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棉花

    棉花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周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棉花 剧照 NO.1棉花 剧照 NO.2棉花 剧照 NO.3棉花 剧照 NO.4棉花 剧照 NO.5棉花 剧照 NO.6棉花 剧照 NO.16棉花 剧照 NO.17棉花 剧照 NO.18棉花 剧照 NO.19棉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丝棉缠绵,正蓬鬆扩张的,不只是棉花,还有整个中国。  硬铁路串起软棉花生产线,从边城棉田到城市加工厂,一粒新疆的棉花种子如何成为美国时尚舞台上正伸缩跃蹬的牛仔裤?纪录片视线紧贴产业链,第一线直击,由棉花的种植、採摘、纺织、製衣,而至销售出口,目睹中国棉花产业之全貌,直探棉花覆盖下各式产业相关人士生活,无论棉农、纺织女工、中盘商、大宗出口。棉花活儿从来不简单,指上柔软蓬鬆,日子要怎麽硬挺才能过去,一团棉花揉出千百种生活型态,耗时八年,银幕上呈现今日中国棉花史,也是一页农工生活史。  「在中国,与棉花这条生产链相关的人数以千万计,我们解读棉花,也想从中解读『中国製造』之于中国普通人的意义。」──周浩

     长篇影评

     1 ) 棉花的道德

    这部纪录片是2014年发行的。翻出来看,是因为这两天闹的新疆棉花事件。从业近20年,第一次看到全网讨论新疆棉花的道德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个进步。

    影片发行之后,我国棉花种植发生了根本改变。走向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为了印证自己脑中的时间线,去查了点资料。摘录如下: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015.5 王勇等发布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1.我国已基本实现棉桦机械化耕整地,代表为新疆兵团棉田种植区;

    2.机械铺膜播自动机一次性铺膜和播种作业无后继续作业,必将成为机械化种植的趋势;

    3、苗期机械揭膜比人械揭膜效率高、损失小要大力推广;

    4、田间管理,即棉田植保机新疆兵团一直是领头羊,自2008年引入喷雾机开始到自主研发;

    5、棉花采收机械化,我国自1950年起开始研究,1997年第一台自走式三行采棉机,2003年大型自走采棉机开始就用;2015年采收机器人开始研究;

    6、棉花打包,60年代自主研发第一台的打包机,2004年克服机采棉加工机械化“瓶颈”;

    最后文章预计因劳动力缺失和技术突破,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必将推行。

    2015-2021 农业无人机的普及性应用和机械化的发展已经不用再说太多。

    新的历史篇章早已书写。

    纯谈纪录片吧。

    拍的很好,就是离现在时间线比较久了。2014年发行的,自述历经9年,故推断素材收集时间为2005-2013年,恰好与脑中十几年前的棉花产业印象吻合。

    开场就是灵魂拷问:“最后棉花穿到谁身上,你知道吗?” 农业生产是一个很累的事儿,这大概是个共识。影片也的确反映出这种苦。 做为一个在江汉平原长大的70年代出生的人,我也种过棉花、摘过棉花,吃过棉籽油;所以我知道没有地膜的年代是用稻草来保温的;我也曾在釆摘棉花时被棉桃夹扎的手指鲜血淋淋;也更忘不了小时候摘棉花(棉花开的花)时被大人追着打骂的场景;大一点曾跟着交棉车去棉花站看过热闹(种棉花之前和种粮食一样是有上交任务的,买布是需要布票的),长长的各种板车队伍在棉站排很长很长的队,每辆车上都堆着高高的棉花包, 我很小就知道,棉花是金贵的。 摘棉花是要抢时间的,一定要连续晴天。太阳足够了,棉桃才会自然炸裂,吐出雪白的棉花来;而一旦连续阴雨,裂开缝的棉桃会进水,光照连续不足,还没有来得及炸裂的棉桃就会烂掉。 晴天摘棉花是个苦活儿,腰上系着一个大布袋,站在棉田里顶着太阳摘;当年还在上学,个矮不用太弯腰,记忆里就是拖着大棉花袋子在棉田里怎么都拖不动。大人就很惨,弯一天腰。记得当时有人试图带个凳子坐着摘,结果压根不可行,还被大家嘲笑。话说我也没摘几次,却对摘棉这活儿记忆深刻,大约就是因为被桃夹尖扎手指是真的很痛。 下雨天其实也不能休息,下雨之前大人会把地里的没有炸开棉桃摘回来,下雨坐在家里剥棉桃比在地里摘棉花还痛苦,因为还是绿色的棉桃很硬,很难剥;虽然剥出来的棉花没有自然炸裂的棉花好,但奶奶总是把剥出来的棉花晒干了给我们做棉衣棉鞋(节约布票);我最喜欢玩的就是在阳光下从簸箕里拿出一朵晒干却依旧是扁扁的棉花慢慢地拉开,可以拉的长长,看着雪白的棉花纤维,觉得真是神奇。 影片中的辛苦是真实的。但这也是大多数人长久以来留在印象中“传统农业”。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我的印象中似乎地膜出现的比较早,有了地膜就不用挑稻草去地里铺起来保温,然后有了喷药的机器,接着播种也有机械了.......2015年之后,没几天,似乎一下子种棉花就不需要什么人工了。

    丢开棉花种植角度不谈,我个人倒是非常想知道片子的拍的村子变化和小女孩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毕竟2006到2021是15年的岁月(小姑娘的作文显示2006年)。 纺织厂和服装厂我是2003年之后才接触的,去过的服装厂比纺织厂总数上多太多了。 片中纺织厂的车间、工人的服装和板车透出浓厚的年代感,在后面镜头里厂门口的钟显示2007年,听口音应该是河南地区的纺织厂;我个人没去过河南地区的纺织厂,但长三角和珠三角、山东一带的各种纺织厂去过几十家。整体来说,纺织厂工作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完全现代化,压根全车间没几个人,实现全部的自动化生产,人工就是监控一下,在机器异常的情况下去处理就行了;我也见过有工厂还坚持使用60、70年代的机器,生产条件就真和影片一样的,高温高湿棉尘飞扬;但这样的工厂近5年没有遇到过了。个人认为纺织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职业噪声和粉尘预防,大多数工厂工人工作时间基本上三班倒了,相较影片中的情况是进步了太多。 服装厂拍摄地目测广东广州新塘,生产车间某牛仔裤小厂;后面的贸易和验货(阿迪达斯)是不同的工厂;也就是至少有三个工厂出现。这个部分,整个状态都是十几年前的真实写照。 试想一条裤子成品售价8美金、5-6美金,如此低的价格中包括原料和加工生产,棉农、纺织工人、成衣工人在其中获得的劳动条件可想而知;随着在中国生产成本上升的,现在很难再有这个价格,这类低价产品订单转移到去更低成本的东南亚甚至非洲去了。现在无论是在广东还是江浙,一个针车工人月收入少于4000基本上招不到人。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条件大幅提升,于是这种低档服装(快时尚产业)生产链条开始往东南亚甚至非洲转移。资本是血腥的,品牌是逐利的。他们应该为此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摘棉专列,简直是女性专列。男人呢?男人不出去打工家庭的改善靠女性一方?很想吐嘈一下。 专列上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唱的太好听了。“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中国的女性真是伟大! 整体来说,片子手法纯熟,棉花从种到衣故事丰满,但缺少了消费者和买家视角。假如现在再拍一个,对比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 “最后棉花穿到谁身上,你知道吗?” PS:搜到B站网友2019年回复;片中种植地点是五家渠市103团1连,这个纪录片的新疆的片段就是在我们村拍的,我还看到了我爸爸十几年前的样子,片中那个说要学医的小女孩新疆医科大学已经毕业正在读研,现在的村里已经和视频中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视频中的这些农民们还是年复一年的种植着棉花,一如往常一样的辛苦,只是现在再也没有从河南来拾棉花的人了,都是机器采棉花,最后希望以后的生活能越来越好!

    纯影评。

     2 ) 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周浩舒缓却感人的纪录片对准了中国的棉花产业。。。

    从田地到牛仔服装厂,周浩舒缓却感人的纪录片展示了中国与棉花产业相关的一群人的生活。棉农、摘棉女和机械操作师都进入了导演的镜头。影片或许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但这群勤劳的人们让影片从头至尾散发出人性的温暖。

    棉花跟拍了从种植到加工该原料的人们的生活。西北新疆艰难度日的棉农,工厂里在难以忍受的高温下长时间劳作的工人。离家两个月,坐两天两夜火车去摘棉的女人们。他们的共同之处并非只有贫穷,还有他们的坚韧勤劳,对子女们更好未来的憧憬。

    影片的人物由棉花链接,虽然都明显处于社会的底层,仍然个性鲜明。穆斯林的棉农骄傲地展示他年轻的家庭,特别是他的小女儿。另一位有着三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她对待两个月极为辛苦的摘棉劳作的乐观态度令人动容。许许多多这些身处艰境的人们笑容灿烂。

    家庭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些人们不仅仅是为了抚养下一代而劳作,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像他们一样。他们的人生目的是为了让下一代的生活比自己更好。虽然这个理想很美好,影片中有一段却令人心冷。有人告诉一个在工厂打工的女孩,即便她学了电脑也无法离开车间,外面那些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她这样一个自学的。

    在这些人性故事之外有一条更社会意义的主线。这是一个提出质疑的故事。某些人明显因这个产业链获益。在消除资本主义的理想中,很明显有些地方发生了偏差。这个产业在挣扎,那些国营企业的荣光日子似乎已经成为历史。

    周浩的纪录风格是观察式的。他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后便任他们在镜头里闪耀。和尼克∙布龙菲尔德或是迈克尔∙摩尔那样侦探式的导演不同,他们通常有较强的存在感,而他们和被拍摄主体的关系也通常是影片的重要部分。当然许多采访问题提出的部分肯定是被剪去了,剪辑师那里也肯定堆积了很多剪掉的素材,周浩的方式让我们觉得成为了这些人生活的一部分。我猜想周浩也是刻意没有给出这些人物的名字,他们是千千万万类似人群的代表。

    如果要挑不足之处的话,影片欠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结构上虽然影片以棉花的生长周期来串接,我更希望影片在拍摄棉花的生长生产过程的同时也有人物故事的发展。而在主体方面,我希望能看到处在经济阶层更高的一些人的故事。影片中出现的最高层人物不过是车间队长或主任,他们也给影片带来了很不同的层面。中国南方的交易会场面也可以再多给一些。

    这两点当然是非常次要的(特别是第一点,基本完全是我的个人喜好)。虽然“一条牛仔裤承载了许多人的劳作”听起来并不是特别有趣的纪录片主题(类似题材的影片已经拍过很多),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的中国是西方很少看到的。艰苦耐劳和强烈的人性色彩令这部影片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难怪该片斩获许多奖项!

     3 ) 种棉花与记忆中的那列列车



    -------------------------------------------------------------------------------
    引言
    棉花不种了,农民的辛苦依然存在;列车远去了,记忆的拥挤仍然还在。
    一部纪录片,唤醒了记忆深处的一些片断。
    这些片断于某些人陌生,于某些人来说,却是他的家乡。
    -----------------------------------------------------------------------------



    看纪录片有一种偷窥别人隐私的感觉。

    正如在农村老家的时候,搬一个小板凳坐到众大妈旁边,听他们讲东家长西家短,张家媳妇儿不要脸。

    震惊于徐童《游民三部曲》的暗黑(算命、麦收和老唐头),也感动于周浩的接地气。

    周浩的纪录片涉及很多种题材。比如,讲农民工生活的《厚街》;讲社会小混混的《龙哥》;讲派出所日常的《差馆》;讲高三学生生活的《高三》;记录官僚日常的《书记》和《大同》(这两个猛!好奇导演是怎么说服县委书记和市委书记要跟拍他们的);以及讲农民和工人的《棉花》。

    其中《棉花》和《大同》分别获得了2014年和2015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第一次听到《棉花》是在看金马奖颁奖直播的时候,那时我还诧异,这个录片名字是如此直白,而且涉及没落的纺织业题材,到底能有多好看呢?

    看过《棉花》后,恍然大悟。原来那里展现的,就是我父母的日常和我所经历的触动。

    我的家乡地处华北平原。这里的农民提高收入的方式大多是选择种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相对于小麦和玉米这种一斤只能卖几角钱的粮食作物,三四元一斤的棉花对农民来说无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华北平原是富饶的,可是无论在哪,农民的生活永远是最苦的,而且没有一样农活是轻松的。

    假如你看过《小森林夏秋或者冬春篇》里的爱酱在大山里的劳作,并对着大地母亲搔首弄姿,导致你产生想做一回农民的想法,也只能祝福你去日本做农民吧。

    虽然生长在农村,我却是拿做作业当借口的那种四体不勤、好吃懒做的人。

    正像片中的红和强姐妹,终日劳作的父母对我们寄予了厚望,让我们一门心思读书,很少让我们干农活,只是偶尔带我们去体验一下农活的艰辛。

    从开始种棉花的那一刻,农民的辛苦就一刻也没有断过。

    春天的时候,开始平整土地,选种子,播种。

    再到后来,一遍一遍地,一株一株地给棉花整枝打叉,还要一遍一遍地喷撒农药。

    这个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天,农活也越来越重。顶着骄阳,一株接一株地修理棉花株。

    望不到边际的棉田带来的绝望,犹如初学者到游泳池的深水区里游泳,不容有懈怠,心里恐慌却怎么也游不到头。

    整个炎热的夏季在这种重复的艰辛中过去。棉花株开花儿了,结出一个个棉花桃了,绿色的棉花桃在成熟过程中慢慢变黑了。

    秋老虎时节,雪白的棉花从棉花桃里绽开,棉花开始收获了。

    收获的季节,更加忙碌。如果下雨会影响棉花品质,卖不上好价钱。到了晚上,还要担心棉花在田里被人偷去。

    第二天早上如果听到有人在大街上叫骂,一准是他家的棉花昨夜被别人偷偷地采摘去了。正如街坊四邻调侃村中有小偷小摸习惯的人家:“不种棉花,可是他家收获的棉花比谁家都多”。

    棉花收获时,每个人在腹部围一个口袋,像袋鼠那样,采摘下来的棉花就放在口袋里。

    正如歌谣唱的那样“袋鼠妈妈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子就是为了保护保护乖乖”。

    无论修剪棉花株,还是采摘棉花,整个人都要一直弯着腰,弓着背,犹如受酷刑一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的背也就这样渐渐佝偻。

    片中爸爸把棉花苗从塑料薄膜里放出来的时候,还要像狗一样爬着,从田垄的这头爬到那头。

    棉花桃绽出雪白的棉花后,棉花壳变得异常坚硬、锋利。一天的采摘过后,每个人的手会布满了鲜血淋淋的口子。年复年,那双双伤痕累累且粗糙的手就成了母亲们的手。

    在我的家乡,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棉花的情况不多见。除了华北平原,新疆是另一个产棉大区。新疆棉花的品质据说比华北平原的棉花品质高。但是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承包大面积土地种植棉花是常态。

    由于缺乏劳动力,顺势催生了大批的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村妇女在棉花采摘时节奔赴新疆打工。

    这也就是片中展现的那位河南农村妇女在县政府组织下去新疆农场采摘棉花打工的一幕。

    据说周浩正是在列车上遇到了这样一群妇女,才萌生出拍摄这个纪录片的想法。

    片中,成千上百的中年妇女背起行囊,告别丈夫,乘坐着最便宜的绿皮火车结伴远赴新疆。

    从河南到新疆,绿皮火车要走两三天,大部打工的人只能买到站票。

    与片中表现的一模一样,我也有过一次和这样一群人同乘一列车的经历。

    大概是2005年暑假末尾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要从济南去兰州。好像每人只花了55元钱就买了从济南到兰州的绿皮火车的半价学生票,站票。

    这个时候,乘坐最便宜绿皮火车的人大多是到各地打工的农民工,和一些即将开学的大学生。

    在济南上火车的时候,车厢内早已经人满为患了。我和刘杰一上车就把行李堆在了洗手池旁边,并且霸占了洗手池,一人拿一个小马扎坐到了洗手池的上面。

    这样一坐就是30个小时,等到达兰州的时候,两只脚都是浮肿的。

    火车进入河南地界,走走停停,上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基本没有下车的乘客。

    刚开始,乘务员在车厢里走了一个来回后,接下来30个小时内,我没有看到任何乘务员的影子,车上没水,更没人打扫卫生。

    后来,我发现陆陆续续上车的人中大多数是农村的中年妇女。从他们的言谈中了解到他们是去新疆采摘棉花的打工者。

    我见到的这群人,还没有像片中那样由县政府出面组织,统一行动。这群远赴新疆打工的人看起来还处于自发组织的状态。以至于还有人(看似是为新疆农场招工的掮客)在各个车厢间开始谈价钱,抢工人。

    上火车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经根本就没办法通过车门上下车,所有的人都是通过窗户来上下车。

    晚上路过一站时,有几个女大学生要上车。由于没办法从车门上车,她们也是拼了力气从车窗爬进来的(丝毫没有钱钟书先生笔下“情人就喜欢爬窗子”的浪漫)。

    因为是夏天,其中有一个女生穿着一件吊带的上衣,吊带分别在左右两个肩膀上系着。等到她爬进窗户,要踩着座椅下来的时候,一边肩膀上的吊带突然被扯开了。

    那时,这个小姑娘无助、恐慌而且羞愧地哭了起来,也是她旁边一位去新疆打工的大妈帮她整理好衣服,并且腾出一点地方让她立足。

    多年以后,我还是能依然记得这一幕。只是记得的是那位善良的大妈,还是那位羞愧的小姑娘?我也不知道。

    火车上只要是有空间的地方都横卧着人,座椅下也都躺着人,也有人爬到行李架上,挤出个小空间,在上面小睡一会。

    到了兰州站,我下了车。火车继续载着他们开赴新疆。从济南到新疆,走到兰州才算走了一半的路。下车时,我的脚早已浮肿酸麻。再过30多个小时,他们才能到达新疆。

    自从上大学开始频繁乘火车的这十几年里,只有这一次的乘车经历印象深刻。有时也在想,他们到了新疆的打工生活会是怎样的……

    看过《棉花》,它让我了解了这群人在新疆的经历。

    或许,我碰到的那群人的经历比片中的人们还要坎坷,因为他们孤身去新疆,在他们下车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热菜热汤等着他们。
     
    后来随着粮食作物价格升高,大概2010年以后,小麦和玉米大概能卖到到一元左右多一斤。而棉花的价格依然是三四元一斤。

    这样算来,一亩地两季产小麦和玉米总共也可卖到1500元左右。一亩地的棉花依然只能卖1500元。

    想想种植棉花的辛苦,有的人家开始减少棉花的种植了。

     4 ) 寒来暑往

    新疆的棉农,河南远赴新疆的采棉工,广东棉纺工厂的制衣工,成衣卖场的销售者和采购者,共同串成了片中的一条棉花产业链。本片经过拍摄,剪辑,搁置,梳理,再剪辑,反反复复,历时八年,最终成片,定名为《棉花》。棉花在这里不是隐喻,不是符号,而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是所有人赖以谋生的劳动产品。双膝跪在地上播种棉花籽的农民父子,父亲耐心地给孩子传授种植的经验;远赴他乡日夜劳作的摘棉花女工,为生计愁苦却又对生活充满信心;告别故土多年在制衣工厂加班做活的男人,对故乡的农事怀念万分;卖场里扭动着身姿展示着新衣的姑娘们,艳俗的妆容却并未令远道而来的外商止步,后者毫不犹豫地签下大批订单,迫不及待地催促新单…这些素不相识的群体,各自扎根土地,前往土地,离开土地,从土地获益(或微薄,或丰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被同一条生产链拴在了一起。有人仅仅为了改善眼前的生活,有人野心勃勃地扩大商业帝国。细想有些出乎意料,但真实情况却也如此:社会主义中国大西北土地埋下的一粒种子,经过无数人的双手,最后可能装点了资本主义世界某条大街的一扇橱窗… 《棉花》这个题目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正是这种简单却具有一种宽泛性,成为导演把握素材和寻找核心思想的一个考验。实际上,这部耗时多年完成的影片,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内容和信息,层次丰富。在躬耕于棉花田的农人身上,我们总是体会到有点苦涩的温情,那是人性良善的一束微光,支撑着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活下去。这些场景也是全片最从容最舒缓的一部分。当镜头来到河南滑县一位摘棉工的家庭后,焦虑感渗透出来,年轻的农妇为生计忧心忡忡。这份焦虑感在挤满女工开往新疆的火车上,达到顶点,并且一直蔓延开来,无论是挥汗如雨的棉花地,加班加点的服装车间,还是催促订单的商场,这些人造风景形成的空间仿佛都被这种在当下中国占主导情绪的焦虑感吞噬。多摘几棵棉花,多熨烫几件衣服,多卖几条仔裤…在极为简陋甚至低劣的生存环境里,所有人都在卯足劲儿活着。这股上了发条的驱动力,令人在巨大的麻木中,可以忍受无休止的枯燥与重复。个体具体的幸福需求,被压缩到最低。 多年的记者生涯,令周浩具备了一种能快速融入新环境的能力。无论是《厚街》里鸡犬不宁的出租屋,《差馆》里正常上班的派出所,还是《棉花》里更衣的女工宿舍,这些不那么方便让外人进入的场景,都清楚地坦露于他的镜头前。但是,与另一位更善于潜入拍摄对象生活的导演徐童不同的是,周浩虽然走进了被拍者中间,却又保持着一种疏离感。也就是说,他在缩短物理距离的同时,又主动地拉开了心灵的距离。在这方面对比来看,徐的作品是带有温度的,连续“揭短”的镜头永远埋伏着下一场冲突,拍摄者主观迸发的情感在镜头前时常无法把持;而周则带着淡淡的漠然冷静,仿佛时刻在告诫自己要克制收敛,将主观的“我”压缩到最小,直至隐形。正因为如此一贯而来的客观,造成了作品本身无立场或立场模糊的状态,成为观众指摘的一处软肋。它在人物命运的挖掘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上,走得还不够深远,缺乏尖锐性和力度。比如产业工人权益,女性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以来的单薄落后,土地资源的被破坏等等,这些透露出来的问题,在片中也都只是点到为止。导演对此的解释是:只是观察记录,不做评判。于是选择后退而不是向前一步。希冀观众以更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待所拍摄的一切。这点在他之前的作品《厚街》和《差馆》中就体现出来。导演对每个群体的情感分配,是非常平均的。情感偏颇只在观者心中。 倘若抛开一切的社会成因,进入到拍摄者和被拍者的关系中,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也许,在此用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来描述二者,会更为恰当,前者是日常的观察者,后者顺应了命运的安排——对他们而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人类的生活轨迹大抵如此。从这点上讲,周浩和他跟拍的那些将生命消耗在繁复劳动中的人们一样,也是一名手工劳动者。他们在建立好拍摄关系后,于各自的作业中,冷暖自知,互不相干却又甘苦与共。 原文连接 http://www.artforum.com.cn/column/section=film#entry7570

     5 ) 舒缓的生产线

    整部影片的叙事基调十分的平缓沉静。作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沉静的看着这群棉花人。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导演的共情之处细致入微。

    对于我们普通的平民百姓而言,中国制造是什么。在棉花这条大生产线里,人们既依赖他,又被他束缚。这群人既想脱离这个生存圈,又不得不归属这个圈子,失去了这个圈子就没法生活。

    在我看来,棉花说的就是普通人,棉花也就是普通人,芸芸众生,普通朴实,在人性中发光,放进人海又默默无闻。

     6 ) 棉花

    棉花像是喝了一杯温水,虽然少了锋芒和尖锐,却也始终有一股酸楚在胸口涌动。触动我的不是这条赴疆种棉、棉纺织、成衣制造、卖场销售、出口返销的棉花产业链,而是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背后的人们,他们的神态和语言像极了我记忆中的乡亲,片中记录下的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引人深思而又弥足珍贵,足以作为转型期中国面貌的载体,成为未来的历史。

     7 ) 为什么抵制外国牌子货还能“无形中伤害了自己”。。

    看到有个人在这纪录片下的影评:“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为什么我看完的感觉是这些牌子货可真该死啊。。

    所以感觉现在大家抵制消费主义还是有点好的吧,反正牌子货都是:一百八一杯,听我跟你吹。。

    而且抵制掉外国品牌,还可以扶持中国品牌割外国韭菜的啊。。不过好些买牌子货的人好像就对中国的牌子货不感冒,那想在中国做起来好像还是蛮难的。。但也可以墙外开花墙内香啊。。

     8 ) 抛弃这个聚焦清晰的世界吧

           2011年,我第一次看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立纪录片,那次影展最震撼就是周浩的《龙哥》,宛若发现了新大陆。中国的各种问题为独立纪录片的蓬勃提供了极为肥沃的社会土壤,近几年的独立纪录片更是进入了井喷的状态。有学者把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称为“影像行动主义”的悄然兴起——拍摄纪录片的本质是一次公民行动,任何人都能端起摄影机进行调查,传递出某一社会议题的重要性。对我来说,每一次观看纪录片,都是触碰底层的宝贵经验,都是学习并敬畏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现状的过程,尤其是看周浩的作品。
           贾樟柯能把电影拍成纪录片,而周浩则能把纪录片拍成电影。周浩先后在新华社和南方周末担任了十多年的记者,所以他的作品有非常鲜明的新闻调查风格,故事总是跌宕起伏、刀光剑影,人物之间有着立体的冲突关联,直捣敏感题材。处女作《厚街》的城市流民,《高三》的农家学子,《差馆》和《急诊室》的火车站派出所和急诊室的各式过客,《市长》的县委书记,《龙哥》的毒贩——周浩所有的作品的核心都是人和人与人的关系。周浩最擅长以及最受争议的是与被拍摄对象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关系,他镜头下的人物都非常自然,不管是卑微还是美好都一同原生态呈现。在拍摄社会底层时,要面临一个很棘手的拍摄伦理问题:该如何在客观真实和最大程度 地尊重被拍摄者间取得平衡?像《差馆》和《急诊室》的处理就非常暧昧,一边粗暴地呈现底层群体的丑态,一边编织特定场合下的荒谬体制,影片试图用体制的荒谬性去解释底层的丑与恶,我们日常的道德评判标准都会失效。在《龙哥》里,周浩最具电影感的作品,这种拍摄伦理则是登峰造极,这片的英文翻译是Using,毒贩龙哥与周浩建立起了“互相利用”的特殊朋友关系,周浩拍摄了龙哥在废弃的楼房吸毒、贩毒,甚至被警察追捕的社会阴暗面,但又同时不遗余力地表现俩人交往中龙哥真诚、仗义、纯朴的人性光辉面,龙哥甚至为了表示对周浩的感谢送了他一台偷来的相机,这种尖锐的矛盾看得我多次视野模糊。打破对不被接受的边缘人群的妖魔化想像,凸显这个群体所遭受的极大矛盾,所以我每次看周浩的作品都会受到不小的感情冲击。
           在播映会上,周浩说起他拍摄纪录片的原动力是,他迷恋人与人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关系,而他最喜欢的是那种能触摸到社会关系的肌理的纪录片。无法用语言的表达的事物,往往都是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许多人看完周浩的作品,都会疑惑,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到底是左还是右,你到底抱着什么的政治观点。社会公义和底层关怀似乎也不足以概括周浩作品呈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周浩的回答很直接,就是混沌——抛弃原来那个聚焦清晰的世界,每一个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都是多面动态的,也许失焦后才能看清所谓的真实。我想这大概就是纪录片的终极奥义吧,纪录真实最终会抵达混沌和虚无,因为万物的初始形态就是混沌,一切哲学上的追问最终也是归于虚无。我觉得周浩就是为纪录片而生的人,因为他具有那种敏感和天赋去捕获混沌与虚无。

           说回这部《棉花》,周浩用了八年的时间去追踪棉花产业链。周浩作品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一点不让人意外;让人意外的居然是这部《棉花》,最不周浩的作品。《棉花》是棉花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底层人物的故事集,包括新疆的棉农家庭、河南的摘棉工、广州的纺织厂女工、牛仔裤厂的打工夫妇。因为题材本身的关系,这部影片的重心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而是人与物(也就是棉花)之间的关系,没有触碰敏感的话题,没有一个起承转合的故事,没有强烈的冲突,没有无法言语的复杂性,没有混沌,难怪周浩本人非常郁闷地评价这个作品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除去非常“不周浩”以外,《棉花》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因为是由法国人剪了两年,淡淡、诗意的叙事格局也足以称霸金马奖,比较像是没有专家访谈部分的BBC或NHK出品的正统纪录片。棉花产业链非常长,从棉花种植,到加工成纺线,到成衣制造,到服装设计,到国际贸易,每一环都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最初的棉花成本一斤小于10元,到最后高级成衣可以上仟元。但这产业链创造的经济价值并没有被公平分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只能获得非常低的利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上游很自然对资源密集型的下游施加剥削。
           种植环节,新疆的棉农家庭。棉农还是采取最原始的人工种植方法,每年一棵棵棉花地播种、去顶、采摘。烈日下棉农趴在棉田劳作,他说,以后不能让家里的孩子种棉花。事实上,棉农每斤棉花的收益只有一毛八,他们辛苦种出来利润微薄的棉花,最后却要高价买回加工后的衣服成品。
           采摘环节,河南赴新疆女摘棉工。棉花只能人工采摘。每年收成季节,新疆都需要大量的劳务输入。河南滑县政府组织跨省劳务输入,大量妇女被号召参加两个月的赴疆摘棉,塞进58个小时的火车,统一安排简陋的食宿,每天要工作14小时以上。
           纺织环节,广州纺织厂的女工。厂房简陋,高温工作下的女工们脸上都是泡着汗水的棉花絮,午休盘坐在地上吃午餐;流水线压力大,请假困难,流动率高,怀孕了七八个月的女工还要加班赶工。
           成衣加工环节,广州牛仔裤加工厂的一对夫妇。夫妇俩放弃土地劳作,出外打工多年,主要的信息源是一台旧收音机,每月加起来的工资只有两千六,供老家的孩子读书。
            这就是粗暴式的中国制造缩影,四个环节上的农民和工人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社会金字塔底层劳作者,最辛苦地付出血汗,但却还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只能坚韧地生存,或把希望寄予下一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底层剥削让新疆的棉农更频繁、大规模和无节制地种植棉花,土壤无法得到休耕恢复,养分渐渐流失,未来的数十年将会彻底地退化,可能无法再种植棉花。影片的最后是一片春日里的棉花田,那种悲伤的色调仿佛预示着棉花行业悲观的未来。

     短评

    男子种棉在犁地,女子采棉在新疆,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孩子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产业链上看,商场的牛仔裤,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6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简单地说,当农民没有不辛苦的。”

    7分钟前
    • 宋乐天
    • 推荐

    自己也拾了三年棉花,好熟悉

    9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推荐

    第一部周浩,现场电话连线导演提问,他自己提出了一个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距离的问题,太远了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太深入了又会迷失自己。关于这个度的标准,导演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会让自己和对方“尴尬”。对于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还是呈现吧,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回去有空补一补导演其他纪录片。

    1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去年新疆种棉花大亏本,今年我们南疆这边大片大片的棉花地都改种向日葵或是甜菜等经济作物了。这个夏天向日葵地成了南疆第一站一道亮丽的风景。往年在村口成群结对来买馕、吃羊杂汤的摘棉工,今年不会出现了。躬耕于棉田的新疆农民,在棉田里挥汗如雨采摘的采棉工,壮观场景的另一面是生活的艰辛。

    17分钟前
    • 秋色波连波
    • 推荐

    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20分钟前
    • 马哥
    • 力荐

    【FIRST青年影展展映】从地里的棉花苗到成熟、采摘、纺织,再到外贸服装工厂的生产、倾销。在平静剪辑手法下,一整条产业链的各个阶段交替展现在观众眼前。无论哪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在极其微薄的收入中挣扎,也在辛勤劳动之余苦中作乐。视角依旧踏实平行,可惜深度不足。煽情音乐也过于泛滥。三星半

    22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看周浩导演的《棉花》,对新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被媒体和网民情绪化渲染,近年对这个区域充满神秘恐惧,其实老百姓的日常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棉农一家选得好,种棉、摘棉、纺棉、做棉质衣裤都是平民,工蚁一样讨生活。《棉花》可与贾樟柯导演的《无用》对照观看,题材接近,视角和表现方式不一样。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作为一个苏百佬,在我所有有关劳作的童年记忆中,种棉花都是最痛苦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劳动最为密集,极其辛苦,更何况是这种外出务工专事摘棉花呢?“给我再多的钱,也不想再干了”,但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仍有50、60后的女性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进入加入采摘大军。之后的70后80年代的年轻人则选择到长三角的电子工厂。正如东方治水社会倾向于形成专制主义一样,棉花这种作物性质倾向于形成“群体性的苦力劳动”……可想而知,当内地人很少再愿意去新疆劳动,采棉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但也没那么高的情况下(机器采摘碎叶多,人工往往是最好的选项),采摘棉花的用工荒是如何解决的?巨大的原材料供应是如何实现的?现在连工厂劳工都不能做到很好的劳动保护,更何况是采摘棉花这种非正式的农业临时劳动?

    29分钟前
    • 芒鞋
    • 推荐

    紧跟时事,才来补这一部。友邻们说得好:墙外人和墙内人,都只关心“棉花”,而不关心种/摘棉花的人。但其实也很惭愧,除了听说过那个58小时的绿皮火车,我对西北的棉花产业也知之甚少。如今,迫于人力成本的升高,xj已推行机械化采棉,墙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对农民的剥削已经没有了”。而国外的名牌服饰,作为低价棉花最大的受益者,装聋作哑那么多年,如今却有脸来指责墙内。仿佛墙内外合谋似的,要你接受“发展就是硬道理”,时过境迁了你连控诉都来不及。但剥削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罢了。这次事件让本不被看到的省份变得可以被谈论,也算是好事。

    32分钟前
    • 最后一代蔡特银
    • 力荐

    妹妹,你继续读书了吗?现在摘棉花还用手吗?你们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了吗?你们的工资拿到一个正常数吗?我不知道,我听不到他们的回答。

    34分钟前
    • 人为何要学法语
    • 力荐

    周浩是带着一种真挚的同情,而不是一种批判的视角去观察、记录这个产业链上的底层人群的。多年前的片子,自然无法直接回应这两天被突然引爆的棉花问题,但今天新疆棉农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到底有没有强制劳动的情况存在?听不到提问,也没有结论。基本事实都不清楚就忙着站队、忙着制裁、忙着鼓吹情绪,这种姿态甚至不是愤怒、不是抗议,只能说是最廉价的狂欢。什么样的人才能枉顾同胞的生活,既不追求真相,也不在意后果,借着这样的事情狂欢?还是说在所有的政治角力面前,事实早就不不重要,试图寻找真相不过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

    39分钟前
    • slowlycatcher
    • 力荐

    要先爱人而不是只知道关心棉花 关心爱国还是辱华

    41分钟前
    • 电抱鸡娃子
    • 力荐

    这篇纪录片不是狠狠打莹姐的脸吗?!!紧急下架!🆘

    42分钟前
    • Myron
    • 力荐

    中国农民一公斤棉花才卖4块钱,农民为何不罢工、不抗议,为何不把棉花价格提上去呢?他们不能,他们没有话语权。农民不傻,他们知道人家收走了棉花,纺成线,做成衣服,获取了利润再卖给他们。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而纺织、缝纫的女工,也无能为力。

    43分钟前
    • 9o1o31
    • 推荐

    本片的关注视角是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状况,这或许是周浩导演出道以来最具财经记者特质的纪录片主题,然而导演无意于在片中进行充斥着冷冰冰数字的产业经济分析,而是仍然把落脚点放在这些环节各自牵涉的人的生存状态上。

    46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离得太近了,近到私密。佩服导演和摄像们接近采访对象并取得其信任的能力。

    49分钟前
    • 力荐

    3.6星。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众生皆苦啊,底层尤甚。

    52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少些主义,多些人

    55分钟前
    • 唐多散人
    • 力荐

    昨天说起棉花这事,有友邻非常不解,如今现代化程度那么高、购买采棉机又有国家补贴,哪还会有强迫人工采棉的可能。这个纪录片拍摄于十多年前,人工采棉的情况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有人工采棉不一定就存在严重的劳工纠纷。我想说的是有无人工采棉,人工率是多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难有权威的信息渠道去了解,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对中国现代文明先进程度的盲目自信,跟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之落后的程度是一样的。

    57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