实在太狡猾了 一旦你代入自己或家人 基本上就是哭崩的节奏 山崎努演得太好了 凹陷的两颊都是戏 苍井有种回到08年那时候的稚气 好神奇

    29分钟前
    • T.V.Zoe ி
    • 推荐

    能将家里有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症的父亲的生活拍得如此恬美,只有日本导演了吧?!

    3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太可怕了。导演的坏品味在结尾那段狗尾续貂的孙子戏里暴露无遗:煽不动,硬凑戏的感觉。山崎努老爷爷要多活几年啊,整个片子都靠老爷子和优酱才勉强撑起。

    3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苍井优的蛋包饭

    40分钟前
    • 九個9
    • 还行

    误打误撞在#HKIFF43#看了全球首映。典型的日本温情电影,用含泪的微笑抚慰观众的心灵。认知障碍天生就是一个极度催泪的题材,“漫长的告别”是慢慢的遗忘,更是迷失在回忆里的老人奋力打捞宝贵瞬间的过程。山崎努爷爷那些很轻又很准的表演都有够动人,某些段落里影像和情绪确实流淌起来了。体量颇大,还容纳两个女儿的故事,回想起来略显冗长。不愿像《东京物语》般直面琐碎残酷的现实,而是温柔到没有叩问,用一双无形的手轻柔抚摸我们都曾有过的伤痕,编剧的痕迹之重则让电影失去了更进一步的力量。

    44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非常典型的温情系作品,所有的感动其实都在标题里了,家人的羁绊,漫长的告别。整部电影做的很细腻、很温柔,一种缓慢的感动。一家四口全员出色。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三星半,按理来说应该是很打动人的电影,我没有为其所动,可能是今天自己的心情不好吧。很多细节都是直给,编剧的痕迹有点重。开场不久有些画面组接上有一点点不连贯,比如上个镜头用筷子从土豆沙拉里挑葡萄干挑了很久,下个镜头的盘子里葡萄干却没几个。

    51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还行

    很美,是熟悉的日式家庭片。但太电视剧向了,台词和角色风格像是想象出来的,非常缺失实际元素。国外一家人线也尬尬的。

    54分钟前
    • 阿亚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日式家庭片,套路感太强缺了表达的真诚,大女儿一家在美国生活中的白人角色脸谱化的让人尴尬

    59分钟前
    • 没有烦恼的少女
    • 还行

    北影节第4⃣️场@天幕新彩云丨好久没哭成筛子。看似是一个威严父亲患老年痴呆的故事,其实却是对身边女性的温暖抚慰。尤其是30+的我们,无比动容。你没结婚。你的感情似乎也总无法顺遂,终得一人,无奈还是敌不过他的前妻和孩子,以及曾经家庭的牵绊。你有一身厨艺,梦想开个饭店,却最终因要照顾父母而无限搁置。可当话都说不出的爸爸一口气喝完你做的汤,满足感确是无法言说。你结婚了,有了孩子,搬到美国。大家以为你一定过的很好,其实早就跟丈夫无话可说,甚至分床分房。你看着感情甜蜜美满四十年都嫌不够的父母,心情岂是羡慕二字所能表达。你的儿子早恋,逃学,拒绝交流,你却连跟他老师沟通的能力都没有。原来有女儿的父亲,越老才越懂得表达宠爱,而这迟来的宠爱,已足够支撑这漫长的告别,和自己未来的一生。愿一地鸡毛中也能见阳光。

    1小时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金鱼用下垂体适应咸水淡水,人类用爱适应月圆月缺。他的记忆力衰退,仍记得说该把曜子介绍给父母;她的视网膜脱落,仍能准确摸到他所在的二号床。和他一场漫长的告别,还来得及戴一次尖顶生日帽,这是不成文的规矩。来得及学一下汉字,毕竟他是大师。看着导航里的圆点喊加油,因为他是我们一生的挚爱。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大女儿一家在美的生活就像是传统日式家庭片的畸变,一种想要打破常规却最终失败的可敬也略显可怜的尝试;永远不曾期盼的地震海啸总会不期而至,一直翘首以盼的新东京奥运在本片首映后一年遁后一年,我带着口罩在影厅里突然感觉仿佛银幕内外的时空在某个节点交接在一起。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我多希望,我们能像你和妈妈一样” 雨天去游乐园接女儿的故事、妈妈低着头找爸爸床位、工作日白天下雨飞机晚点都来接你、爷孙俩视频里的隔空挥手、病房里戴起生日帽…都是既温馨又泪目的瞬间。“他们管老年痴呆,叫漫长的告别。他们渐渐失去记忆,一点点离开…”只要他想活着,那就开心的活着。长达7年的告别,苦中作乐,生活的酸楚变幻成家人的幸福。“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胜过他的家人”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