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三叉戟2020

    三叉戟2020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陈建斌,董勇,郝平,何杜娟,王骁,胡可,徐绍瑛,陶红,侯岩松,巫刚,耿艺展,丁勇岱,翟小兴,白威,赵子琪,李君峰,宿北宸,范诗然,李龙君 

    导演:刘海波 

    猜你喜欢

    • 闯入寒冬的一抹暖阳

    • 更新至第23集

      束手就擒吧!韩队长

    • 已完结

      安乐传

    • 更新至38集

      但愿人长久

    • 新济公传

    • 别那么骄傲

    • 全42集

      飞刀又见飞刀

    • 第27集

      海天雄鹰

     剧照

    三叉戟2020 剧照 NO.1三叉戟2020 剧照 NO.2三叉戟2020 剧照 NO.3三叉戟2020 剧照 NO.4三叉戟2020 剧照 NO.5三叉戟2020 剧照 NO.6三叉戟2020 剧照 NO.16三叉戟2020 剧照 NO.17三叉戟2020 剧照 NO.18三叉戟2020 剧照 NO.19三叉戟202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被警界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崔铁军(陈建斌 饰)、徐国柱(董勇 饰)、潘江海(郝平 饰),在退居二线之际,遇到了一起洗钱大案,“三叉戟”重新面对20年前的对手并被多方势力挑战。金融巨骗为了解冻资产,不惜雇佣黑道动用极端手段。面对新型犯罪,“三叉戟”用传统的工作手段进行对抗,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在对手巧施离间计时,“三叉戟”的关系分崩离析。但在警察职责面前,他们最终齐心合力,一举击破了金融犯罪集团,同时也将幕后的腐败黑手绳之以法,续写了“三叉戟”的辉煌。

     长篇影评

     1 ) 三个男人一台戏,老当益壮“三叉戟”

    知道陈建斌的新戏《三叉戟》开播,我跟着追了前四集,感觉还不错,胜在剧本扎实,听说原著小说获过金盾文学奖和燧石文学奖,难怪细节如此真实可信。不过给我感觉最好的是,剧中几个人物个性鲜明,丰满有趣。

    陈建斌、董勇、郝平都是有演技的实力派演员,寥寥几场戏就能把角色的性格搭出了个框架。提起警界“三叉戟”,必须要从二十年前的四大名捕说起,几个人都有外号,陈建斌是大背头崔铁军,年轻时就梳着个大背头,不善言辞,但做事沉稳。调查老夏那个案子时,他去现场走了一圈,找到了拍下关键证据的无人机,很自然地就交代了老崔专业技术过硬,擅长搞侦查的人物特征。

    不过,崔铁军早先有点急功近利,一切以破案为目的,有时做事出格。现在呢,老爱拿着个保温杯,泡泡枸杞养生茶,有种反差萌。导演还专门给细节展示,故意卖萌了是不是?!

    董勇饰演的大棍子徐国柱,脾气火爆,性格急躁,但为人仗义,办事有一说一,曾经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我真是被他的暴脾气笑死,第一集里,老崔被一大傻子拿螺丝刀挟持,他不但不劝,还用激将法刺激对方,不过顺利帮老崔解了围。还有后面,老夏追悼会后,当着众人面飞踹吕征那一脚,丝毫不留情面。他和老崔因为二十年前耿二冬子的事闹别扭,也挺能反映人物性格。

    一个不解释,一个不想听,搞得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手足无措。

    几个人在微信群回复那段,不要太真实,老崔都打算找个台阶走下来和好了,硬是被大棍子的语音回复刺着了。

    这人!这臭脾气!但,怪可爱的!

    还有小潘,郝平饰演的大喷子潘江海,主意多,懂人情世故,有提审技巧,在三叉戟中负责活跃气氛。老夏去世后他承担了粘合剂的作用,一张巧嘴走天下,只要是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能变成花。有个情节是,三叉戟为了从邱远强嘴里挖出新证据,他们瞒着郭局提审了嫌疑人。不过这事儿传到了小潘顶头上司齐队那里,俩人在食堂吃饭那段戏,看得我哈哈哈大笑。大喷子绝对是属泥鳅的,谁都抓不住他的把柄,看齐队那明明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懒得拆穿下属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当然,老夏大撒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能拢得住大家,他不擅长查案,属于后勤保障员,能看得出来,他很希望做点什么,不然也不会临退休了,还请求跟着查案。

    不过很遗憾,老夏很快被编剧搞下线了,因为给老夏破案是重新凝聚三叉戟的好切入点(夏春生同志,你的心愿还是达成了)。三叉戟联手破老夏被杀案,也让剧情节奏快了起来。不同的性格,不同分工,势必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摩擦、碰撞,也就有了更多冲突和看点。

    虽说是一帮大男人查案的戏,但不觉得特别严肃,反而轻松幽默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少。

    老田带队开案情分析会那段,三叉戟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去旁听,什么听说投影仪坏了来看看,什么因为预审了解案情,最无语的是大棍子,啥也不说就站着听,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几个人调去专案组那里,那魔鬼的步伐,那扔U盘的气势,不笑算我输!

    再加上如何处理从耗子相好那里买来药的细节,几个人大念“能让老树发新芽,能让枯树再开花”,哎呀妈呀,这是难道不是内涵三叉戟重新组团嘛?

    当然,我们也能从这个案子出几个人擅长的领域。陈建斌抓住了崔铁军的沉着冷静,而故意打草惊蛇的时候,又能装作多嘴轻佻,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大喷子提审邱远强那次,太凸显办事能力了,一方面是有老崔没成功的衬托,另一方面是二十多年预审经验的沉淀,几句话就震住了对方,炸出了关于耗子的新线索。

    三个老警察调教一个小菜鸟也挺有意思的,大棍子不是踹过一个叫吕征的新人吗?四大名捕变老三加新一组合,也有种薪火相传的感觉。吕征不是没有优点,他在排查耗子相好会去哪里时发挥了作用。大棍子一开始也看不上他,可慢慢也有改观,觉得他“挺有眼力见的”,还教训他“先观察,后行动”,因为怕他莽撞出事。

    最终,三叉戟顺利破了老夏被杀案,也让三个退居二线的人民警察重回一线。驱动他们不懈追凶的,是对老夏的兄弟情谊,这也是最打动人地方。

    剧中,有个片头穿插二十年前年轻版四大名捕的设计,能帮观众理解几个人为什么感情这么深——因为有过命的交情。他们曾因大背头的谨慎,躲过一劫。而那句“破大案,喝大酒,这种感情什么也换不来”,也成了三叉戟重新聚首后的新燃点。

    三个男人一台戏,即是三叉戟的辉煌再现,也是陈建斌、董勇、郝平等人的精彩飙戏。由于前两集介绍人物、铺垫剧情,节奏显得有些慢,但从第三集开始,就渐入佳境进入状态了,你会随着剧情发展发现这些老男人的魅力。

    二十年间,他们或许有过消沉、低落的时刻,一个警保处的,一个派出所的,一个预审队的,但在困境和机遇面前,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挺直腰板,发挥自身优势,用二十多年的经验投入到保护人民安全的工作中。这也告诉我们,岁月老去不可怕,最怕的是丧失好好生活的心气。

    三叉戟的重现,代表着一种中老年男人的振奋和积极。

    谁说“廉颇老矣只能吃饭”,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的“‘三叉戟”照样神勇无敌!

     2 ) 这才是警察

    我看很多朋友吐槽这剧进展慢、没有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

    但这就是它的真实之处。现实中的警察就是这么办案的,虽然剧情需要会有夸张,但整体架构是真实的。

    三个警察才能摁住一个犯罪分子。这太正常了,现实中哪有警察和对方单打独斗的,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在警队里凤毛麟角,都是些平时吃着药顶着疲惫的身体夜以继日工作的汉子罢了。人到中年,腰酸背痛,谁都不是超人,跑个300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还想身手矫健瞬间制敌?做梦吧。

    还有,实际探案,就是这么一点点地去摸排线索,利用自己十几年内建立的社会关系,打探消息、寻找蛛丝马迹。不然你以为线索从哪里来?莫非你问对方就会乖乖告诉你吗?预审就是这么斗智斗勇。犯罪嫌疑人都是人精,会轻易吐露实情?

    一问三不知或者插科打诨或者胡言乱语或者装死充傻或者口吐芬芳太正常了。不然他们是犯罪嫌疑人?

    预审完全就是技术活。让一个狡猾的犯罪分子吐露心声和实情,太难了。

    警察也是人。混得不好的会吐槽、埋怨,但很多中年警察,有了案子仍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

    除了职责所在,还有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让你们触犯刑律为所欲为?

    看到年轻干警做错了不会安慰,嘴上狠心里疼,就是怕对方吃亏。但都是直男,又不好意思,所以都是以批评的口气说出来的。

    别看他们抓贼的时候气喘吁吁,但这帮老东西站在你背后的时候,像是一道钢铁长城,让人放心。

    年轻干警办案的时候旁边站着这么一个胖乎乎的师父,心里马上就有了底。因为你说错了话、办错了程序或者没领会到眼神,他会冲你狠狠地戳一指头,点醒你,让你不会犯错误、耽误事、倒大霉。

    这就是真实,也是这部电视剧的诚意。

    当然了,也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那个破无人机,整天耀武扬威的在天上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当警察吃干饭的?分分钟搞定操控者好吗?出现第一次就给摁在那了。

    还有,预审其实非常枯燥冗长。不可能讲讲人情世故、打打感情牌嫌疑人就热泪盈眶地招供,这个的确夸张了。还有,最终集大棍子是打不过一个年轻壮年男子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大背头也不会弃他而去,否则以后在警队别混了。

    该回避的时候,就得回避。郭局出面,也不能违反纪律,所以违规让三人介入夏静怡的案子这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刻意制造的车祸物证鉴定人员会发现不了?尸体烧焦了外伤骨折可是掩盖不了的,肺部的烧伤烟尘含量位置都不同好吗?

    不过为了剧情推进需要,可以理解。

    我个人希望这剧能够大火——它也有这个质量——让普通群众也知道警察到底是怎么办案的。没有美女警官相随、更没有胡子拉碴的颓废造型,不是说是个帅哥就能让犯罪分子束手就擒的,更不是到哪里都一身笔挺的警服戴个警帽一脸正气的。

    你见过这剧里三个老警察外出办案的时候穿过警服吗?没有吧。

    动不动穿警服外出办案那不叫警匪剧,那叫披着警匪剧外衣的偶像剧。

    犯罪分子也不是什么逻辑高手,动不动就跟东野圭吾培训出来的一样搞个烧脑大案,更不是警察到什么地方亮一下证件就可以畅通无阻。正相反,一个小保安都可以拦住你。人家不让你进,你能怎么样?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不敢在家人面前说出实情。想要办个案子有时得赌上前程、得罪上司,还得防备来抢功劳的同事,也有明枪暗箭的办公室政治和溜须拍马的曲意逢迎,以及中年恍惚的初心自问。

    这不是矫情。因为要是想当个合格的警察,尤其是业务能力强的警察,面对社会其他职业抛出的橄榄枝,没有点初心,还真是坚持不下去。

    这剧已经非常贴近现实了。可以说从剧情的精彩和与现实贴合的平衡点上完爆所有的警匪剧,包括近几年呼声非常高的几部。比如,那部都在等着拍续集的。因为都脱离现实太远,而这部剧,简直就是复刻了很多现实中的工作现状。

    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剧中警察喝酒得报备。没错,纪律要求,只要是喝酒、不管是不是下班了,就得报备。剧中只要是三个人喝酒就有人不停地问是不是报备了,这都是常态。因为这是纪律,现实就是如此。不报备,发现了要处理的。有人可能说我碰见的警察都随便喝,但纪律要求,就是要报备。你碰见的警察,不合格。而且现在的警队纪律,也没人敢随便喝。

    见过哪部警匪剧里出现过这个?没有吧。但这就是现实,现在的警队就是这么严格。

    爱信不信,纪律要求,得报备。

    第二个例子,小吕的发型。

    小吕的发型很还原现实

    这就是警校生的常见发型,圆寸头,在学校更短。小吕刚从学校毕业,留这个发型非常符合实际,因为习惯了,留了好几年,所以一般毕业之后都会留一段时间。即便是老警察,也不会留那些大刘海、披肩的夸张发型,就像其他警匪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浪子发型,分分钟被督查处理好吗。

    第三个例子。

    禁毒队的田队单打独斗没打过贩毒分子,一起坠楼了,有人质疑禁毒队的队长打不过毒贩。

    谁规定禁毒队的队长就得是武林高手的?别说对方的人设是个泰拳高手,就是普通青壮年毒贩,打不过也正常。

    有人说禁毒队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一看就是外行。特警队才有体能和擒敌训练,禁毒队就是专职禁毒的警察而已,受过训练不假,但都是关于毒品知识和禁毒工作要求等内容,和格斗没关系。

    禁毒靠的是情报、胆识、智慧和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论体能和擒敌技巧,和刑警队的没什么区别,因为事务繁忙和生活不规律,可能还略低。以为禁毒警是散打队吗?每天几个小时的格斗训练?单单搞情报一项就累死你,哪有功夫去训练体能和格斗?

    这都是影视作品看多了的弊病,以为警察都是成龙一样身手敏捷、所向无敌,谈笑风生就把对方打得跪地求饶。

    想多了。他们不过是一些职责所在的普通人而已。只不过,穿上警服,就是有着义不容辞的正义感和拼搏的原动力,但要说身体素质和精力,可能比普通人还不如。毕竟当警察熬夜、蹲守、日以继夜不规律的工作消耗了太多精力,还有文字工作,都不能少。

    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这些人能够虎虎生风、体能充沛、力大无穷、武功盖世?

    哪个不是兜里揣着药片、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着牙工作的?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能在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在生死关头冲上去。

    这段话就是专门说给那些口口声声“警察牺牲是应该的,他们就拿的这份钱”的键盘侠们听的。

    说的太好了。不是没有办法规避危险、更不是怕追责才面对死亡冲上去,事实上,只要愿意,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危险面前退却。

    但他们就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了,就因为自己是警察。

    是警察,就不能玷污了这身警服。

    没有人天生应该为别人牺牲,没有哪次牺牲是当事人避免不了的,除非他主动选择牺牲。

    所以,能这样做的,都是英雄。

    我衷心地希望这部电视剧火。因为只有这样,才知道现实中的警察是怎么办案的,是怎么辛苦劳累地战斗在第一线,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全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什么是真实,这就是。强烈安利。

    不管烂不烂尾,都值得所有人看一遍。

     3 ) 老夏是去自杀的吧?

    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要求参加任务,而不管自己会不会拖后腿(事实证明,站岗时在玩手机)。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不知道毒贩身上没有藏武器?跑的跌跌撞撞的还要勉强抓人……说实话,不是我不尊重警察,他们舍身取义是英勇的,但是老夏这个被杀的桥段实在让人很难再追下去了……太魔幻。

     4 ) 乘风破浪的大爷!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在热剧榜单上,有一部名字奇怪的剧集吸引了我——《三叉戟》。

    说到这个名字——“三叉戟”,大家是不是立刻想到他了。

    我还以为咱们内地也有了自己的《海王》,结果一看不是。

    咱们这个三叉戟指的是:由三个警察组成的探案组。

    这三个警察年轻时都挺有型,而且个个都是柯南。

    三个人里最帅的,外号叫“大背头”,专门假扮各种人刺探消息。

    他是三叉戟里最会演的那一个。

    另一位兄弟,外号“大棍子”,那脾气是一点就着。

    谁要和他怼上,基本就是等着一顿怒气值满格的暴捶。

    三叉戟里最后一个叫“大喷子”,顾名思义,嘴上活儿很厉害,是审讯的一把好手。

    他那嘴,能把你涮得五迷三道,不分南北,问啥说啥。

    这三个人办案,就讲究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快、狠、准。

    有犯人出现,大背头演戏迷惑对手,大棍子上去拳打脚踢将其逮捕,然后大喷子一顿口活。

    你就算是巫妖王,你也得败下阵来。

    这三人之外,探案组还有个后勤,主要负责打杂、望风,人称“大撒把”。

    这四个人,也有人叫他们 “四大名捕”。

    三叉戟+四大名捕,好家伙,我觉得这将是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刑侦大剧。

    而且这剧的主演阵容我招眼一看,也算绝对的黄金圣斗士级别。

    饰演中年大棍子的董勇,看过国产刑侦剧大拿《重案六组》的人,谁不认识他?

    董勇在《重案六组》里出演神枪手

    饰演中年大喷子的郝平,听着名字好平,但《蜗居》里那个和海清共度买房风雨的就是他。

    咱们聊过的另一部今年大热剧《安家》里,他又跟海清扮了一回两口子。

    当你以为他只能在都市剧里演个妻管严时,人家还演了杜琪峰的黑帮片。

    《毒战》里的危险笑面虎哈哈哥就是他。

    出演中年大背头的,小伙伴肯定最熟悉了。

    真硬核影帝,陈建斌。

    就这仨主演,就这黄金阵容,我脑海里已经闪过各种紧张刺激的警匪片场面了。

    最不济,这也得是加强版《铁三角》吧?

    《铁三角》是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大佬合作的警匪片

    我饱含期待看起了《三叉戟》。

    几集看完,并没有“开枪啊大哥!”那种“砰砰砰”的激烈场面。

    《三叉戟》原来走的不是肾上腺激素路线,它走的是心。

    三叉戟年轻时,确实叱诧风云。

    可在二十年前的某次行动中,大背头擅自行动,导致线人意外牺牲。

    出了人命,三叉戟互相埋怨,探案天团也就这么散了。

    多年后,三叉戟还没过这个坎

    正所谓:聚是一团火,散是一盘沙。

    散了的哥几个都没成什么大事,如今纷纷退居二线,坐等退休。

    当年领导范儿十足的大背头,早就剪去了长发,成了个给警局修车、换灯泡的老师傅。

    大棍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因为性格火爆,又没有兄弟帮衬,多次不问青红皂白顶撞这个顶撞那个,职位是不升反降。

    大喷子的业务倒是没荒废,靠着一张嘴,他常跑到电视台录制普法节目。

    大喷子媳妇早就对老公的警察事业不抱希望,三天两头催大喷子借着名声辞职下海,多赚点钱。

    这仨老伙计,日子就这么凑合着,各人顾各人。

    三人的共同好友大撒把,一直想让三叉戟复合,重现当年神勇。

    谁成想,三个人还没再次聚到一起,大撒把出事了。

    他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行动中,不幸遇害。

    大撒把的死,重新牵动了三叉戟兄弟们沉睡已久的办案神经。

    为了揪出杀害好兄弟的凶手,三叉戟一怒泯恩仇,决定重出江湖。

    可如今这老三位,早就不是当初的人中龙虎了。

    他们三个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仨人身上都是各种病,胃病、高血压、痔疮,一样没落下。

    体力上三叉戟也早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过去光大棍子就是一个顶俩,现在仨人摞一块儿,才将将按住一个不法分子。

    这也难怪老哥几个感慨自己“心有驴而力不足”。

    除了体力上的问题,三位老伙计还有家庭的困局。

    大家都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小伙了,每位如今都拖家带口,都有本难念的经。

    大背头老婆担心他的身体,只希望他安安稳稳做后勤,就此退休;

    大喷子老婆则不顾一切的给老公折腾,就盼着他转行到更有钱途的法律顾问职业上。

    她亲自疏通关系,没事就给大喷子约各种酒局。

    大棍子倒是孑然一身,可人到中年也该考虑婚姻大事了。

    他有个难得的红颜知己,人家开了个小店,俩人风风雨雨几十年。

    大棍子下定决心,要给爱人一个交代,把婚结了。

    成为人夫后,大棍子也将要有一份家庭和婚姻的牵挂。

    可纵使有着千难万难,他们最好的哥们死了,这案子,三叉戟必须破!

    老警察虽然体力不成,各有家庭困扰,但他们可都有着几十年的丰富办案经验。

    比如大背头,自己单独上犯罪现场转了一圈,就找到了一个很隐秘的摄像头。

    它很可能拍到了凶手杀害大撒把的过程。

    大喷子的口活也没荒废。

    在审有关大撒把案子的嫌疑人时,他的操作是教科书级的。

    先打感情牌,和你热乎热乎,然后再说问题严重性,连哄带吓唬,胡萝卜加大棒。

    嫌疑人一要烟要酒,那肯定就是撑不住了,借着烟酒的催化,大喷子套出口供便轻而易举。

    而脾气永远暴烈的大棍子,别看老了,江湖威名还在。

    就算是年轻的90后小混混,一听大棍子其名就双腿打晃,就要开溜。

    而且这帮老炮儿从业多年,线人早就遍布城市的各行各业。

    打听个人,打听个事儿,就去洗浴中心。

    大家一起泡个澡,江湖各种事都付笑谈中。

    这仨老伙计,就这样挺着中年人的大肚子,开始为兄弟的案子倾尽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剧我还没看几集,遥控器先让我家老人夺走了。

    他们说这剧,比现在很多给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来劲。

    说句实话,《三叉戟》在观感上,确实不吸引当下的年轻人。

    因为它没有什么大案奇案,就是一个老伙计被害,激发了几个老警察重燃斗志的故事。

    它也没有邪恶的大BOSS,就是几个毒贩情急之下杀人灭口。

    三个主角也都不是完美的名侦探。

    比如大背头,就曾跟踪嫌疑人不成,反被小偷把手机证件给掏了。

    但我不得不说,这就是警察工作的日常。

    真正警察的生活,不是全程高能,24小时打鸡血。

    警察是一门职业,它也是普通人构建起来的。

    只是因为警察常常代表正义,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总如威猛超人,所向披靡。

    比如《警察故事》系列,就把警察变成了超级英雄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若是从写实角度来看,这其实有点让人担心。

    因为现实里的警察,并非能从好几楼往下跳。

    就像我曾介绍过的《派出所的故事》,真正警察的工作常常很琐碎,甚至称得上无聊。

    可也就是这样一帮普普通通的警察,保护着我们。

    根据真实民警故事改编的电影《神探亨特张》,可以说是《三叉戟》的老前辈。

    电影名说是“神探”,其实里面警察解决的,也都是街道上的小案。

    比如全家上阵的碰瓷团伙、胡同口的算命骗子、小卖铺失窃案。

    “神探”老张自己也说,一天天的,碰着的除了小偷就是骗子。

    闹心。

    但老张期待大案吗?

    他不期待。

    他宁可一方水土平平安安,自己就这么闹着心。

    警匪题材的影视作品,玩法太多了。

    常常案件一个比一个猛,杀的一个比一个狠,下手一个比一个黑,案件复杂烧脑不说,还必须带几层反转。

    有时候这些套路看多了,反而会忘记真实。

    《三叉戟》正好让人返璞归真一把。

    它既没有大起大落的案件,也没有光鲜亮丽的鲜肉主角。

    它有的,只是几个老男人,想给兄弟报仇的一股子倔强。

    有句话说得好:

    皮囊漂亮的流量们就像鸡尾酒,老男人们则更像二锅头。

    鸡尾酒固然好喝,但老百姓谁没事天天在家灌这个啊。

    二锅头就花生米才是真的生活。

    《三叉戟》的这股子朴实,让人踏实。

    最后,咱们一起提一杯,敬老男人,敬真实。

    喝完这杯,咱们就明天见吧,拜了个拜。

     5 ) 更新:警察局的“传帮带”——嘲笑老同志,能成吗?

    更新:

    第二部分:警察局的“传帮带”——嘲笑老同志,能成吗? 英俊的小吕是三叉戟办案组的一股清新的风。 那腹肌让老哥三羡慕不已,年轻真好呀! 小吕对三位大哥很尊敬,一开始就露了积极学习的本色,跑前跑后就为了学东西。 弹幕说,小吕是不是有关系?是不是走后门?还有说小吕以后是局长的料! 先不提年轻人小吕的发展。这种年轻人在单位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就好比一块儿毛坯玉,老师傅年轻师傅谁打磨地更好呢?! 老师傅一身本领,但是对现代技术不太熟悉,可是老哥三警察专业底子是无人能敌的,侦查方法都有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追踪、布点,这种方法会被无孔不入的天眼代替,但是天眼在哪里安装, 监控路径如何调取衔接, 一群人中谁是哪个需要防控的对象, 都是带墨镜,咱们带墨镜和犯罪人带墨镜有啥差别? 天眼能干成吗?先进的设备给的都是海量资料,资料分析还要靠人! 这眼力劲儿,就是三叉戟的本事! 这本事,书里写,咱们开始一看,懂了!!!但是,你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敏锐感,也就是直觉,当然也包括行动时彼此的默契。 小吕跟着哥仨,从三公里五公里定律,到查到赃款地点,就这一回任务,以他的聪明,足够从中积累出举一反三的经验。这种细致摸排的思路,不仅是经侦、刑侦,连查内部经济案子都适用。 咱们回来想小吕的未来,人家通过三个老精英的锤炼,业务技能那么高强,难道不当探长局长,去当公司高管、当律师不香吗?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公安预审、法制、派出所民警联系。这部剧太真实了!! 连笔录的字体都和我看到的一毛一样!哎,难道全中国的预审系统都一个默认字体? 我从开始说。 前面几集交代了背景“警察的执念和执着”。 首先是对案件的执着。 警察的记忆力好得很,刚入职办理的第一起刑事大案,几十年过去,都记得死死的。如果这案子还没破,还是杀人案,那就记着一辈子,现场的细节、相关当事人长什么样、当时怎么抓得线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别想蒙住他们! 而且我们法律实务,不论是公安的刑警、民警、户籍警,还是检察官、法官,这个职业的人都劲劲儿的,这个案子办完了,那啥也不说,该忘就忘。要是有个拖拉的、半截的案子没办完,你看吧,他就算调动到后勤、调动到行政、调动到食堂、退休了……都不会忘!啥时候问,门清儿! 如果问不出来,那不是人家忘了,那是人家警察蜀黍不愿意搭理你!回去反思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不够尊重老前辈?! 现在一线大部分是我们年轻人了,公安大学、警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不新鲜,也许那些四十、五十多岁的老炮,就像《三叉戟》的组合,体力不行了、侦查方法似乎过时了,但是人家积累的一辈子的和犯罪打交道的经验,我们读到博士都学不来! 为啥,那是一场场讯问、一次次现场积累的经验!警察就在真正案件的磨炼中,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内心确信”的第六感,谁也不知道怎么形成的,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这就是警察老炮的牛X之处。 第二,对兄弟的执着。 三叉戟该退休的退休,准备下海的下海,退二线的退二线,别觉得人家不愿意好工作,是因为刑侦是体力活:搜查、蹲点、抓人,一宿一宿的不睡觉,你就是钢铁侠身子骨也不行了。 警察衰老很快,想想挺难过的。我刚入职办案认识经侦一个大哥,当时他四十岁,还在一线侦查,不时出差、连夜抓人,从刑侦到经侦,一直这么过了。等过了几年,他就请调二线了。他不是不爱干,是真的身体体力扛不住,再撑着还占着一线的岗位,还不够给大家添麻烦的。说这话时,他头发也都白了,看得我很心酸。 人年龄大了,退二线,精气神不如小年轻实属正常,但是为啥兄弟死后,他们不顾被记过、停职、解职的危险,甚至和顶头上司局长硬扛,非要加入专案组,难道平静地工作不好吗? 他们心里过不去这个坎。警察特别讲“义气”。这可不是“古惑仔”那种不良的低级江湖义气,而是信任彼此,肯定彼此能力成绩、精神上身体上的共鸣。一起抓一起审,一起出庭看现场的感情,不是盖的。 我们都知道警察领导“护犊子”。这里不是公私不分,而是天塌下来领导会帮你顶着。领导不怕因为案子丢官,就怕自己兄弟受委屈。本来警察蜀黍的工资就不高,还有要命的风险,领导有无成绩,靠的是集体行动和彼此默契的结果。 人家是过命的交情。 (未完待续)

     6 ) 改成三星!太让人难过了

    6月23日更新:亏我辛辛苦苦激情写了林队和小吕的文,小雪和铁锹的文,结果夏静怡对就是何杜娟女士注水到最后一刻,呕呕呕呕呕,三星吧,从五星到三星

    6月21日更新:一直追剧的我越来越生气😡,何杜娟女士,吕铮老师,别那么自恋成吗?批评的话听不进去,夸奖的话倒是听得开心。何杜娟,说的就是你,演技太太太烂了!吕铮老师,承认吧,您真的对女性有偏见,写不好女性角色(🤦‍♀️)

    6月12日更新:气死我了😤,夏静怡带资进组了吗?还有小雪的感情线,看三叉戟破案他不香吗?非要搞这些膈应人的剧情!

    我很生气!这个剧现在不值五星,只有四星了!这几集就是注水注水,看三叉戟破案的部分都不香了!

    6月8日激情更新:搞笑的片段真的很多,只有看了才知道!大家都去看看剧吧!

    下面是正经内容,三叉戟组合正式出道了,小吕直接代替了老夏的位置

    最新的剧情直接给所有说经侦不好拍的人打了脸,案件层层推进,非常精彩。直接从最底层的小鱼小虾,到上层犯罪人的暴露

    一开始底层的小鱼小虾,怎么抓,圈出嫌疑人的活动范围,然后套瓷吸引嫌疑人注意,一举抓获,用的是老刑警的土办法,地图上画轴心圆

    接着就是大喷子的预审,真实展开怎么才能攻破犯罪人的心理防线……接着通过线人蹲点找上一层的犯罪嫌疑人,这中间直接向观众展示了大棍子的线人的人物关系网,各种职业,三教九流都有

    最后再通过第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找到最顶级的犯罪嫌疑人,最终结案,中间是怎么突破犯罪人心理防线的,这里就不剧透了……还被普及了500万大概是多重的冷知识(狗头)

    线人和建斌大叔的对话,满满的江湖气息,但是又很热血

    从这个大案子就能看出来,三叉戟用的是一些看着和现代技术不是那么搭配的老办法,但是经验真的足够有用

    三叉戟办的大的案子,其中搭配上搞笑的桥段和日常生活,还有日常三叉戟之间的矛盾,有张有弛,整个剧的节奏就很舒服

    建斌大叔吃饼这段能笑死我

    还有说写经侦警察的歌像黑猫警长的,看弹幕

    接下来准备持续更新,目前的两个大案子,一个是老夏之死的调查案,一个是经侦破获的洗钱案之间甚至还可能存在关联,你说精不精彩!我也被打脸了说剧情不够刺激,还要怎么刺激

    三叉戟组合的日常和办案我能看一年!!!

    6月3日更新:我之前的标题是如果这个剧不崩,四星无疑的,我现在要给五颗星,并且还要继续追剧

    之前夸赞了建斌大叔,但是三叉戟真的太有人格魅力了。中老年热血。简要分析人物性格:大背头,三叉戟当中的智商担当,对于细节处见微知著,对于细节点的分析非常厉害,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为了破案有的时候不够有人情味,从他拜托花姐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没有考虑过之后会被报复的后果,或者考虑了但是仍然去做了。

    大棍子,武力担当,最侠肝义胆,面冷但是心最暖,最重人情,对于二冬子的死能够在心里谴责自己二十多年,但是遇事极容易冲动

    大喷子,情商担当,对于人物心理的把握十分精准,完美弥补在语言上略显铁憨憨的另外两位,但是有的时候过于注重一些面儿上的东西,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从人物性格你就能看出来人物的互补,三叉戟组合真的牛。

    目前的案子不很悬疑,但是看完了还想接着看下去,老警察的日常真的让人白看不厌,特别喜欢他们三个在一起的互动

    在唱歌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一度让我泪目,第一次知道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之前就说,如果是刻画人物比剧情重,必改五星。现在改五星!希望这部剧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国产剧的样子,不是撒撒狗血,也不是悬浮剧,就是人民警察的生活剧,职场剧的样子啊

    分割线…………………………………………

    5月28日第一次剧评:

    (1)建斌大叔在这部剧里真的很可爱啊

    那一段叼着自己的包翻墙的把我萌到了说实话哈哈哈哈,三个主角,另外两个不熟悉,但是演技真的很自然,他们三个人往那里一站,就很有老警察的感觉,演技真的特别好,台词超赞!重点夸夸建斌大叔,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和现在的沉稳大叔但是偶尔散发的气质真的很绝~

    比皇上更适合表情包吧233333,配上我超努力的,就很可爱

    (2)老夏去世很套路,但是却是情节安排上的必须

    这部剧很棒的一点就在于通过别人的口吻交代很多事情,但是并不显得突兀。目前看来应该是年轻的时候的各种事情和现在交叉叙述,这是挺好的叙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调的案件。

    老夏去世得比较套路化,弹幕里大家都猜到了……整体来说并不悬疑。但是又因为老夏是主心骨,就是为三个人重出江湖埋伏笔的,所以是必须的。

    目前还看不出来,这部剧的核心究竟是侧重讲人还是叙事,毕竟只有两集,讲人也挺有意思的,三个老刑警各有个性,讲案子的话目前节奏并不很快,所以要看后面的发挥。

    如果是讲人,我会提升至5星,国内很少有讲人的,目前更大的可能还是叙事为主。另外这部片子的接地气是真的,我个人觉得很写实,虽然我对警察行业并不了解,但是整体非常接地气,看着不觉得怪异。

     7 ) 降智操作

    从心高气傲误入歧途的海龟夏静怡,到山顶洞人为爱迷失不惜luo贷的杨雪,再到疯狂张罗邻居倾家荡产投所谓“理财”产品的街道办主任张华,乃至预告里违背初衷把情怀小饭店改成食堂的花姐,编剧什么意思,这部剧是没有一个正常的女性角色了吗?

    十八集以后节奏就出现了问题,本来是冲着老三位和小吕一直追下去,现五星改三星。

    另:何杜娟女士,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好练练台词这不难吧,你见过哪个演员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

    TO:夏静怡 :)

     8 ) 前十集警匪剧一股清流,之后全线崩塌!

    不得不说前十集是吸引我看这剧的理由。但是最后几集真的是夸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是因为原本32集强行被拉到42集的结果还是本来编剧就功力不够,最后出现了三个巨大的垮点:

    1、小青突然反水!这会造成两个结果,第一,前期铺垫不足,小青的反水显得特别刻意,你可以认为小青歹毒,可是按照编剧的设定人黄有发这种BOSS级的也不会是省油的灯,居然没料到这一手?!最后只能强行绑架崔斌来制造矛盾点,说难听一点,反正几个青年演员都这么招人厌,还不如一刀下去结果了崔斌,至少让人出乎意料!至少比小青突然反水好!

    2、警队内部的叛徒。这个要详细说说,大家都猜呱嗒和刘局(就是暗黑者里演局长的那个),要是呱嗒那这剧也就平平常常,一部普通的警匪剧,但是你给我来个刘局是什么鬼?!记得没错他总共就出现了两次,一次还是给三叉戟颁奖。和第一条一样的问题,前期没有任何铺垫。这就要说到这类作品的创作上了,一般反派都是两种写法,一是隐藏式的,观众和侦探或者警察一起解密,但是这种必须交代足够的线索给观众,也就是剧内剧外必须公平,警察做找到的线索你必须呈献给观众,观众是随着警察的步调逐步在一起互动解密的;另一种是公开式的,也就是一开始就告诉你反派是谁,这种更侧重于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三叉戟应该算是这种,但是这种需要前期铺垫各种动机最好是还有埋设草蛇灰线,这样到最后大家看对决的时候会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可是这部剧啥都没!你说刘局是内应,那之前的线索的伏笔呢?我想编剧当初是想估计写呱嗒这种看起来亦正亦邪的人物来隐藏背后的刘局,可惜啊,画虎不成反类犬。我觉得国内的编剧,特别是编这类犯罪题材的真的应该静下心好好去读读传统的侦探小说,把每条线,节奏、铺垫都认真写,而不是这种强行给我来个反转,你打谁脸呢?观众也不是傻子,最后的吐槽和评分只会啪啪打你编剧的脸!

    3、结局过于仓促!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个有关D融宝突然暴雷可能是给第二部开个头,没想到只剩下没几集了,这就必须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往里塞,这样会导致每个人物分到的剧情相应减少,剧情逻辑漏洞百出,配角的很多结尾可能会一塌糊涂。

    我觉得第二部还是不要以警匪题材为卖点了吧,把这哥仨、花姐、柳爷等聚到一起拍个情景喜剧也比这烂尾了强。这类题材其实一直是国内的短板,再加上对这块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我想短时间内想出好剧应该是难上加难。真的可惜了这三位主演,特别我本人还特别喜欢董勇!

    补:刚看了浙江卫视抖音的下集预告,还TM更好笑的来了,大背头居然利用俩混混玩反间计,利用黄有发梳大背头,栽赃他是大背头,是不是最后编剧不知道怎么结尾,干脆直接放弃和放飞了?!

    还有最后小青和徐国柱对决他说自己是二东子的儿子的地方真的想冲进去甩他俩耳光!反正小青这人物是彻底垮了,就不回了,比黄有发还垮,看来目前就郑律师还算马马虎虎,至少描写地有前有后!

    编剧,编完以后好好捋一捋前后吧,真的,这毕竟不是网文!

    【6月23日大结局更】

    在一个十八线小网站看完了42集。果然和昨天预计的一样,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都是一笔或者用旁白交代过去。虽然没有黑警的情节,但是突然来了个副省长和他的儿子是背后黑手,我只能说好吧,编剧你开心就行!另外就是因为之前剧透地太多(浙江、江苏卫视的抖音和下集预告),所以棍子和小青对决以及棍子在医院抢救等等并没有让我很感动。但是花姐发现棍子的警服里藏着的求婚戒指倒是让我感动了,但是很可惜,这段过后给了夏静怡和崔斌一段非常长的情节,居然还有回忆,我只想说要是他俩结合了,大背头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再加个张华,这一家人谁吃得消和他们住!

    最可惜的是没有给棍子和花姐一个婚礼,哪怕是很简单的,在城南旧事里请大家吃个饭都没有。还有就是人物的反转或者经历的处理真的和很多网友说的一样,太“工具人”了,人物根本一个个都立不起来,缺少动机和身世经历,导致除了三叉戟以外,人物崩坏得一塌糊涂。再就是配乐,夏静怡和崔斌的那段突然来了段民谣风格的三拍子口水歌,本来他们俩就遭人恨的,这下好了,更恶心了,这歌估计是作者吕铮自己写的吧,求专业的人还是做专业的事吧,与其自我感动写了这么多口水歌,还不如好好参与编剧,把三叉戟后续的故事写好!

    最后想说,昨天还是留情打了3星,要是评分的话我觉得6分可能已经是最好了,其中5.7分给老三位的表演和三人之间可爱的互动,其余0.3给部分配角,比如郭局他们,别的我实在打不下手。说真的与其这样的质量,那还是不要继续出这个题材了,不然真的是到时影响小说IP的口碑。

     短评

    三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五十岁警察,为了死去的老同志,决定踏上跟新型罪犯较量的道路,有情有义,有泪有笑,这个题材的剧拍的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3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7分钟前
    • 今夕到湘中
    • 推荐

    看了前几集,感觉几人的关系之前出了问题,全靠老夏维系,之后又以老夏的死为契机重新合作,老夏这个人物虽然下线的早,可人物塑造特别成功。

    12分钟前
    • 麦提爽
    • 力荐

    讲实话我是来看王明/江汉的(暴露年龄),岁月真是刀刀催人老,好在老腊肉们个个都是活宝级的笑死我了哈哈哈!很期待它会是部好剧吧!至少不油腻就对了!

    13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案件侦破过程十分精彩,编剧对侦查手段、审讯技巧的展现兼顾真实性和故事性。只是改掉了原著大部分公安机关的黑暗面,晋升黑幕弃老保小都被删除,三个人的关系也从各怀心思改成生死兄弟,牺牲了人物的复杂性有点遗憾。ps预审部门已经取消了十几年了,街面巡逻一般也不归派出所管。

    15分钟前
    • 我的ABC
    • 推荐

    看到有人提乘风破浪了,那我也来一个“势如破竹的大叔们”

    20分钟前
    • Yolie
    • 推荐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你害怕一个好剧烂尾,它就果然要烂尾……这个剧的编剧对年轻(尤其是女性)是不是有什么恶意和误会,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花姐,全都是低IQ低EQ美貌但无脑,尤其是何杜鹃是带资进组么,也太差了。可惜了一众老戏骨。

    22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还行

    剧本真的太老了 几位老戏骨也是发挥的平平常常 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三个老戏骨往这一站就说好看 事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 中国的电视剧需要改变 需要往前走 而不是指着网友们看三个大叔就把分给抬上去

    24分钟前
    • Po
    • 较差

    情节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惊喜的电视

    27分钟前
    • hiter
    • 还行

    何杜娟女士的演技真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外科风云的时候就非常烦她,这部更烦了。

    29分钟前
    • 枯树一棵
    • 很差

    除了故步自封的油腻镜头,自说自话的剧作结构,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天天吃美国大剧的速食饕餮,也烦,偶尔来点老家伙捣鼓的白粥咸菜,也挺可爱。

    34分钟前
    • 森林
    • 推荐

    大背头:“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大喷子:“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大棍子:“他俩一个是孙子,一个更孙子…”

    38分钟前
    • 柒二Dr.Tobe
    • 推荐

    看着几个老警察气势十足准备参与办案,结果门锁了,太搞笑了。

    39分钟前
    • 半夏微晴
    • 推荐

    人民公安版《老炮儿》。人物塑造和表演挺出彩,戏有些平。原来这项目还有个电影版。

    40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前面15级特别好,每集之间有关联能推动剧情,16级以后感情戏咋这么多???我们是探案剧,不要这么多狗血。小崔和静怡,还有老虎小弟和姑娘,对推动剧情有什么作用呢?2017年的剧注水很正常,但是2020年了,不知道放点精简删节版吗?我只想看三个老人家。

    43分钟前
    • 伊凡的夏天
    • 还行

    陈建斌的气质是不是过于像公安局长了……而且是厅级以上的

    45分钟前
    • 暴雨的ID登不上
    • 推荐

    终于能给叔叔们放心打个五星了。让大家看看没有流量也会有很多人喜欢,投资方们洗洗眼吧。

    48分钟前
    • picnic
    • 力荐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

    52分钟前
    • Au Revoir
    • 力荐

    花姐给我安排俩蜡像,一左一右,俩门神!大喷子还挺幽默的

    53分钟前
    • 西年
    • 力荐

    为啥三星? 没别的,小雪减一星,夏静怡减一星。三星没毛病

    54分钟前
    • 逐风而行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