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局部第一季

    局部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5

    主演:陈丹青 

    导演:谢梦茜 

    猜你喜欢

    • 第10集

      民国侦探诡事录

    • 第13集

      燃心

    • 第12集

      迟早遇见你

    • 第16集

      月满云知

    • 第30集完结

      金庸武侠世界2024

    • 第12集

      恋恋小食光

    • 第12集

      我的盲盒恋人

    • 第09集

      珠玉在侧

     剧照

    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2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3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4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5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6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6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7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8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19局部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长篇影评

     1 ) 思维的乐趣

    这一系列我看得非常过瘾,不是那种麻辣点评的一时解气痛快,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觉得这么好。
    陈丹青没有掉书袋讲知识,所以不枯燥。那他讲什么呢?讲人,讲活生生的人,七情六欲吃喝拉撒,讲得极有代入感,让你进到当时的场景去看去想。就像陈丹青自己讲的:他是一个喜欢问问题的人,但不在乎答案。比如印象派为什么当时不被待见?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人们觉得那样的画没完成。那到底怎么样一幅画才算完成?这个问题问得太厉害了,我当时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我勉强算受过一段时间的绘画训练,刚开始画丙烯,老师总说我没完成,可我明明觉得已经都到位了。后来画过一段时间,眼睛看到的东西多了想法多了,就会没完没了地改,甚至成为一副过度完成的作品。我就会想什么时候罢手怎么样叫结束?因为觉得一直可以改下去一直都没完成,所以通通没有装画框。陈丹青拿毕加索的话说:这些画还是活的,一旦装画框就死掉了。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简直兴奋地发抖。啊,把我无意识里的东西都讲出来了,百分之百击中痛点。陈丹青厉害的地方之一,是语言有时候非常到位,非常会问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木心的启发,寥寥几句,精彩绝伦,好到你想打他。
    每集像是有主题,可陈丹青又常常讲着跑题,看似讲的是些细节和八卦,但他们却四两拨千斤地再现了绘画史。印象派那么多大名鼎鼎的画家,他偏偏讲那个从模特转型画家的女画家瓦拉东,画女裸体也画男裸体;他讲印象派可以到户外画自然光是因为针管颜料的发明;他讲印象派画家和印象派音乐家一起玩耍,配乐放了德彪西……你会发现19世纪从工业技术、性别观念到文化解构经历着全方位的革命,所见的横空出世都是水到渠成,见细节更见整体。陈丹青的解读是整体的,格局很大,又落脚小,看上去不拘一格。
    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好,可以形容出来。但真正的好是他的思维方式,所有的观点都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节目里他举的很多例子是去服务他观点的,和事实可能存在误差。但这不重要。对这里提到的知识不必过于认真,打基础肯定要自己抱大部头去啃去吃苦。思维方式的获得养成比纯粹的知识要难多了。一般人,学不像。有空多想想。

     2 ) 局部:陈丹青引人入胜的精彩“胡扯”

    之前因为《开卷八分钟》莫名其妙的停播,让我大惑不解,为这么好的节目无缘无故被毙而郁闷了好久,后来一次无意瞎逛,在土豆网的首页看到了对梁文道新节目《一千零一夜》的推荐,经过一番了解,才知晓原来重任在身的道长是和“理想国”合作去了,名副其实的“理想国”以理想为起点和土豆一共推出了三个系列节目,道长说书,陈丹青谈画,马世芳聊音乐,一路看过来,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兴致盎然的反倒是陈丹青的《局部》,只可惜一星期只更新一集,总共也就十六集。

    爱看主要有两个比较私人的原因,一个是小屁孩的时候有被送进过绘画班,按部就班的打了一段时间无聊的酱油后,汗颜的是就连个三脚猫的装逼功夫也没能学会,成了内心的一个郁结,不过现在反观那些挤破脑袋都想进入学院被体制驯化的学生们,我倒对起初自个的半途而废深表庆幸。另一个是一直都挺欣赏陈丹青的谈吐风格,平和舒缓的语调和从浅入深的独到观点,挺有代入感也获益不少,之前拜读过他的几本著作,加之他对于木心的推崇,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也就强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一间画室,一把椅子,几张稿子,一张嘴,《局部》就在陈丹青慢条斯理随性自然而饶有趣味的话语间展开了,不要以为曾经这个因为中国模式化的考试制度和死板的教学体制,毅然决然拂袖而去的清华教授,会对着镜头照本宣科一本正经的大谈特谈西方那套所谓的世界美术史,掉进枯燥乏味睡意袭来的无聊漩涡里,陈丹青反倒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个新颖而有趣的视角,有见解、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讲述自己对于绘画艺术以及人文历史的看法,不是单单指向局限的某一方面,而是在不断地引述相关信息和丰富素材中,绕着弯但又懂得点到即止,回到问题和主旨的关键点上侃侃而谈,给予观者更深的体会和更广博的见识,让孤陋寡闻的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般喜悦而激动。

    在被各种娱乐至上的真人秀充斥屏幕的时代里,能看到这样一档讲涵养有良心重质量的节目实在是太不易了,《局部》由陈丹青从王希孟美轮美奂的《千里江山图》说起,谈及“年轻”一直都是最有价值的人生资本,到涉及中外绘画的迥异和牛逼之处;苦难缔造伟大的艺术传奇,通过双手塑造悲怆的现实;由一张不起眼的平凡小画展开,品味憨人梵高在阿姆斯特丹初习素描的绘画阶段,吐糟国内刻板想死的考试制度;深入巴黎印象派画家,着重提及因战牺牲善于群像作画的有为青年巴齐耶;从按指示作画的那帮子宫廷画派到印象派那群革新绘画史自由随意作画的窘困大师们,是被养着照题画画好开始自由创作强?绘画是否一定得需要“完成”,又如何定义“完成”?“完成”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陈丹青在节目里乐此不疲所论述和探讨的。

    透过毕加索和具象画家弗洛伊德陈丹青试图给予“未完成”一个强大而坚固的说服力,渐而深入到古代的文人画派,倪瓒、文征明、赵孟頫那帮人,其中就有拿着朝廷的俸禄做着印象派画家们干的事,说得挺有意思也很有见解,虽然印象派之后出来了一批更倾向于离经叛道的野兽派,接着陆续冒出了一大波愈发自视甚高傲娇不羁的胡闹者涌上了台面,一发不可收拾,而印象派的革新意义也在这股狂潮中逐渐成为了历史;我挺才疏学浅,如果不看这节目,我还真不知道瓦拉东是何许人也,竟然还有这等牛逼的女性画家,没学历,没关系,没人脉,看似有着卑贱的社会地位,却能自学成才,和大名鼎鼎的男性画家抗衡,成为绘画史上不容小觑的艺术家,从节目里展现的几幅画作来看,的确有让人过目难忘的实力和风格,最后陈丹青对于她画家儿子的一番描述,很有趣。

    民国时期才子佳人间的绯闻八卦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经由陈丹青的介绍有幸熟知了两位清新脱俗的民国女性画家关紫兰和丘堤,连做两期关于女性画家的节目,陈丹青在言语间明显变得小心翼翼谨慎许多,生怕触动了女权主义者的敏感神经,不过在他谦卑诚恳的字词组织表达中,也的确为那些淹没在男权主义偏见思想洪流中的优秀女性无形平了反,其中被陈丹青稍有提及的南斯拉夫艺术家玛瑞娜的行为艺术深深感动了我,很想看看她在中国拍的那部浪漫唯美的纪录片《情人·长城》;开场一首再熟悉不过的曲子,听着瞬间就兴奋了起来,谭盾的《夜斗》配着徐阳的《南巡图》,十分震撼带感,那么大的排场,那么多的人物,数不尽的官员和民众,各种场景的细致入微,没啥科技辅助,仅凭一对眼睛和一双巧手,就能将其鲜活生动的场景还原于纸面,古人的实力和才智实在是令人折服。

    徐扬这期,陈丹青从自个的画室搬到了早已改头换面的乌镇,同时感叹着时过境迁的无奈,庆幸徐扬一帮子默默无闻的宫廷画家透过最纯粹原始的手艺保存了昔日的江南原样;以威尼斯画家卡帕齐奥说开来,一张画给予诸多讯息的重要性,与景别产生的关系和作用,看似繁多实际别有用心,其中引用并结合电影来论述的一段十分形象和亲切;和俄罗斯电影一样鲜少提及的还有被刻意遗忘实际顶牛逼的大师级画家,陈丹青重点谈及了他偏爱的苏里科夫和列宾;要是有机会去一趟佛罗伦萨就必须得跑趟圣马可教堂,抱着虔诚的心态静心观摩和欣赏被陈丹青冠以“神仙”头衔的安吉里柯的杰作,即使并非信徒,也能让人脱离俗世通过安吉里柯那一幅幅震撼无比透着灵性的湿壁画,进入圣神美妙的国界中……,以上只是我走过场式的将节目前十四期的内容大致粗略浅显的描述了一番,还有更多的精彩细节、有用的信息和妙语连珠等着观者自个去细细品味。

    陈丹青常说自己在节目里的言论不过是一通胡扯,不必全信,其实大伙都知道这不过是他的自谦罢了,也是为他那有些偏主观的想法和言论找个合理的台阶下,也看到很多把这档节目当成正儿八经一丝不苟的美术理论节目来看的天真小伙伴们,抱着苛责的态度批评陈丹青一些犀利的言论(例如对《蒙拉丽莎》的吐槽,用傻逼这类简单粗暴的字眼描述画家等)的不在少数,但在我看来实在没必要太过较真,这就像个真性情的人在通俗的坦白自己的观点而已,每个人都保有自我的意见,这点和电影常常引发的争议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见仁见智,太过认真就真傻冒了,不过我偏爱这档节目的原因除了陈丹青诚心诚意推荐的那些被丰富而自以为是的美术史埋没的画家和事迹外,就是陈丹青个人独到的眼界和认识,看完后可以不同意不赞成他的看法,但他给予的多重性的理解层面确是极为难得的。

    不矫情、不激进、不乏味、不晦涩,很舒服很享受的听着陈丹青将他对于绘画的了解娓娓道来,让观者在充满乐趣和内涵的绘画艺术的海洋中自由汲取、遨游,以我的浅陋之见在如今主流逐步庸俗化、极易喜新厌旧、更新换代如此之快、被科技发展日渐垄断和绑架的时代下,传统的绘画已经越来越边缘和小众化了,我指的是真正纯粹的绘画艺术,并非是那些还在不断往悲剧靠拢的日渐壮大膨胀的学院派绘画,在当下出于兴趣单靠纯绘画养家糊口实在是太天方夜谭了,对绘画的定位和标准也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前提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绘画艺术?答案正在被大势所趋所日渐同化和曲解,而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艺术修养貌似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词汇,就连绘画知识(撇开专攻或有这方面爱好的研究学者)也在一天天的被淡漠和遗忘,试问谁是席勒?谁又是苏丁?谁是八大山人?谁又是弘仁?

    不过对于大多数鸭梨山大只能拼命赚钱养家的平民百姓们来说,根本连了解和知晓的心思也不会有,这点很让人理解,但在一层不变循规蹈矩的生活中,除了对基本物质的追求外,精神价值的充实才是从生存跨入生活的关键所在,不过现在貌似不少人连装逼的意愿都没有了,对此充满了忽视和不屑,就像一些文化现象和传统工艺注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水中一样,绘画现在更多是作为一门工业技术和谋生手段,不过纯粹的绘画艺术绝不会消亡,在未来想必会以另一种全新的面貌示人,不过到了那时我可能会怀念起梵高笔下那一个个充满着悲情色彩用古拙简朴的线条画出的穷苦百姓,会很怀念席勒扭曲的画风中那赤裸尖锐大胆的强烈表现,会怀念倪瓒清新淡雅素净留有余味的笔调,我可能会一个人静静的窝在家里再次翻出陈丹青的《局部》反复细品,不过这无非也是出于我个人爱猜想的毛病罢了。

    以上也是我无聊之余的闲扯,在各种挑战、各种爸爸、各种偶像满天飞的浮躁当下,出于更多的目的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盆友能沉下心来去看看这档节目,相信一定能在陈丹青的精彩“胡扯”中获益良多。

     3 ) 《局部》第一季摘录

    *E1《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现藏 故宫博物院

    陈丹青评价这幅画中提到“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所谓雄心,是和千里江山的壮阔一脉相承的,在年轻的时候,在自信和激情的加持下,呈现出的东西总是充满生机和力量的。陈在第二集《死亡的胜利》中提到“各种艺术的成熟壮大,根子全部在早期。”“早期作品都很简单,但是生猛。都很幼稚,但是天真。都难免粗糙,但是精力饱满。用中国的古画就是元气淋漓。” 因为元气和内在的欣喜,王希孟挥笔成就这样一幅酣畅淋漓的画。本集末尾陈丹青如是说“十八岁干的事,多半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几年就死了。”

    《菜根谭》言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我追崇那份赤子之心。在浮躁的社会中,不论社会怎么加诸于现实的残酷与不安,只惟愿对艺术与美的激情永不消减。

    另外这一集中关于绘画创作,陈认为“绘画是手绘的,手艺第一。手艺之上,又是眼光第一。这个眼光,分两层。一是观察之眼,一个是指一边画着,一边你怎么判断自己这幅画,属于经验范畴,是不可学不可教,所谓天份,实指这个。”作为一个庸庸无为的欣赏者,我可以理解为我一贯很喜欢的一种状态,即“既置身其中,又处身事外。”置身其中,意味着全神贯注地投入,物我合一。处身事外,即所谓对作品的判断。要成就艺术,须有独特的艺术眼光,在艺术史的洪流中,能够被记住的人,既是传承者更是开拓者和引领者。一味临摹,是匠人;发挥自身的才气,实现美感的创新,才是艺术家。

    *E2《死亡的胜利》布法马可

    现位于 意大利圣墓园(比萨斜塔旁边)

    gorgeous:欧洲湿壁画(教堂里)& 魏晋唐宋·工笔重彩画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各文明、各种文化都有一个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那么每个画家,每个画派,也都有自己的早期、中期、盛期、晚期,然后没落,然后死亡。

    ▲关注早期的作品

    北魏的敦煌壁画——元气淋漓,动人,想象力

    eg:无名作者《舍身饲虎图》

    云岗石窟compare with 龙门石窟:前者的雄大气魄甚于后者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也不是所谓的文化教养,而是直觉、本能和最最新鲜的感受力。

    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贡布里希

    #绘画内容:关于死亡,棺材,尸体,屠杀(西方经常出现的主题)

    The corpse is alive,as corpse:it is the living image of a dead thing.尸体作为尸体,是活生生的。——罗兰·巴特

    中国人少画棺材和尸体

    compare:透露出不同国家关于死亡的认知和其中显现出的差异。

    *E3 人民的胜利· 蒋兆和《流民图》

    1943 展于北京太庙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E4 初习的作品·《海边的渔夫》1883 梵高

    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梵高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乡下 席勒·姆勒博物馆 梵高初期作品

     4 ) 《局部》第一季——丈量过往的艺术之美(13-15)

    🇷🇺第十三期 .俄罗斯冤案

    俄罗斯人公认的民族灵魂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在亚洲,我们是欧洲人,在欧洲,我们是亚洲人”,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祖国沉淀着无限的热爱与对俄罗斯社会现状的悲悯,直到今日俄罗斯依然面临这样的处境,深刻揭露了俄罗斯与欧洲的现实关系与心理纠葛。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话说这次视频看完后,你会慢慢回味和享受俄罗斯是如何将艺术活成了波澜壮阔的盛宴,自从十七世纪彼得大帝强行脱亚入欧,18世纪末俄罗斯艺术走入黄金时代,尤其在文学、音乐和艺术等表现的很强劲,没有俄罗斯的欧洲文学也是少了如此精彩的一页,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等人的作品显示出庄重与深邃,而以画写史的列宾、苏里科夫也在画作中栖息着俄国岁月的凝重,在时光轴的画卷的这一端积淀着俄罗斯人的心魄。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俄国画匠列宾、苏里科夫都是俄国历史画匠,他们擅长建立盛大恢宏的场面,里面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记忆犹深的一幅画是苏里科夫画的《女贵族莫洛卓娃》,描述了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时代,由于尼康主教的宗教改革导致宗教分裂,旧派坚持守卫传统,反对背叛传统,破坏宗教的民族性,莫洛卓娃则是旧派的追随者。沙皇得知后逮捕了莫洛卓娃,扔到雪橇上遭到酷刑,莫洛卓娃最终在博罗夫斯科土牢中死于饥饿。画面中给你最大的震撼是莫洛卓娃是那么理直气壮信仰着自己的真理,她的思想、情感带有振动的频率去影响了围观的民众们。画家也用笔触记录了一个慌张的时代,笔者对这个时代的念想也戛然而止。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俄罗斯是欧洲列强一个迟到的国家,它也是最难被征服的国家之一,连称霸欧洲的拿破仑、疯狂的希特勒都折戟俄罗斯,俄罗斯的人民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其实一个国家的文化就代表了它的生命力,一个不断思考、不肯服输的民族既能耐住莫斯科的异常寒冷,也能迎接属于他们的历史进程。

    木心美术馆,哈哈哈!每次看陈丹青先生换地盘太开心了!😄

    ⛪️第十四期.圣马可教堂

    本片围绕着“淡“,“淡”是一个使人心生平和的文字,一个富有意蕴的字眼,它如那淡雅幽深的禅意,在淡墨中勾画一抹浅淡本色之美,一份对时空的思念之情,一份远离纷繁杂芜的眷恋之心。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北宋时期水墨淡彩法,笔法灵活,敷色清淡,画面有一种闲适之风。这次在遥远的圣马可教堂也有一位知音名为安吉里柯,他曾居住在一间间鳞次栉比的禅房之中,满墙记录锦绣繁华的湿壁画颂歌,千古依旧。《受胎告知》有着甜美、温柔而坚毅的圣母向神明表达内心的虔诚。所绘的人物看上去是那么淡雅恬静,表现出宗教的神性与人性的情意相融。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尽管我们对基督教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可是也能从画中捕获共情的内心,艺术的内在性充盈着丰满的爱、怜悯与仁慈,透过笔墨释放光辉,成为文艺复兴光芒乍现的一瞬间。

    《受胎告知》

    🇬🇷第十五期 .巨人的战役

    古希腊雕塑一直给我们留下了唯美、高大与残缺,在西方众多艺术瑰宝中,古希腊艺术雕塑留给后世美的境界是难以企及的。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今日我们随着陈丹青先生的讲解以崇敬的态度欣赏《巨人的战役》,你会看到它是正在强烈的表现了搏斗和纠缠,人与人,或是人与猛兽,或是人与蟒蛇。好几组雕像从肢体、表情的伸展都表现出最激烈,最优美的一瞬间。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古希腊雕塑一改早期的拘谨风格,运用写实方式创造性的雕刻人物在剧烈运动的状态,从经过岁月洗礼的《巨人的战役》痕迹中可以看出它依然表现出连贯的运动感与节奏感,表现出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活力,展现了人体的均衡比例之美。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它成了空间中凝固的永恒。同时也从雕塑艺术中寻觅到他们追求家国情怀与人性理想,以深沉、 质朴表现出希腊人 追求独立、自由和理想 精神。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希腊雕塑因为历史缘故出现了凋敝,可依然不影响他接近神与人的比例,此后的雕塑家都有自知之明表示再也无法超越希腊雕塑。于是希腊雕塑以光辉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永远的载入文化史册 。

     5 ) “画画这件事情在现在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偶然一个朋友介绍我看局部,一看就停不下来,两天什么事没做,看完了第一季。

    虽然内容很随意,但也基本解答了我心中对于画画的意义的疑问。

    手上这本书画完之后,我以后可能不会再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奋力想画出华丽精美的画了。有感觉就画,大家觉得我的教程有用就画,不然就算了。

    最重要的还是觉得他看画的角度很好玩,他喜欢“初”,喜欢“生”,赞赏第一个对美丽说喜欢。不喜欢成熟、完整、鼎盛。不知是因为一直拥有赤子之心,还是因为年纪渐长,对少年之力便更加迷恋。也许对他这种天生就能把画画好的人来说,技法是次要,热爱,惊喜才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有人评论说,“除了18岁,其他年纪都画不出千里江山图”这种话也能说出口,真是太会胡扯。但我是愿意相信的。虽然我18岁时也画不出无知无畏力量迸发的大作,但看到一些年轻画手的画,会真的觉得30+的人绝对画不出来。

    更多的是觉得他应该是那种内心通透光明或者向善的人,我有时会觉得这是画画的人必备的一种素养。真善美本来就要连在一起嘛。如果你的眼睛无法穿过谎言、虚伪、成见种种,我觉得是画不出真正的好画的。

    讨厌他的人会说他本职是个画家,好好画画才是正经事。但他自己已经无法再把画画作为一种神圣,不仅他唯一能画的写实,甚至现代后现代都不神圣了,还画个毛?放到世界,他的写实没有意义,回到中国。。也只是自我欺骗吧。当年的政治画虽然糟糕,但还算个“有用的订件”。现在真的没有用了。生错地方,生错年代,空有一身本领也没有办法。

    如果他是个90后,或者哪怕70后吧,或者生在美国吧,凭出厂自带的天赋,也许会去当个牛逼的电影概念设计师,或者游戏原画,或者漫画家都没准,一生不耽误不拧巴不愤怒也许。

    现在呢,糟糕的时代也许才成就了他现有的名望。钱也有了名也有了,虽然可能永远不能成为最爱的绘画领域的大师,但分享了自己的热爱、所见所想,也是很棒的。最厉害的是,第一,他没有因为“再无有分量的作品”成为怪兽,第二,可以拥有权力同流合污,而且外行也不知道,但为了心中的正义放弃了。凭这两点,已经可以说是个贤士了吧?

     6 ) 大师之局部你我之一世

    感谢当下
    ----------------
    在高晓松之后终于有人想起了他
    以前我都是看央10《人物》
    他在里面牛逼炸
    但是并不了解
    又极端渴望接近他
    我觉得
    很多是非假象在这节目之后
    就烟消云散了吧
    老师真的很严谨
    他说的每句话是那么的实在
    真善美过目不忘
    假丑恶灰飞烟灭

    ----------------------------------------
    高晓松如果不搞笑扯皮
    收视率会很惨
    老师那隔着镜片后面真知的眼神
    也许有人不爱看
    但是不打紧
    因为他的话很难让人忘记
    我想这个时代更需要他
    卖嘴皮与传道授业
    高下立判

    当然看了高晓松这三年
    不能提裤不认账
    只是要是我孩子大了
    我希望他先接触到的
    是陈丹青老师

    -------------------------------
    与同学聊起来
    说到艺术了 立马觉得逼格搞高了不好聊
    他顿了顿说 并不是
    做饭是艺术 带孩子也是艺术
    把事儿整美了 都是艺术
    浅泛而谈 大抵如此

    只是
    躺在夜里会想
    如何真正的接近艺术
    如何去画一张美丽的画
    有时很难寻找答案
    幸而老师说了一些话
    告知了一些可改变
    也告知了一些不可能
    倍感欣慰!

    我们活的很被动
    在真正的学校里没有几个好老师
    被挤牙膏一样一点儿点儿推出了校园
    出了校园没有了考核的压力
    一下子就卸掉了本不爱并不属于我们的知识
    脱下沉重的枷锁之后
    才看见了本身真正喜爱的东西
    却发现没有老师教无从上手
    又发现市面上可供学习的书总云里雾里

    这时候
    就能感受到
    这个时代
    多么需要陈丹青老师
    -----------------------------------

    夸赞的话收住

    说几句别的感言

    首先 这部片子里的审美观
    基本上坐实了现在综艺节目最高逼格
    场景简单 什么也没有标榜
    却有浓烈的艺术气息

    其次 动画的配置上及到位
    不管是名画的动态图
    还是搭配语言的装饰效果
    都有着极高审美
    并不是现在泛滥的飞碟说风格
    肯定是老师自己把关过的吧

    讲解中一些稍微生涩的东西
    都会加以备注 老师自己也会解释
    老少咸宜
    其中有一些话
    我觉得适用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由此可见老师是真的棒
    ---------------------------------------------

    老师是有点老了
    真的没那么愤青了
    带着眼镜就是慈祥的长辈
    望节目长久可看
    做老师的学生
    乐此不疲!!!

     7 ) 《局部》第一季 大结局 《杜尚的决定》

    这一年,一门心思想成为代表性画家的杜尚参加了立体派的展览,潜心创造了著名的油画《下楼的裸女》,其实这幅画的动感非常有韵律感,只是对于评委而言这个作品就完全是不符合他们的审美,他们要求杜尚更改作品,杜尚没想到自诩倡导自由的先锋派竟然也 说是立体主义的极端表现。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幸好杜尚没有人云亦云,他凭着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思想和情感没有受到群体的感染,变得颓唐和放弃。之后他凭着《泉》和独白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传奇,他又彻底颠覆了传统,神秘的蒙娜丽莎加了胡子后变成《L.H.O.O.Q》。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杜尚抱着玩的态度去工作和享受人生,他一边创作艺术,一边沉醉下棋,顺便结识了一批狂热的国际象棋爱好者,国际象棋夺走了他全部的注意力,甚至一度对画画的兴趣也淡漠许多。也许在他下棋博弈的时候获得了难得的宁静,完全没有对艺术品的嘈杂评论。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杜尚在颠覆性的艺术行为中宣泄了他的人生态度,抨击了传统的西方艺术内涵,也颠覆了观众对艺术的认知。他的一生也像自己的艺术充满着荒诞的黑色与有趣的灰色。

     短评

    看醉了!陈丹青离开大学是对的,在网络上给所有人上课!

    8分钟前
    • 飞老湿
    • 力荐

    他好像知道,过几年,他就死了。

    10分钟前
    • 目手出
    • 力荐

    单是听他说话,就觉得挺舒服的

    15分钟前
    • 黄壮壮
    • 力荐

    其實這一部並不適合對藝術史毫無了解的圈外人來看,因為其中的見解相當個人化不說,都是他很奇怪的跑偏見地,不完全符合主流藝術史的客觀表述,容易把圈外人帶偏。但幸運的是我和他的見地不謀而合,特別是對意大利濕壁畫的部分。

    17分钟前
    • 沉淪。與涅槃
    • 力荐

    每一集慢慢看,为什么这么喜欢陈丹青讲话呢…

    22分钟前
    • Vins3nt
    • 力荐

    好东西为什么好,不那么容易讲出来。陈丹青最厉害的是,不绕开问题,不故作高深,而是托出自己的恳切感悟。

    24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我觉得陈丹青有些过于贩卖苦难,貌似只有成功人士谈起苦难来才更加权威,诚然该被历史记住的人物与艺术,值得铭记。

    28分钟前
    • 韧勉
    • 推荐

    陈丹青的自媒体真的要好好办下去,因为看看这个,人真的就平静了好多。什么时候能平静的讲烦恼讲苦难讲幸福就真的成长了。

    31分钟前
    • V
    • 力荐

    之前还担心只是绘画史介绍,也怀疑公众形象越来越公知的陈丹青会让人失望,没想到他竟这么掏心掏肺的把自己的发现拿出来分享,是我小人之心了。非常值得看,国内这样的纪录片多一些就好了。

    33分钟前
    • 子东文
    • 推荐

    终于明白道长说的那句“人人都喜欢陈丹青”

    35分钟前
    • 凯丽要一夜暴富
    • 力荐

    陈丹青做这个节目就是念稿,和他以前文风一样,内容都主观极了。但大概还是会去买他的书。有几集视频做的超有趣,而且放出了非常多我以前没见过的画,非常多,赞死。

    40分钟前
    • i姑娘
    • 推荐

    有观点,有偏爱的男人是多么珍贵。

    43分钟前
    • amaranthiner
    • 力荐

    倒不是陈丹青讲的多好或者节目做的多棒,只是我们太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了,所以才不得不在三十岁后一点点的补回来。

    47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陈丹青讲话不紧不慢,从容的知识分子;艺术真美啊。音乐,绘画,文学,都美极了。感谢上帝。

    48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到目前为止,最有吸引力的一个,比梁文道,马世芳的更加吸引我。其实陈丹青的语言因为不太被新闻联播体污染,很有魅力。他个别的用词特别讲究,听来都是惊喜。

    5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陈老师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很多地方话语点到即止,听得心头一紧,必须关了视频看看窗外,努力多看两眼这个世界的明亮。(片头是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Prélude – Yo-Yo Ma;有一集俄罗斯民谣《山楂树》特别好听)推荐第六集和十三集

    58分钟前
    • yaoyanan
    • 推荐

    知识分子的良心

    1小时前
    • DopamineLoss
    • 力荐

    看理想系列中,对这一个最担心,会不会坑掉啊,怒打五星。

    1小时前
    • lily13521
    • 力荐

    不需要美术造型道具特效,他一个人一张嘴就够了,所谓最强大的不插电PPT。。。另外,陈老师有一双佛耳。。。

    1小时前
    • TM1001
    • 力荐

    去看了首映,一开演陈丹青就躲到观众席后面了,结束后他说,简直不忍看,自己跟个傻逼一样,像个老干部坐在那儿,没什么好说的。。说完匆匆就下去了。大家笑成一团,可惜我看不到主办方有多尴尬。。。还是很好看的,期待下一季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