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杀死比尔

    杀死比尔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03

    主演:乌玛·瑟曼,刘玉玲,薇薇卡·福克斯,达丽尔·汉纳,大卫·卡拉丁,迈克尔·马德森,朱莉·德赖弗斯,栗山千明,千叶真一,刘家辉,迈克尔·帕克斯,迈克尔·鲍文,国村隼,大叶健二,风祭由纪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航班蛇患(国语版)

    • 正片

      小人物

    • 正片

      沉默者(普通话版)

    • 正片

      危机之地

    • 正片

      美人鱼战队

    • 正片

      四平青年3偷天换日

    • 正片

      杀手寓言

    • 正片

      福星威龙

     剧照

    杀死比尔 剧照 NO.1杀死比尔 剧照 NO.2杀死比尔 剧照 NO.3杀死比尔 剧照 NO.4杀死比尔 剧照 NO.5杀死比尔 剧照 NO.6杀死比尔 剧照 NO.16杀死比尔 剧照 NO.17杀死比尔 剧照 NO.18杀死比尔 剧照 NO.19杀死比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令人眼花缭乱,绝对能带给您感官刺激的动作电影。一个新娘(乌玛•瑟曼Uma Thurman饰)在自己的婚礼上遭到了暗杀,婚礼瞬间变成了一片狼籍的红色。幸运的是,新娘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在四年后苏醒过来,并且接受了高强度的各种各样的武术训练,开始踏上了自己的复仇之路,在世界各地寻找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人。当然,她也遇到了许多阻碍。日本杀手(刘玉玲饰)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红色的复仇之路究竟伸向何处,又有多曲折呢?

     长篇影评

     1 ) 失败的暴力美学

    一个朋友看完《杀死比尔》之后赞不绝口,跟我说看到了暴力美学。我当时没有在意,前几天却突然想了起来,于是去找来了看。看完的结果,是我忽然开始怀疑那个朋友到底看到了什么。因为我在这部影片里看到的只有暴力,没有美学。

    我并不排斥这种表现暴力的手法,从一开始我就做好了准备,看这部电影也是挑战和测试一下我对于这种风格的接受程度。结果是我能接受这种风格,并没有不良的反应;但是我并没有从中看到我想要看的东西,实在是大失所望。我素来认为欧美人不会拍恐怖片,他们拍出来的从来都只能叫恶心片不叫恐怖片;但我没有料到,就暴力美学来说,他们拍出来的也是如此空乏。不能叫美学,至多也不过是恶心而已。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打斗水平的设置不合理,一个是对于暴力的表现不力。打斗水平不合理使得观众不能真正进入状态,体验战斗;而对暴力的表现不力则更让观众很难体验到暴力,更不要说暴力美。

    动作片总要面对这个问题:打斗水平如何设置?对于主角来说,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进步;而对于配角来说,则分喽罗的群攻和boss的单挑两种,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强大,一般也都是循序渐进。可是在《杀死比尔》中,主角的胜利往往不令人信服。例如在饭店的群架,二十几人围住主角,可以想见情节的设置必然是这些人如何被主角砍倒。但是打斗的过程却基本是主角在气喘吁吁地砍完这一个,赶紧跳到下一个地方去砍摆好pose的另一个,然后再赶紧……主角的动作并没有像模像样,被砍到的也往往是含冤倒下,叫人不得不感叹东方的剑术果然不是一个月能搞定的,而对面的友情配合也实在太明目张胆了点。

    boss战也是如此。先打的小boss,果果,死得最冤。她面对的是刚上场没杀死几个人的主角(话说回来前面几个人算是死得最像回事的了),正处于状态和体力的巅峰,确实也应该比较困难些。可是她的流星锤一上来就处于绝对优势,就可以看出主角并没有实力战胜她。这次战斗结果的决出,不是比谁更有实力,完全是靠本能和幸运决胜负。就实力的比拼,主角没有胜出小boss的机会。

    大boss战更是搞笑。剑术经验仅有一月余,刚刚被小boss数次击倒,又手刃了二十余名黑社会的主角,面对以逸待劳又是刀剑不离身的石井,所谓强弩之末,比可以破鲁缟,一上来被划破后背也是正常的事。奇怪的是石井居然不会以逸待劳,耗尽对手体力,同时大量失血,让主角自取灭亡;而是贸然出手,稀里糊涂地被伤了腿(挑断了右膝筋脉?看起来像),本来完全立于不败之地的形势,立刻变成了平分秋色乃至大厦倾颓。主角没有因为战胜了石井而得到任何尊敬,她能杀死石井,是石井因为剧情的需要不得不迁就而自废武功,而不是自身实力应得的公正待遇。

    唯一的亮点出现在影片开头,主角与响尾蛇的一对一还算是可圈可点。只是,说过响尾蛇是带刃武器的专家,就可以让她隔着盒子开枪打得那么偏么……而主角全力掷出的匕首,却专找前胸上最坚固的胸骨开刀。那样致密的骨头能被刺穿而且一击致命,还没有丝毫血的痕迹,不能不让人感觉奇怪。不过这一段在我看来已经算是设置最合理的了,总比后来那种看着主角小人得志的感觉正经很多。

    另一个问题是对暴力的表现不力。对暴力的表现不力不代表着不暴力,或者不血腥。事实上,这部影片表现暴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着力描写血液的喷溅。在影片中,人体如同灌满了血的高压气球,稍微破一个口就会喷涌而出。我没有亲眼见过砍断四肢的实际情况,但是我觉得有理由怀疑这种喷溅被过分渲染了。且不说在饭店的群架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了气球,就是果果在吧台边刺死的人,恐怕他的喷溅效果也是为了营造暴力的氛围而做。

    这样血腥的场面当然是对观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但是如果看起来就不像真的,这个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其结果就是观众感觉看到了很多血,但恐怕不一定会把那个称为暴力。反例就是同在影片中的响尾蛇和石井,她们死后没有任何这种喷溅,可是并没有因此拖了暴力气氛的后腿,相反,也许反而更让人有暴力的感觉。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主角在医院里用门夹死的那厮,大概算是影片里死得最精彩的人之一了。

    对于血腥场面的描写,美国的导演要好好学学日本人。同是影片中描写石井过去的动画,尤其是复仇松田的那一段,我以为堪称整部影片最具暴力美的片段。从给松田破腹,到灵猫般杀死两随从,其美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同样是鲜血喷涌,动画中设计的场面要比其它部分远为惊心动魄,画面、感情,同时传达到观众心中,其激荡绝非简单的叠加所可比拟。

    我记得暴力美学是吴宇森的创造。而且看起来,的确也是东亚文化圈的导演对于它的理解更为深刻。暴力美不是简单的涂画血腥,主角水平设置的不合理也会让影片效果大打折扣。我以为在这方面,欧美导演不能只一根筋,还是要多学学才行。

     2 ) BANG BANG, MY BABY SHOT ME

    最好别看任何影评,确定自己不晕血,找两张乌玛瑟曼的照片看看,能接受,好了,可以开始看了。你得看她两个钟头呢,搞不好还是四个钟头。

    剧情非常简单,虽然用了各种悬念各种插叙倒叙的手法还是很简单,但是如果一开头就什么都知道也少了很多趣味。拍摄手法非常美,明知道他在装B,在摆拍,在为了美而砍人,但是还是非常惊喜。
    所以看之前还是别看影评的好。

    新娘的白纱上沾满黑色的血,黑白的画面中只有一个男声在徐徐讲话,
    新娘说“BILL, IT'S YOUR BABY",还没说完,BANG的一声枪声。
    然后就响起了美丽的歌曲,歌词和情景再贴合不过,小时候男孩假装用枪打中女孩,女孩假装中枪倒地;长大了之后女孩为男孩哭泣,男孩用枪打中女孩,女孩真的被打中:BANG, BANG, MY BABY SHOT ME.
    太美了,相爱相杀本来就很性感,情境和音乐配合得太美妙了,立刻吸引了我,昆汀又来了,又来他的开头总是在结尾之后,又来了他的所谓圆形叙事,恋足癖和武士刀控又来了,长手长脚,美丽的乌玛瑟曼又来了,杀人和被杀者的默契又来了,昆汀的世界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极度邪恶、极度冷酷又极度美丽,极度帅气。
    没什么多说的,如果你爱昆汀的世界,你看到了天堂。动画、中国港产片、日本黑帮片、日本冷血美少女、极道女大佬、独眼护士、房车牛仔、温柔冷酷怪叔叔、黑妞,连熟悉的TVB武功高手(白眉)都出现了,对我来说,是所有萌物纷纷出场!为了贯彻美感,LUCY LIU非得穿一身白衣在雪地决斗,非得小碎步跃上桌子砍掉别人脑袋;美少女GOGO非得老穿着校服,非得在小刀上挂满小饰品,非得使用怪里怪气的流星锤;加州山蛇非得装扮成护士,伴随着合适得不能再合适的哨声进行一次失败的任务。对我来说这些东西在昆汀的手里,美妙得不能再美妙了,仿佛亚文化文字衫上了T台。真想写信给昆汀,详尽地告诉他我在杀死比尔3想看到什么,我想看到实打实的日本武士切腹,假扮超级英雄的人物,想看到留着及肩金发的王子死在女主角刀下……真是羡慕死昆汀了。
    但是昆汀除了有鬼才还是有人性的,他微妙地将比尔和新娘之间扭曲的爱给阐述出来了,一直都是有爱的,只是爱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表现,同学们可别怀疑。
    然后看完了,四个多小时过去了,看昆汀的电影别在那唧唧歪歪”美国那么乱吗?“”哎唷都不是好人“”杀了好多人啊“诸如此类的,被刻成雕像的死人不算死人,别拿电影当社会新闻。
    顺带一提,那时候的栗山千明真美,美爆了,鲜鲜嫩嫩水灵灵的;当然苏菲也美,她失去手臂在地上扭动的镜头有点儿微妙,昆汀不是猎奇过吧;LUCY LIU也美,穿和服一副中西合璧的大气样子。乌玛瑟曼当初在低俗小说也是水灵灵,在杀死比尔里有点儿太中性了,不过还是很美。

     3 ) 杀死比尔——以下文字涉及暴力,弱者慎入

           杀死比尔是电影鬼才昆汀献给其御用女主角乌玛瑟曼的30岁生日礼物。
        乌玛瑟曼是某个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印度佛教哲学的教授和某个瑞典心理医生的女儿,70年出生在这样一个神秘文化色彩的家庭,俯瞰很多男人的180身高,注定了她既不是一个梅格瑞恩般的娇俏娃,也不是安吉丽娜朱莉那种用性感做利器的内心暴虐女。不是每个女人都敢在40岁前结三次婚的,而且其中一个还是著名的加里奥德曼。
        其实2004年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被看过一次《杀死比尔》——说被看是因为那时不懂得看电影,更不懂得人生,加上那时还不算巨喜欢暴力电影,所以我也就匆忙忙看了个大概,记得电影好看,知道杀人痛快,仅此而已。
        然后决定在传说中的莫瑞克登陆的那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用屏幕上的暴力来给自己壮胆——典型是个巨怕打雷的大龄宅女的小样儿。
    乌玛曾经是比尔领导的暗杀小组的核心成员,是比尔心爱的女人。一次行动中她发现自己怀了比尔的骨肉,那个瞬间她决心从比尔的女人变成女儿的妈妈,为了给女儿一个清白的人生,她消失在比尔的射程,打算找个简单的好男人结婚。但是比尔怎么会允许乌玛的背叛,在乌玛的婚礼上带着一群黑衣人着黑枪翩翩而来。“比尔,”新娘请求说,“我怀孕了,是你的孩子。”但是回答她的是“砰”的一声枪响!还有死去的9个无辜的亲友。5年后她在一家医院醒来,就立刻开始着手一次从得克萨斯到冲绳、北京以及墨西哥的复仇之旅,为了一个目标她要大开杀戒。“当我到达目的地之后,我将杀死比尔。”
        一个简单的复仇片,却因为导演的鬼才,把所有的浴血镜头重新快意一番——他用心把教堂的所有重度血腥镜头都处理成黑白,血让镜头生出重重阴影,也代表着那个瞬间在乌玛记忆中的模糊和痛。这是一个柔性的极端。在另一端,乌玛复仇之旅,尤其是上半部,日本之行,小昆把死人当玩具——要么是被刘玉莲砍下来提在手上的脑袋,要么是象开香槟酒瓶一样水柱冲天的喷血,要么是刘云莲手下88个敢死队员在战场上被乌玛砍下来孤零零的胳膊大腿,一池水变成了煮开的红酒,可一转身拉开和室的门,屋外的蓝湄天空却飘着再美不过的初雪,静静的听不见一丝呜咽,雪地上站着白衣白袜的刘玉莲,纯洁的如个仙子,可惜十分钟不到,仙子的头顶就被削去三分之一露出蠕动的脑回,因为她当年参与教堂浴血,欠了乌玛的命。你说这算是暴力美学?还是美学暴力?但,你绝不会觉得恶心,快意和快感象大夏天麦当劳的大杯冰冻可乐一样从头到脚,你会不自主替乌玛觉得畅快,因为这些在她刀下接连死去的人,值得被她这样暴死。
        出来混,总要被混的。
        顺便说句,刘玉莲演得真不错,那一段交待她身世的动画也不错。小昆的鬼,就在于他学什么像什么,玩日本就玩小动画,玩中国就玩白眉老道,气场都很足很到位。
        乌玛杀啊杀的,一直杀到最后的大BOSS,却发现他和她的女儿还在世,被爹地捧在手心抚养着,小丫头明眸善睐精灵古怪,却在懵懂中已经有了杀死金鱼的纪录。乌玛万念焚心,之前对比尔积累的仇恨和一路高涨的杀意都化作对女儿碎碎的柔心,她哄小天使睡觉,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身体,象是在滑过一件高久的瓷器,又象是遇到一件马松马丁马杰拉的衣裳。
        然而天使的房门一关上,她和他最后的清算终于开始。他能杀她,却不,只是动用了“招供药”让这个钢铁不入的女人说实话,他只想知道她当年为什么要离开他。两个人的战争都由他们的眼神哗啦啦打完了,那把服部的名剑也只在出鞘之后就被另把服部的剑鞘收去,最后的招数简单到只有5下点穴,当然,是乌玛从白眉道长那学来的。
        比尔擦干净嘴角的血,站起来整理衣服,“我看起来怎样?”“很干净。”,五步内他的心脏已爆破,可是他努力让自己死得很有尊严,因为这是他欠她的,他甚至等着她来杀他。
        让人肝胆剧裂的一个镜头是从高处顶拍的大结局,大小BOSS或死或残,乌玛的女儿坐在床上看动画片,乌玛躺在浴室的花地砖上,抱着一个毛绒玩具哭得肝胆剧裂。那不是万死不死中的侥幸,不是达成终极目标后的激动,也没有了曾经只有的仇恨,而是爱,亲手杀死自己曾经深爱的比尔。
        因为她有这个权力。也因为她没有别的选择。恨,都是爱生长出来的。
        有种女人的自身小宇宙真得很强大,甚至自备守护天使。如果你是她的爱心小名单上的人,请你好好珍惜;如果你曾经是她的爱心小名单上的人,请你一定要小心。
        她不一定需要亲自来杀你,因为最美丽的复仇是没有血迹的,最美的复仇是不杀,是忘记。
        如果时间是她的利器。
        如果时间是利器,请让我们忘了那片海。
        诡异的是,扮演比尔的演员,2个月前在美国“自杀”身亡。我们只能相信,不是乌玛杀死的。
        
    ——2009/8/8,一个好日子。

     4 ) 如此暴力美学,对此片高分的不解

    来自9年后的补充:9年前写下的影评,我还记得当时那天带我弟看了这部电影,当时豆瓣是8分吧,标签暴力美学,我们在广东从小看着港片长大,当然对这很期待,然而看完后只觉得浪费时间,我那会豆瓣也用了一两年,就没注册,后面实在忍不住注册了账号写下,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一段一段的吐槽,是当时看到别的影评越看越恶心就吐槽了起来

    再后来我也看了几部昆汀的电影,我引用一下我在评论区的回复吧,昆丁的电影我也看过一些,昆丁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对角色塑造,这点不可否认,但叙事方式和暴力美学这个我并不认同,以我个人角度看电影,电影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叙事方式就是摄影、剪辑、场面调度这些,这些是服务于讲好一个故事的手段,而昆丁在我看来就是精于耍手段。暴力美学,对于从小看港片长大的我,杀死比尔真的称不上,电影里的这些场面真的看着并不出奇,让我不适的不是暴力场面,是对这部电影暴力美学的跟风吹捧。

    …………手机打个分割线…………………

    到处溅血就是暴力美学?从这部电影中我完全无法感受到暴力的感觉,更不用说所谓的暴力美学。 对这部片的剧情我不想怎么说,这部片讲的是复仇,但其实不过是借着复仇者个外壳,毫无逻辑的到处溅血而已。里面无逻辑的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 当我看到如今国产动作电影虽是较以前有所不如,但偶尔有一两部在当今还算不错的都无法突破7分,在看到这部7.9分的杀死比尔我还是忍不住发了影评。 这部片分数被打到这么高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要说暴力美学的话,不是随随便便溅血就是了,要让人感受到暴力的刺激感,但这部片我完全无法感受到。 我在想如果这部片的导演换成国内导演的话,还会有如此高分? 评分时跟风狗太多,有时看到别人说这部片有多好,明明是很烂的片,因为一个暴力美学如此高端的词,就以为自己评高分的话是懂了这部片,感觉自己向牛逼迈进了一步。反观某些国产片明明是不错了,大多却会硬在里面鸡蛋里挑骨头,如有一两点不足,就会成为一部片低分的原因。 这部片配乐还不错。给一颗星给音乐吧。

     5 ) FIFF23丨DAY6圆桌《杀死比尔》:昆汀暴力美学的集中表现作品

    主持人:@我们敏熙

    场刊嘉宾:@Run Erika Run、@心是孤独的猎手、@POORTHINGS#GBA、@约克纳帕塔法

    特邀嘉宾:@子夜无人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6天第3场,我是主持人@我们敏熙,第3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杀死比尔》,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两星,昆汀可以和八十年代的余华把酒言欢。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3分,看的时间比较久了,只记得烂大街的BGM、血浆和刘玉玲。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3星,昆汀真的是美学天才 把视听风格做到了极致 蓝色背景下群像的剪影 雪地中乌玛瑟曼和刘玉玲的打斗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剧本的不足。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四星。昆汀最佳不解释。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两部加起来的最佳还是第一部最佳。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两部并列最佳罢了。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杀死比尔》有着十分丰富的画面形式,彩色,黑白,动画,你如何看待昆汀这种处理方式?这些多样的画面形式为影片带来了什么?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惊奇,带来了两极分化。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漫画那一段的处理原因,我思考过是否是因为影片难以表现。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是否会有尺度顾虑?毕竟未成年女孩用身体勾引仇人然后反杀的情节,实际拍出来是否会被批判?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是的吧,其实我不是很能get漫画那一段,可能是为了凸显日本的动漫元素?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法兰西特派》也有一段用动画代替真人。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我认为多样的呈现方式尽情调动了观众的观感,彩色和黑色的转化非常美妙,彩色画面中的暴力片段可以带来鲜腥的感受,而黑白画面可以让线条感更明晰。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昆汀因地制宜罢了,昆汀拍日本用了漫画元素,拍中国用了老港片的手法,拍美国用了西部片的场景。整部电影如果说有那一部分是我至今难忘的,就是它的动画,每一个场面我觉得都很经典。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在《杀死比尔》中的东方元素使用,你觉得是文化挪用还是致敬?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我觉得是致敬,毕竟里面的东方文化的运用没有让我感到强烈的凝视感,而是很巧妙地和剧情结合了。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致敬,里面的东方文化元素和剧情融合的很好。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致敬 没有杂糅不适感的借用都是致敬,只有拙劣的才是挪用。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可以看得出昆汀很爱东方的电影。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本片在血浆片中,有何独到之处?是更深的人文关怀,亦或是导演的独特美学?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有哪些血浆片呀~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血浆片一下只能想起昆汀的那几部。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很多吧,范围很大的。从香港90年代那种到日本《大逃杀》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我没见过血浆飞溅的真实场景是怎么样的,但是这部里面的血浆就是比真实的血要艳丽一些,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更能刺激感官的。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它的动作戏的元素很多,而且电影拍的更好。不是和廉价的血浆片相提并论的。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感觉会让我不适的这一类电影往往是可以感受到导演在利用血腥场景挑逗观众感官的,但是昆汀这部片子中刘玉玲砍脑壳那一段喷涌而出的血喷泉还蛮美的,至少没有猎奇的倾向。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黑泽明《椿三十郎》最后三船敏郎砍掉仲代达矢脑壳血浆直喷也很经典。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但那其实是一个意外,黑泽明谈最后这场决斗中,血浆的运用,当时在场的旁观者还以为演员真的被刺中了,脸色惨白都十分紧张,场记野上照代还发出了尖叫声,当然现在看来那场血浆的喷洒有点过分,气压过大导致场面多少有些夸张。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杀死比尔》被分为两部,你们觉得单独将第一部拿出来看,和两部结合在一起,有什么感受区别?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两部一起更长了,还是一部比较好,我更喜欢《杀死比尔》。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我觉得《杀死比尔》是类型片的极致,《杀死比尔2》是从另一方面把主题更升华。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两部《杀死比尔》一动一静。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杀死比尔》和《杀死比尔2》明显是切开的两部电影,一起看也可以,有剪辑过一版把两部合成一部的。只是第一部已经可以凑齐一部完整电影的所有元素,第二部是续集而不像是后半部分。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一般的动作片系列,比如突袭、疾速,后面几部都是主角领取新任务,然后开启新矛盾,解锁新场面,它是平行发展的。《杀死比尔2》完全是另一个路线,就是《杀死比尔2》已经不怎么做类型了但是仍然很好看,可以说《杀死比尔2》是在阐释“复仇”这个概念。可以说《杀死比尔》是让动作片从此拍无可拍,《杀死比尔2》是让复仇片从此拍无可拍。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人文关怀我想到一个,这部片的主要角色都是女性,女性在这部片中不再是需要被保护被拯救的对象,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女性主义的体现?就这部电影而言。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不好说能不能定这个性,但他算比较会拍女人的,他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不论戏份多少,都是很有光彩的。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不算女性主义,但是女性友好。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其实昆汀电影给我的一个很大的感觉是,会角色絮絮叨叨着,突然爆发,或者突发事件发生,比如《低俗小说》前面两个人说了半天,说着说着就大开杀戒,而在《杀死比尔》里,让我有这种既视感的,是女主去杀黑人女那里,打着打着女儿回来了,两个人暂时休战,然后我们知道她们随时有可能再打起来。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某种意义上的jump scare和suddenly calm down吗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自己编的词)。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她们)一直在等待那个爆发点,但真正来临时还是有点猝不及防,这次复仇其实是第一部我最喜欢的段落。动作场面,情感纵深都恰到好处,后面大开杀戒我其实看着有点疲劳,尤其是对小女孩说以后等着她来复仇,这里特别好。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聋子点炮仗——散了。

    #FIFF23#DAY6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说实话不懂为什么很多人评价很高。。因为是大师作品?

    确实片头还蛮吸引人的。。。音乐一开始也很引人入胜。。
    但是 = =。说实话从女主站起来开始这部影片就完完全全鬼畜了,一部蔑视牛顿蔑视日本文化蔑视物理常识完全是为了导演自我满足的作品而已。。。完完全全的。。烂

    先不说我对暴力美学没有什么研究。。把人像切葱样切就是美?
    然后
    1、我很好奇人的手是有年轮的?
    2、四年为什么她没有肌肉萎缩。。。我摔断腿四个月没动那条腿两条腿就完全不是一个大小了。。而且还能恢复的那么快,最多半个小时左右手臂肌肉已经可以割断人脚踝后面厚厚的神经了,还只是一把普通小刀。
    3、会喷血的不是只有大动脉,为什么砍掉的手会环状喷血。。
    4、再锋利的刀砍了那么多骨头,钢铁,居然完全不会卷。。这是不是有点违背铁的属性了,再怎么混合改良也没这么厉害吧,又不是金刚钻。
    5、就算我对铸造没有研究没有发言权,女主砍了这么久,手臂肌肉怎么也该完全麻痹了。。她可是结结实实砍在骨头上和钢铁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着。
    6、女主在楼梯扶梯上明明已经完全往后倒了又能站回去。。我们的地心引力是开玩笑的嘛?
    7、为什么那个日本女生卷那个铁球的时候明明绕住她自己的脖子了铁球却没有继续绕最后砸她脸上。。当然我没有这么试过但是看起来很奇怪,那个方向似乎怎么用力都不能避免这样的结果啊。
    8、为什么那些保镖像大陆战争片里的日本鬼子一样刀刃碰一下就立马挂了。。
    9、这个是真的疑问,那些保镖冲出来的怪叫是为了吓女主吗?还是导演对文化歧视的异样体现?
    10、我很好奇的一点,这么锋利的一把刀是怎样安全带上飞机的?日本民航是吃什么的。。
    11、很鬼畜的一个方面,为什么日本黑道老大,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配枪。。让女主在那里砍来砍去,就算古装片这种时候也拿出箭了吧。
    12、那个铸剑师到底是干嘛的,看起来历经风雨的样子,居然因为同情女主给她铸剑,还是一把绝世好剑,步惊云都要哭了。而且是一面之缘,还那么友善,那么信任女主。。。要是他有仇家估计早不知道死几百次了。
    13、这个从女主醒过来我就很想问。。。机票,买车(后来她开的不是抢来的那辆傻逼车),不说钱哪里来,同时还能不被追杀,没有身份证却能顺利买到机票,等等等等。。。四年昏迷,以前是杀人组织成员,所有的社会资源应该都已经没了吧,和她有关的社会资源组织应该也非常清楚啊,女主如何去利用?还是她抢银行了?
    14、最后我很想吐槽的一点:那件李小龙的衣服。。真的很。。鬼畜。。。。

     短评

    太牛了。

    7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杀死比尔真是神作,说粗糙的都是没看到导演源自rock n roll和punk的美学;东西方文化大杂烩也是70和90年代朋克爱搞的东西,最后和lucy liu在雪景里的大战比鬼子能搞出的任何名堂更好的鼓吹了日本的武士精神等等bullshit.另外真的杀了很多鬼子,第一波杀完我还惋惜了一下怎么就这么几个

    9分钟前
    • DLL@baidu
    • 力荐

    本来以为中国的技工们不给力才造成了导演和作品的不给力,从这片一水的中国技工来看,有几个关键大神人物把握方向的话,好片不是问题

    13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原来小林武史在此中也露过一面(writer: "Wound That Heals")

    1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看的第一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也是个人最爱的昆汀电影(尽管低俗小说在叙事结构、平行剪辑、精妙台词等方面都胜过本片,但我还是偏爱爽快度最高的),暴力美学典范。盛赞乌玛瑟曼和栗山千明~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真过瘾啊。各种极致的风格化视听冲击,黑色幽默、西部片、日本风格的欧式动画、剪影、黑白(可能为了电影分级)、日本动漫真人版…日本风虽未必正宗,但霸气十足,不需要什么价值观,昆汀一直拍的是“纯粹的电影”。他也是不断推迟高潮来揪住人心的一把好手,可惜高潮蓄得太满,我都预感到Boss会太弱

    21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超短裙学生装加迷你流星锤,李小龙同款装加金发武士剑,曝光过度的默片向黑白,抽水声中白衣白雪配血迹的片刻意境,蓝幕剪影,头皮怨念,还有对日漫、港片与脚の爱恋。每一次往任意部位砍掠刺划,都能邂逅动脉。无谓复仇的意义,只有绝美恶之花。宁死不愿错过一帧。

    24分钟前
    • Ocap
    • 力荐

    粟山千明啊。

    28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昆汀真心是在玩电影啊!分屏、动画、黑白各种风格糅杂,血浆喷射一路爽到底,还有决斗前那个据说累晕摄像师的长镜头,加上画龙点睛的配乐,成就暴力美学的经典。

    3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这配乐!

    36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日本小酒馆一战,实在刺激,缺胳膊短腿的,一泓清水立马成血水,Uma杀得真是爽快,人的身体就是这么脆弱,砍个手臂脚踝天灵盖的,根本没什么,只要你够胆,只要你的刀够利,只要你的复仇心够强,只要你够变态。

    37分钟前
    • Nothingness
    • 力荐

    这是一部某音乐公司为了宣传它们的最新音乐发烧CD所制作的动漫型搞笑真人电影。

    42分钟前
    • 血源2出了吗?
    • 推荐

    音乐赞,但丫是怎么把管制刀具带上飞机的?!

    47分钟前
    • 百慕大扣扣
    • 推荐

    杀得很high嘛。

    51分钟前
    • shu
    • 力荐

    啊哈哈,没有剧情可言的血浆暴力好爽啊。音乐天马行空,看到了各种致敬。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昆汀真是个恶趣味顽童啊!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部最耀眼的B级片,极端暴力和血腥,塔伦蒂诺犀利的对白和老练的剪辑会让你喘不过气来。昆汀·塔伦蒂诺作为导演,他要用《杀死比尔》这部影片向自己酷爱的类型片致以敬意,其中包括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中国功夫片、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在《杀死比尔》当中,塔伦蒂诺不仅让每一章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在不少细节之处将这些类型片的标志视觉化。8.7

    59分钟前
    • HarperYug
    • 力荐

    昆汀·塔伦蒂诺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其实电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内涵,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

    60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大杂烩第一人,没有之一。

    1小时前
    • Lan~die
    • 推荐

    再看觉得真是昆汀最好看的电影啊!刘玉玲发疯时真带劲哈哈!

    1小时前
    • 荞麦
    • 力荐

    以血还血,以杀止杀。昆汀美学,暴力如花。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